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血色病-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色病-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NH-GA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3例NH-GALD的临床资料,尸体解剖检查内脏及脑组织,各脏器常规取材并行HE染色观察各脏器形态学改变,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沉积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肝细胞膜复合攻击物C5b-9的表达。病例1由于病情危重死亡未做基因检测,病例2及病例3两例均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3例NH-GALD均为男性,死亡年龄分别为9、58、50 d。病例1及病例2母孕期无异常,均为G1P1,胎龄分别为36 +4 W、33 +6 W。病例1出生时羊水少,出生体质量2300 g。病例2为胎龄双胎之大,出生体质量1450 g。病例3母妊娠期糖尿病,G2P2,胎龄37 +3 W,出生体质量2900 g。3例均无窒息抢救病史。3例临床均表现为急性肝衰竭及多脏器损害,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黄疸、水肿、新生儿肺炎等。实验室检查3例均提示贫血、血糖降低、严重的凝血障碍、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转氨酶正常或增高后降至正常、铁蛋白增高;2例AFP增高。3例尸体解剖主要病症均为NH-GALD,急性重型肝坏死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其他诊断包括肺出血、肺水肿、间质性肺炎、淤血性脾肿大、脑水肿及急性胸腺退化等。尸体解剖时大体观察3例肝脏重41.1~73.1 g(均低于同龄儿平均值),病例1及2肝脏表面细颗粒状,切面灰黄或暗红,病例3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暗红或墨绿色结节。镜下,3例肝脏均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大片坏死,病例1及2见残留肝细胞呈梁索状或假腺样散在分布于疏松纤维间质中,胞质内含色素颗粒,可见少量多核肝巨细胞,微胆栓形成,小胆管相对增生。病例3肝组织见大小不等呈结节状分布的假小叶,结节内肝细胞大片坏死,周边残留多少不等的肝细胞。普鲁士蓝染色3例肝脏、胰腺及甲状腺均可见弥漫铁沉积;其他铁沉积组织包括肾上腺皮质(病例1和2),心肌和颌下腺(病例2和3),口腔黏膜涎腺、喉和支气管黏膜涎腺和小肠黏膜上皮(病例3)。免疫组化染色3例肝细胞膜复合攻击物C5b-9均弥漫阳性。2例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均未检测到与肝脏遗传代谢性及胆汁淤积性疾病相关基因改变。 结论:新生儿急性肝衰竭时需要考虑到罕见的NH-GALD的可能,肝外器官铁沉积是其特征性改变,明确病理诊断对于患儿治疗及孕母再次妊娠预防性干预的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不是很常见,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炎,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巨细胞肝炎伴自身免疫性溶血、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2个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新生儿狼疮、妊娠同种免疫性肝病(又名新生儿血色病)。涉及本年龄阶段特有的免疫系统和全身的发育特点,决定着儿童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种类、临床特征、预后转归可能不同于成人。现就临床越来越多发的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抗体、病理改变以及诊治进展展开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儿急性肝功能衰竭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新生儿肝功能衰竭提供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例早产儿,生后持续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伴胆汁淤积、腹水.新生儿科联合医学影像科、口腔科、超声诊断科多学科讨论,制定进一步诊疗方案.结果 患儿生后早期出现肝功能衰竭,经多学科讨论,考虑GALD-NH可能.完善口腔黏膜活检,未发现阳性结果.腹部(肝脾、胰腺)MRI显示肝、脾T2WI弥漫性信号减低.肝穿刺病理显示肝细胞局灶性颗粒样铁沉积,明确诊断为GALD-NH.结论 新生儿肝功能衰竭除需考虑感染性肝病、胆道系统阻塞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外,还需考虑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及新生儿血色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生儿血色病(neonatal hemochromatosis,NH)为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肝性病变及病理性多种肝外组织铁沉积.NH属继发性病变,由于母-胎铁平衡紊乱致严重胎儿肝损,进而导致铁沉积.妊娠(胎儿期)同族免疫性肝病(gestational alloimmune liver disease,GALD)被认为是胎儿肝损的病因,会造成NH.GALD可造成NH典型表现,亚急性或慢性胎儿肝损(即先天性硬化),也可呈急性损害、胎儿或新生儿期急性肝功能衰竭.肝外组织铁沉着为NH诊断必需条件,临床诊断方法为胰腺MRI或口腔黏膜活检.GLAD诊断需要行肝组织活检C5b-9染色.NH治疗策略为换血联合大剂量丙球的免疫治疗,重症NH预后差,需要肝移植.母妊娠期治疗可阻断再发性重症NH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高对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的1例GALD-NH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尸检病理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文献复习总结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男,生后第2 d发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少尿,全身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腹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积极对症治疗无效,生后43 d死亡.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外组织(胰腺、甲状腺)铁染色阳性,肝组织膜复合攻击物C5b-9免疫组化阳性,确诊GALD-NH.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问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20日,12篇英文文献.报道的89例与本文病例合并后共90例NH,表现为胎儿水肿(17例)、羊水少(21例)、宫内发育迟缓(33例),生后出现铁代谢异常(65例)、肝功能衰竭(62例)、凝血机制异常(58例);肝外铁沉着阳性(48例),肝组织C5b-9免疫组化阳性14例;铁螯合剂+抗氧化治疗36例,单纯IVIG治疗4例,单纯换血治疗9例,IVIG+换血治疗20例,肝移植13例;死亡55例,存活35例,随访28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GALD-NH罕见,生后早期发病,以铁代谢异常、肝功能衰竭和凝血机制异常为主要表现,肝外组织铁沉着及肝活检为确诊依据,早期换血+IVIG治疗为病因治疗,病死率高,存活者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生儿血色病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生儿血色病(neonatal hemochromatosis,NH)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的围产期疾病,其特点是重症肝病合并肝外铁沉积,是新生儿急性肝损害甚至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1].现对1例NH患儿的临床及尸体解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NH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儿,女,G2P2胎龄36+2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2610 kg,Apgar评分10分-10分,无胎膜早破,羊水清,无窒息抢救史.出生后1小时,末梢血糖低至测不出,即予口服10%葡萄糖15 ml后收入当地医院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补液支持治疗,随后血糖恢复正常.生后5d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表1),考虑肝炎综合征收治入院.父母体健,否认遗传代谢性家族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同胞家系新生儿血色病2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儿 1 男,足月产,生后出现低血糖、黄疸.24 h 病情出现恶化,肝功能异常,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升高(AFP>2000μg/L)、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异常.MRI 轴位及冠状位T2 WI示肝脏体积减小,肝脏信号(图 1 ,2 )及胰腺信号弥漫性减低(图 3);肝周可见水样信号(图 1~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新生儿血色病( gesta-tional alloimmune liver disease -neonatal hemochro-matosis, GALD-NH)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新生儿肝病[1] ,生后早期发病,以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铁负荷增加为主要表现,肝外组织铁沉积和(或)肝活检膜复合攻击物 C5b-9 阳性为确诊依据[2] . 随着同种异体免疫机制的提出,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和血液置换(exchange transfusion, ET)成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3] . 该病病死率高,但存活者预后良好[4] ,目前国内报道较少. 本文介绍1例NH的诊治过程,旨在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