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病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浙江大学病理学实验教学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经过15年的努力,创建了数字切片、三维大体标本、微课、MOOC等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了综合性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综合应用“学在浙大”“浙大钉”、微信等多种教学互动平台,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为促进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虚拟教研室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可以解决高校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的师资配置不足、科研团队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虚拟教研室快速高质量发展,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地方医学院校建设虚拟教研室存在的问题、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可行性,在突出新医科的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注重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建设、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前沿创新的科研平台建设、开辟产教研融合的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建设、完善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及其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化教学体系在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学体系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3Shape Trios口腔扫描仪的组织形态记忆特点及Geomagic Control X 3D成像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模拟教学体系单元。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18名口腔全科住培学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学员9名,采用常规PPT+示范操作教学后自主预备高嵌体树脂牙模型;试验组学员9名,学习数字化教学体系后预备高嵌体基牙。所有学员分别在3个树脂牙模型上进行基牙预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后各位点备牙量,以及聚合度差异,并作出总结性教学评价。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量、聚合度及教学满意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员在进行高嵌体基牙预备时,颊侧肩台宽度差、舌侧肩台宽度差、近中肩台宽度差、远中肩台宽度差、功能尖高度差、近中窝最低处高度差、颊侧聚合度、舌侧聚合度、远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6.21,6.12,3.83,4.73,3.73,4.79,8.35,4.35,6.69, 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非功能尖高度差、远中窝最低处高度差、近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1.02,1.97,1.43, P值分别为0.312、0.054及0.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教学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运用有利于提升住培学员的高嵌体预备水平,教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信息技术构建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的实践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推动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的认知,遵义医科大学积极推广数字化教学工具,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此选择临床专业系统解剖学进行网络课程体系的建立,利用Camtasia studio 9、Adobe After Effects CS6及格式工厂等视频软件制作系统解剖学的网络课程,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打造专属的系统解剖学网络课程体系,进行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的评估得知,此次线上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要求;但还有许多问题,如何将线上线下更好地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7至2019年中国医学教育百篇优秀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17至2019年中国医学教育百篇优秀论文(以下简称300篇优秀论文)的特征和关键词分布及其主题,为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医学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8至10月,以300篇优秀论文作为资料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论文的基金支持情况、语言种类、刊载期刊、发表机构等进行统计,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占比63.0%(189/300);英文论文占比9.0%(27/300);300篇优秀论文刊载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占比27.0%(81/300);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13.7%(41/300)],论文发表单位的二级机构中,临床医学相关部门发表论文最多[37.7%(113/300)];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5类主题:宏观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考核与评价、医学生和医师、教师发展。结论: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和英文论文的数量均有待提高;刊载期刊较为集中,高校及其临床医学相关部门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教育研究逐渐走向微观和精细化方向,可以关注数字化教学形式、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住院医师应具备的6项核心胜任力对医学生和医师的能力培养、教师成长与发展等内容,不断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体胚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依托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虚拟仿真“数字胚胎”,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录制相应的微视频、编制学习指南、临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人体胚胎学》课程资源建设,开展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讨论-课后答疑拓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建立形成性评价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对比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和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总成绩显著提升,超过5%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明显下降,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上涨11%。说明《人体胚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学生对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高校口腔医学教学评估现状和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口腔疾病带来了沉重的全球疾病负担,凸显了强化口腔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临床技能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故如何与时俱进地提高口腔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是口腔医学界的永恒使命.为了辅助达成此愿景,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当前口腔医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入手,对我国高校口腔医学的教学评估进展进行综述,发现我国大多学者通过笔试理论及实践操作的考核成绩和学生反馈的调查问卷结果等进行教学评估,然而现有口腔医学教学评估的核心理念和评价指标却不尽清晰和完善.根据现有不足,本文建议今后口腔医学教学评估应以全面考虑学生体验和学术成果为初衷,从教师、患者或护理医技人员等多角度观察,联合使用定量及定性评估方法,积极引入数字化、"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开展不同教学评估方式的对比研究,最终探索出更科学、规范、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持续提升口腔医学教师及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数字化赋能医学教育:应用、困境与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数字化赋能医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化赋能在医学教育中的主要应用包括搭建虚拟教学课堂、开拓实践训练场域、创新教学互动方式以及优化教育资源共享.当前,数字化赋能医学教育存在缺乏赋能顶层设计、存在盲目建设误区,相对强调技术支撑、弱化医学教育特征以及教师数字素养不足、技术应用程度有限的现实困境.在结合医学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当遵循完善赋能顶层设计、统筹数字化赋能医学教育布局,回归医学教育本位、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体系以及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数字技术驾驭能力的实践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发一种包含临床、影像、病理等全套资料的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以改进并完善超声医学教学体系,缩短专业化影像人才的培养周期,实现远程培训与考核目标.方法 建立教学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包含完整临床病史、影像资料及相关诊治信息的病例为主体,设计5组模块:基本信息及病史模块、三维容积超声成像模块、相关影像模块、病理及随访模块、临床诊治信息模块,从而实现差异登录、快捷搜索、生成习题和试题、远程教学4种功能.结果 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可提供完整的乳腺器官容积超声影像资料和相关临床信息,模拟真实容积超声诊断场景,实现全新的超声影像教学、培训及考核模式.结论 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可提供一种新的乳腺超声诊断教学方法,有助于缩短专业影像人才的培养周期,完善超声医学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着以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为驱动力、以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为牵引力、以复合型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推动力的指导原则,依据医学信息学教学活动内容体系、支撑体系、目标体系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系统精细化的内容体系、多维立体化的支撑体系、创新国际化的目标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