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抑郁情绪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无聊倾向性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中无聊倾向性在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三所高校大学生590人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调查表、无聊倾向性量表(boredom proneness questionnaire,BPQ)、生命意义感量表(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健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后采用Amos 24.0分析无聊倾向性在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聊倾向性总分和生命意义感总分( r=-0.260, P<0.05),学历( r=-0.110, P<0.05)呈负相关;无聊倾向性总分与抑郁总分( r=0.649, P<0.05),焦虑总分( r=0.555, P<0.05)呈正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较好(χ 2/ df=0.582,GFI=1.000,AGFI=0.994,RMSEA=0.000)。无聊倾向性在焦虑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054);在抑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175);在学历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025)。 结论:无聊倾向性在生命意义感相关因素中起中介作用,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无聊倾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无聊倾向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boredom proneness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BPS)、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CPAN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对1 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童年心理虐待[(26.540±8.985)分]、忽视[(32.665±10.651)分]、述情障碍的识别情感维度[(19.359±4.835)分]、描述情感维度[(14.173±3.001)分],外向思维维度[(20.383±3.429)分]与无聊倾向总分[(101.109±19.735)分]、外部刺激维度[(66.022±21.079)分]存在正相关( r=0.160~0.559,均 P<0.01),而与内部刺激维度[(35.132±8.207)分]存在负相关( r=-0.302~-0.104,均 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无聊倾向、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总变异的14.3%,5.1%和18.2%(△ F=130.561、41.968、172.711,均 P<0.01)。述情障碍的识别情绪、描述情绪和外向思维是无聊倾向、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总变异的17.5%,9.9%和25.5%(△ F=134.274、60.696、234.383, P<0.01)。 结论: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无聊倾向存在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无聊倾向的外部刺激的影响上,其中述情障碍影响最大、解释力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潜在类别及其在心理和手机使用行为中的特征。方法:2023年7月,选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short-form of UCLA loneliness scale,ULS-8)、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错失焦虑量表(fear of missing out scale,FOMOs)、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简版无聊倾向量表(short form version of 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SF)、青少年气质量表中的意志控制分问卷、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简版(short version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SAS-SV)对北京市206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手机使用时间和频率数据。运用SPSS 25.0进行统计描述和组间比较,使用Python 3.8软件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评估不同类别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1)手机成瘾[41.00(31.00,47.00)分]与抑郁[6.00(2.00,12.00)分]、孤独感[15.00(11.00,20.00)分]、社交焦虑[46.00(32.75,54.00)分]、错失焦虑[21.00(16.00,28.00)分]、反刍思维[26 .00(22.00,29.00)分]、无聊倾向[41.50(32.00,49.25)分]、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513.30±213.29)min]、平均每次手机使用时间[6.60(3.68,14.09)min]呈正相关( r=0.163~0.626,均 P<0.05),与意志控制[49.00(44.00,59.00)分]呈负相关( r=-0.613, P<0.01)。(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存在3种潜在类别:非成瘾组(32.04%,66/206)、无聊型手机成瘾组(26.70%,55/206)、多风险型手机成瘾组(41.26%,85/206)。(3)不同潜在类别在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反刍思维、无聊倾向、意志控制、手机成瘾上的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38.805,127.342,112.149,88.069,72.146,100.206,115.159,114.926;均 P<0.001),在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和次数、平均每次手机使用时间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H=7.548,9.332,16.086;均 P<0.01)。(4)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结果显示,非成瘾组特征重要性前3位依次为:意志控制、社交焦虑、错失焦虑,特征重要性分别为0.33、0.23、0.15;无聊型手机成瘾组特征重要性前3位依次为:无聊倾向、错失焦虑、孤独感,特征重要性分别为0.35、0.20、0.15;多风险型手机成瘾组特征重要性前3位依次为:错失焦虑、反刍思维、无聊倾向,特征重要性分别为0.29、0.19、0.17。 结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存在3种潜在类别,各类别在不同心理因素和手机使用行为上差异显著,未来可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学习拖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一般拖延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和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选择我国5所医学院校4 66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的学习拖延总分为(63.64±9.39)分,中位数为63.00分;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为[57.00(52.00,64.00)]分,无聊倾向总分为[101.00(80.00,120.00)]分。男生的学习拖延总分(64.35±11.96)分高于女生的(63.34±8.07)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拖延总分(64.28±10.63)分高于护理类专业学生的(63.42±8.98)分和其他专业学生的(63.34±8.70)分,专科学历学生的学习拖延总分(66.57±11.52)分高于本科学历学生的(63.50±9.34)分和研究生学历学生的(64.81±8.37)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拖延总分(66.67±12.53)分高于本科院校学生的(63.57±9.3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学习拖延与其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创造力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163和-0.23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医学生的学习拖延水平有待改善。性别、专业、学历和学校类型是医学生学习拖延评分的影响因素。可以尝试通过对不同医学生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来降低医学生的学习拖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童年期情感虐待影响初中生短视频成瘾症状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分析童年期情感虐待与初中生短视频成瘾症状的关系,并探究认知干扰和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童年期情感虐待量表、短视频成瘾症状量表、认知干扰量表和无聊倾向量表对972名初中生施测,采用Process分析认知干扰和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结果 检出短视频成瘾症状28.19%,女生更高(x2=7.961,P=0.005),初二更高(x2=19.747,P<0.001),无家访更高(x2=7.221,P=0.007);童年期情感虐待→短视频成瘾症状的总间接效应TIE=0.309(95%CI:0.252~0.374),中介效果量PM=69.29%;童年期情感虐待→认知干扰→短视频成瘾症状的间接效应IE=0.154(95%CI:0.113~0.202);童年期情感虐待→无聊倾向→短视频成瘾症状的间接效应IE=0.079(95%CI:0.050~0.115);童年期情感虐待→认知干扰→无聊倾向→短视频成瘾症状的间接效应IE=0.075(95%CI:0.053~0.104).结论 童年期情感虐待可通过认知干扰和无聊倾向预测初中生短视频成瘾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中文版愤怒攻击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以国内大学生为样本,对中文版愤怒攻击量表(Angry Aggression Scale,AAS)的信效度和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进行检验.方法:使用中文版AAS对北京市、河南省894名大学生施测.以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心田宽恕问卷、简版无聊倾向量表、特质愤怒问卷以及人际环形量表为效标.一个月后选取87名被试重测.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AAS四因子结构拟合程度较好(x2/df=4.171,CFI=0.920,TLI=0.907,RM-SEA=0.049,SRMR=0.053).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0.89,重测信度为0.60~0.77.量表各维度与相应的效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AAS具有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结论:中文版AAS在我国大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跨性别测量等值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护理本科生网络闲逛现况及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索护理本科生网络闲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383 名全日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网络闲逛问卷、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护理本科生网络闲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认同感、时间管理倾向、无聊倾向均与网络闲逛明显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低时间管理倾向和低专业认同均可强化学生无聊倾向,进而促使网络闲逛发生.结论 护理院校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网络闲逛行为,可通过提高其专业认同感和时间管理能力,改善无聊倾向,以减轻其网络闲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自我调节疲劳在青少年无聊倾向与短视频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了解青少年无聊倾向和短视频成瘾的关系,及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6月,采用无聊倾向问卷、自我调节疲劳量表、短视频成瘾问卷对广东省广州市和茂名市60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运用SPSS建构中介模型检验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效应.结果 604名青少年无聊倾向得分为(43.38±8.96)分,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生源地的青少年无聊倾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4.26±7.27)分,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自我调节疲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视频成瘾得分为(37.91±10.49)分,青少年短视频成瘾182人,检出率为30.13%,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短视频成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少年短视频成瘾与无聊倾向、自我调节疲劳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0.36,均P<0.01);无聊倾向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1),自我调节疲劳在无聊倾向和短视频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0,P<0.01).结论 广东省广州市和茂名市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状况不容乐观,无聊倾向不仅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短视频成瘾,还能通过自我调节疲劳间接影响青少年短视频成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大学生无聊倾向抵制效能感与烟酒使用行为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及其与无聊倾向、抵制效能感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饮酒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4所高校的1 5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抵制效能感量表和烟酒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吸烟率为10.19%(156/1 530),饮酒率为48.04%(735/1 530),男生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11.97,270.08,P值均<0.01).无聊倾向(除创造缺乏外)与烟酒使用行为呈正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与无聊倾向、烟酒使用行为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抵制效能感在无聊倾向预测烟酒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3.87,CFI=0.89,TLI=0.90,RMSEA=0.05,SRMR=0.06,AIC=27 431.63,BIC=27 812.48),中介效应占比为37.14%.结论 无聊倾向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烟酒使用行为,同时也可通过抵制效能感影响烟酒使用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无聊倾向与幸福感的关系:网络依赖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大学生无聊倾向、网络依赖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大学生网络依赖量表、综合幸福感问卷对38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无聊倾向与网络依赖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网络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②回归分析表明,无聊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网络依赖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③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网络依赖在无聊倾向与心理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而在无聊倾向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无聊倾向除了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依赖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