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超声指导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容量管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216例行IVVH治疗的HF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指导组(107例)和超声指导组(109例)。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拟每日12 h或隔日12 h行日间IVVH,常规指导组选择常规方法制定IVVH处方,超声指导组在常规指导组基础上加用重症超声技术调整IVVH治疗参数。分别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开始3、6、9 h应用超声记录下腔静脉(IVC)呼吸变异度(RVI)、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速度峰值比值(E/E')、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心排血量(CO)、双肺B线范围、双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根据综合结果实时调整净脱水速率。监测两组患者IVVH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7、10 d的尿量、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B型脑钠肽(BNP)、β 2-微球蛋白(β 2-MG)、胱抑素C(Cys 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指标。 结果:IVVH开始时超声指导组脱水速率较慢,6 h后开始逐渐增加,总体脱水速率明显慢于常规指导组。超声指导组应用重症超声扫查显示,RVI逐渐增大,右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比值逐渐减小,E/E'比值逐渐下降,双肺B线范围逐渐缩小,双肾叶间动脉RI明显下降。两组患者首次IVVH开始后3、7、10 d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超声指导组β 2-MG和Cys C在早期(3 d)的下降速度即快于常规指导组〔β 2-MG(mg/L):3.69±1.31比3.99±1.45,Cys C(mg/L):2.91±0.95比3.14±0.96,均 P<0.05〕,7 d时尿量、SCr和eGFR也较常规指导组明显改善〔24 h尿量(mL):1 128.23±153.92比1 015.01±114.18,SCr(μmol/L):145.86±32.25比155.64±28.42,eGFR(mL/min):50.26±11.24比46.51±10.61,均 P<0.05〕。超声指导组SCr恢复时间、达多尿期时间、IVVH总治疗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指导组,低血压发生率、需长期RRT率、28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28 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指导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超声指导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指导组(Log-Rank检验:χ 2=3.903, P=0.048)。 结论:重症超声指导IVVH治疗HF合并AKI策略具有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配体聚糖-1检测联合肺部超声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的程度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多配体聚糖-1(SDC-1)检测联合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ARDS的患者共50例。患者入科后均置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导管,由1名医生监测PiCCO指标,包括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由另一名医生进行肺部超声检査,计算双肺的上蓝点、下蓝点、膈肌点、Plaps点、后蓝点共10个超声切面下的B线数目之和,随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DC-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超声B线数目、血浆SDC-1水平与EVLWI、PVPI的相关性。以10 mL/kg EVLWI为界值将ARDS患者肺水肿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B线数目、SDC-1以及两者联合对ARDS患者肺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50例ARDS患者心排血指数(CI)为(46.84±6.00)mL·s -1·m -2,中心静脉压(CVP)为(8.12±1.80)mmHg(1 mmHg=0.133 kPa),均排除心源性肺水肿。50例ARDS患者EVLWI为(10.82±2.92)mL/kg,PVPI为3.02±0.69,超声B线数目为(40.90±13.05)条,血浆SDC-1为(568.25±118.14)μg/L。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DS患者超声B线数目与EVLWI( r=0.802)、PVPI( r=0.799)均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血浆SDC-1与EVLWI( r=0.732)、PVPI( r=0.576)同样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B线数目、SDC-1对ARDS患者肺水肿严重程度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0.891(0.803~0.979)、0.875(0.772~0.978);当B线阈值为40.50条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86.4%;当SDC-1阈值为559.37 μg/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81.8%。将B线数目与SDC-1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ARDS患者肺水肿程度的预测价值,其AUC(95% CI)为0.958(0.890~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91.8%。 结论:血浆SDC-1和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两个无创指标联合应用可以作为判断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程度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创超声心排量监测在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在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指导及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监测脉搏波形指示的连续心输出量指导液体复苏和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观察组采用USCOM指导液体复苏和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48 h、72 h液体出入量,两组第1、2、3、5、7天动脉血乳酸和氧合指数变化,两组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28 d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入住ICU后24 h、48 h、72 h液体出入量分别为(4 178.13±327.19)mL、(7 763.63±324.08)mL、(10 501.38±376.74)mL,均低于对照组的(4 527.35±276.84)mL、(8 778.15±361.42)mL、(11 589.12±413.27)mL( t=5.15、13.22、12.30,均 P < 0.001)。观察组第1、2、3、5、7天动脉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5.73、6.73、9.98、12.25、14.47,均 P < 0.001)。两组第1天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第2、3、5、7天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t=-4.31、-8.19、-5.28、-9.44,均 P < 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15±2.43)d、(16.51±1.36)d,均短于对照组的(12.75±2.87)d、(17.68±1.59)d( t=4.37、3.54,均 P < 0.05)。观察组复苏24 h后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分别为(5.89±0.51)L/min、(57.71±3.82)mL、(3.31±0.35)L·min -1·m -2,均高于对照组的(5.30±0.37)L/min、(50.06±3.25)mL、(2.85±0.34)L·min -1·m -2( t=-5.92、-9.65、-5.96,均 P < 0.001)。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USCOM指导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估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氧合指数改善,缩短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可出现较大波动,可导致不可预料的风险,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一直是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重点.目的 总结近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的进展,并阐述其优势及局限性,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参考.内容近年来在传统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其中无创监测方法重点阐述新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如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NICOM)、CO2重复吸入法心排血量测定(non-invasive CO2 rebreathing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ICO2)、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护(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USCOM)、t线连续无创血压监测仪(T-LINE tensymeter,T-LINE)、连续无创血压监测(continuous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CNBP)等新型微创或者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CNAP);有创监测手段则侧重阐述更微创化的技术,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技术、动脉脉搏波形法连续心排血量监测(arterial pressure waveform analysis CO,APCO)等.趋向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条件及监测要求选择相应监测手段.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无创及传统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相比,并发症少、创伤小、实时性和精确性高,在未来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电阻抗无创心排血量监测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生物电阻抗无创心排血量监测(electrical velocimetry,EV)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患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24、48 h应用EV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测量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数值.应用Altman-Bland法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患儿术后12、24、48 h的CI、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法测的CI及SVI与传统TTE测量的CI及SVI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EV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检测准确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心动图监测丙泊酚影响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的有效血浆浓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结合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技术研究丙泊酚影响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的有效血浆浓度.方法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60~69岁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无心血管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例):Ⅰ组~V组,丙泊酚的TCI血浆浓度分别为3.5、4.0、4.5、5.0、5.5 mg/L,于注药前(T0)及注药后1 min(T1)、注药后3 min(T2)、注药后5 min(T3)、注药后8 min(T4)、注药后10 min(T5)用无创监测记录SBP、DBP、HR,同时用超声心动图连续监测左心室活动情况,并记录上述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iameter of diastolic,Dd)、收缩末期内径(diameter of systolic,Ds)、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内径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EF下降幅度>10%和>20%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以及FS下降幅度>10%和>20%的EC50.结果 与T0时比较,T2~T5时Ⅰ~V组SBP、DBP、CO均下降,T3~T5时Ⅱ~V组EF、FS下降(P<0.05);与T2时比较,T3~T5时Ⅱ~V组SBP、EF、FS下降(P<0.05),V组DBP下降(P<0.05),Ⅰ~V组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T3~T5时Ⅱ~V组EF、FS下降(P<0.05);与Ⅳ组比较,T3、T4时V组EF、FS下降(P<0.05);Ⅰ~V组T3时引起患者EF下降幅度>10%及>20%的EC50分别为4.40、5.20 mg/L,FS下降幅度>10%及20%的EC50分别为4.01、5.20 mg/L.结论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在4.0~5.5 mg/L时可对60~69岁患者的心肌收缩产生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此范围内引起患者EF下降幅度>10%的EC50为4.40 mg/L,EF下降幅度>20%的EC50为5.20 mg/L,FS下降幅度>10%的EC50为4.01 mg/L,FS下降幅度>20%的EC50为5.20 m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脏超声与PICCO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抬腿试验后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心脏超声与脉波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抬腿试验后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行被动抬腿试验(PLR),同时分别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测和PICCO脉搏检测,比较应答及未应答者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测试前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 10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63例(61.76%)患者对PLR存在反应,39例(38.23%)患者对PLR未存在反应.应答者与未应答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感染部位、基础MAP、基础CVP、基础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应答者基础血流动力学与测试时血流动力学HR、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应答者测试时血流动力学CVP、SV-Doppler、SV-PICCO、CO-Doppler、CO-PICCO水平明显高于基础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未应答者基础血流动力学与测试时血流动力学HR、MAP、CVP、SV-Doppler、SV-PICCO、CO-Doppler、CO-PIC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PICCO,心脏超声具有无创性、检查价格低的优势,并可有效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抬腿试验后容量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指导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USCOM监测指标并指导患者进行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输出量(CO)、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及下腔静脉管径等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率、ICU入住时间、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氧和指数、肺水肿发生率及治疗后28天病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肺超失充气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较PICCO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实时监测及指导液体复苏,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创评估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补液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治疗措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补液前的容量反应性评估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及无创.容量反应性评估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心肺交互作用、容量负荷试验、内源性容量负荷试验.下面将主要分析超声及各种无创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等技术在容量反应性评估方面的应用,并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USCOM监测下制定诊治方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72 h,测量两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值、血浆脑钠肽(BNP)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计算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72 h复苏液体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CO、CI、SV值、血浆BNP水平、APACH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CI、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PACH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O、CI、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ACH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72 h复苏液体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USCOM可监视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