-
探讨中医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手法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本文概括总结惠建荣教授头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功法经验,阐述了惠建荣教授提出的七步头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功法具体内容,即"提拉揉颈法""放松口唇法""鼻部养颜法""醒目亮眼法""祛皱美额法""聪耳健身法""调阳健脑法",并总结了该功法作用特色,即重在增强阳气、健脑益智及美容抗衰,并附验案一则,将理论与临床美容抗衰相结合,为中医美容抗衰的实践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上海市嘉定区2010-2021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上海市嘉定区2010-2021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上海市嘉定区2010-2021年职业病病例信息,分析病例人群和所在企业特征以及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新发职业病362例,发病前3位分别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24例,占34.25%)、职业性化学中毒(101例,占27.90%)和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2例,占17.13%);病例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为43(35,50)岁,接害工龄6(2,10)年,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私有企业;发病前3位行业是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职业病病例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8年后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发病数及占比均有较大幅度升高.结论 嘉定区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数上升明显,应作为须重点防控的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和尘肺病的防控亦不能放松;应重点关注小微企业、私有企业、金属制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伴焦虑抑郁3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在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型便秘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PFS型便秘伴焦虑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八髎、百会、四神聪),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压力水平(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持续感觉容量阈值)、盆底表面肌电水平(前静息基线平均值、前静息基线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后放松时间、耐力收缩变异系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AC-QOL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便秘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持续感觉容量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前静息基线平均值、前静息基线变异系数、快速收缩后放松时间、耐力收缩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C-QOL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便秘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头晕、心慌、恶心、肛门破溃、出血以及晕针、断针等不良事件.结论:在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可有效改善SPFS型便秘伴焦虑抑郁患者的肛管直肠压力水平、盆底表面肌电水平、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脑肠轴在便秘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在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放射科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和对照组(常规呼吸和护理干预),每组41例.观察2组检查前后呼吸、心率、血压、焦虑程度及完成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图像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对照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检查前(P<0.05),且观察组检查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而一次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前、检查后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可有效减轻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波动,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检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视觉电生理记录结果中常见伪迹的甄别及处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过程中产生伪迹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2020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25 001例,对照国际视觉电生理协会指导标准所提供的标准波形,确定典型的伪迹波形,分析其特征和原因,并针对伪迹原因提出减少及消除伪迹的方法。结果:25 001例中典型的伪迹波形有60例,常见原因可分为3大类:受检者因素、环境因素和机器设备因素,具体原因包括患者头面部肌肉紧张42例、瞬目9例、50 Hz工频伪迹4例、放大器异常2例、其他3例,分别占70.0%、15.0%、6.7%、3.3%、5.0%。处理策略:(1)检查过程中关注患者头面部肌肉紧张、瞬目、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自身影响因素,可提前告知患者检查流程,与患者交流放松身心;(2)建议使用高质量的50 Hz硬件陷波器,保证地线连接良好,移除视觉电生理仪器附近的大功率电器以降低50 Hz伪迹;(3)充分清洁皮肤,使参考电极阻抗降至1 kΩ以下减少阻抗伪迹。结论: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中伪迹的类型和原因呈多样性,检查者需要准确判断伪迹因素并及时有效排除伪迹,提供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同时加强临床医师对伪迹的了解,以便准确判读视觉电生理检查报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松训练对妇科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放松训练对妇科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抽取杭州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在随机分组基础上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n=60)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 n=6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45.47±1.42)分、(44.54±1.7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48±2.67)分、(45.84±1.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87、4.463,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498、2.597、3.265、4.680、5.108、2.612、3.635,均 P<0.05)。 结论:放松训练能改善妇科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治疗阶段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取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战"疫"的全面胜利,特别是防止复工复产阶段的疫情反弹,社会各界对人员流动的管控仍无丝毫放松,肺癌患者的正常诊治在COVID-19疫情的影响下受到了巨大考验。在疫情期间,免疫力水平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面临着疾病与疫情的双重考验,相比普通人群,其更容易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被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在疫情期间,需根据患者所在地的疫情现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建议,通过积极预防感染、及时转换治疗策略、线上线下联合管控、积极的心理疏导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帮助肺癌患者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高度近视后视网膜结构损伤恢复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12岁,近视4年,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反复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1年于2022年3月12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因变应性结膜炎病史曾双眼点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其母亲中度近视,否认其他眼病家族史。患儿右眼裸眼视力0.04,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后矫正视力-6.50 DS/-0.50 DC×5°=0.8;左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为-5.75 DS/-1.00 DC×180°=0.8。由于患儿曾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且反复出现双眼结膜炎,在其监护人要求及眼底检查排除黄斑疾病后(图1),采用红光治疗仪(型号RS-200)行单纯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疗法(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RLRL)。仪器为Ⅱ类设备B型,光源输出功率为(2.0±0.5)mW,瞳孔直径4.0 mm状态下进入瞳孔的光功率约为0.25 mW,照射参数为AC(220±22)V,(50±1)Hz;输入功率≤30 VA。患儿每天照射双眼2次,间隔至少4 h,每次3 min。RLRL治疗1个月双眼屈光度降低约-2.00 D,更换镜片;治疗3个月矫正视力为1.0,分别于治疗后1、3个月行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图2,3)。治疗后5个月(2022年8月10日)患儿出现治疗后彩虹样后像,持续时间偶超8 min,未就诊并自行继续治疗。2022年8月30日患儿出现视力下降,咨询后建议停用RLRL并及时复诊。2022年9月3日患儿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诉右眼眼红、畏光伴咳嗽、流涕1周,不伴发热。眼科检查见双眼结膜充血,右眼中央角膜可见片状荧光素钠染色,双眼调节和放松不足。超广角眼底成像可见黄斑中心凹圆形病灶;OCT检查示双眼中心凹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欠连续,直径712 μm(图4)。屈光科与眼底病科会诊后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角膜炎、左眼结膜炎、双眼视网膜病变。以更昔洛韦医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2周;甲泼尼龙片晨服,8 mg/d,连续1周;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 1次。患者随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视神经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检查示双侧视神经未见异常,双眼视野明显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示双眼1环振幅密度下降,中心反应峰消失;双眼视杆、视锥反应波振幅均轻度下降。嘱患者口服叶黄素1个月并停用RLRL。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逐渐恢复,2022年10月19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复诊,双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8,OCT成像示双眼黄斑中心凹椭圆体带完整性和连续性均恢复(图5)。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和左旋多巴片250 mg/d口服,2022年12月21日(停用RLRL后4个月)检查角膜透明,视网膜结构完整,双眼视力未查(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EM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慢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颈椎姿势训练,观察组则辅以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集患者坐位时胸锁乳突肌sEMG信号,并对其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时域指标振幅均方根值(RM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8±0.2)分]、NDI评分[(13.4±0.8)%]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6±0.3)分]、NDI评分[(17.4±1.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放松时RMS[(12.3±1.4)μV]、MF[(57.3±5.1)Hz]及颈部后伸时RMS[(23.3±1.7)μV]、MF[(49.2±4.3)Hz]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对照组上述肌电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能有效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胸锁乳突肌抗疲劳能力及增强肌肉收缩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音乐放松疗法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症状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音乐放松疗法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症状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226例,对患者实施音乐放松疗法治疗。根据音乐放松疗法治疗后BPRS评分的减分率分为有效组(减分率≥25%)和无效组(减分率<25%),分析影响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因素。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PANSS评分<4分者为轻度、PANSS评分5~6分为中度、PANSS评分>6分者为重度,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对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并绘制音乐放松疗法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症状的预测列线图。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精神疾病家族史和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精神疾病家族史、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是影响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P<0.05)。以女性、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治疗前病情为轻度以及HAMD评分(<7分)、HAMA评分(<8分)构建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AUC(95% CI)为0.631(0.555~0.762),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症状改善的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一致性较高。 结论:女性、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治疗前抑郁障碍症状轻度的患者对音乐放松疗法的治疗反应较好。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为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