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临床护理》稿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现代临床护理》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月刊.本刊以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传播护理学新理论、新进展,交流护理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本刊辟有述评,专题讲座、论著、基础护理、专科研究、循证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药物与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调查分析、护理见闻、经验介绍、教训总结、康复与社区服务、院内感染与监控、技术与革新、国际交流、个案护理、人物介绍、信息和短篇报道等栏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内科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床内科杂志》是由湖北省医学会主办的内科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知识更新和提高内科医师的诊治水平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以广大内科医师为读者对象.欢迎作者踊跃投稿.一、本刊主要栏目:综述与讲座、论著、临床基础研究、论著摘要、临床诊治经验与教训、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临床诊疗指南(解读)、标准与共识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和分析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移植科201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6例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移植肾存活率、移植肾丢失以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还包括蛋白尿,出血等。随访3年,观察患者生存率及血清肌酐变化。结果:术后1年、3年的移植物存活率均为83%(30/36),移植受者存活率均为100%(36/36),移植物长期存活的30例受者中,术后3年血肌酐水平持续下降。移植肾丢失发生率为16.7%(6/36),其他并发症包括泌尿系统并发症16.7%(6/36)、出血11.1%(4/36)等。蛋白尿的发生比例逐步下降,大部分在随访期间消失。结论:小儿双供肾整体移植具有良好的长期移植肾功能和存活率,是一个增加供体库的可行、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医学专业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学院校陆续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06年开始探索课程整合,2020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由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螺旋整合构成的整合课程体系。本文结合整合课程的特征,梳理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整合课程体系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总结了课程设计的关注要点与经验教训,提出了对课程整合体系的展望,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癌术后难治性乳糜漏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外科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难治性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体会与教训。方法:对2例食管癌术后难治性乳糜漏诊疗经过和结局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食管术后误诊为乳糜胸,行保守治疗和二次经胸手术结扎胸导管乳糜漏均无改善。后根据辅助检查诊断为乳糜腹,予以腹腔低剂量放射治疗后成功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难治性乳糜漏患者,应留意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警惕乳糜腹而非乳糜胸的可能,避免盲目的开胸结扎。经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低剂量放射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肢高电压电烧伤重建:1家儿童烧伤医院的13年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压电烧伤是一种罕见但极具破坏性的烧伤类型,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压电烧伤通常会造成复杂的上肢损伤,其修复重建对于烧伤和整形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这种密集且多阶段的重建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而言尤其困难。最大限度地恢复上肢功能是首要任务,该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该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1家儿童烧伤专科医院在13年间对37例严重高压电烧伤患儿进行上肢重建的经验教训。结果显示,遵循以下原则有助于促进患儿上肢的功能恢复:(1)在早期急救护理过程中频繁动态评估是否需要切开减张或截肢;(2)进行连续手术清创,并最大限度地保留组织;(3)当深部肌肉与骨外露时,采用皮片或皮瓣(特别是腹股沟或腹部带蒂皮瓣)移植进行创面修复;(4)早期多学科干预,以预防和处理挛缩;(5)重建后的康复,着重于用最简单的技术,如激光治疗、局部组织转移和植皮修复慢性皮肤缺损;(6)需针对更深层次的组织挛缩或肌腱和周围神经缺陷进行复杂的重建;(7)当保肢可能性小须截肢时,要保留骺板、移植软组织覆盖残端,并进行长期假肢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线型吻合器法消化道重建及其技术细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更多的挑战体现在消化道重建环节。线型吻合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重建的难度,并有力推动了全胃切除术由腹腔镜辅助向完全腹腔镜的过渡。但在实施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笔者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对TLTG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的诸多技术细节进行了剖析,包括与术野显露相关的技术细节、应用线型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发生特有意外事件相关的技术细节、与腹内疝及Roux淤滞综合征相关的操作细节以及食管或空肠残端钉合线(缝钉)的处理细节等,为有效规避陷阱、确保手术的流畅与安全提供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下“程氏角”入路No.12a 淋巴结清扫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No.12a淋巴结作为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肝固有动脉、肝总动脉以及门静脉关系密切,且腹腔镜下清扫时可能出现腔静脉的副损伤,而一直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难点。笔者中心在不断临床实践摸索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一种方便术者与助手配合,容易充分显露门静脉,暴露术野的清扫入路,分享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心脏瓣膜的演变、进展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一个世纪以来,心血管外科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机械瓣、生物瓣到经导管瓣膜以及组织工程心脏瓣的不断演变,深刻影响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了解、认识人工瓣膜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一些失败的教训,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向苏联学习:20世纪50年代中国“针灸科学化”的历史面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大力吸收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代表的苏联医学,开展针灸科学化研究。具体体现在经络理论与针灸机制的“科学化”重构,开展穴位测电与皮肤活动点的实验研究,发明并广泛应用中西结合针灸疗法等方面。“学习苏联”构成了当时“针灸科学化”的重要一端,也对当代中国针灸学的形塑产生了显著影响,促使针灸科学化发展由外部驱动转变为自发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间的摩擦与容适。梳理这段史实,分析得失利弊,总结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供历史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