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医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疗救援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为新发传染病,集中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对医疗救治提出很大挑战。尤其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病情复杂,合并较多心理问题,而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同时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外科医师参与应急医疗救援,可对患者合并的外科疾病进行专科处理,同时对非外科医师培训COVID-19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外科相关问题,降低外科相关病死率。外科医师结合自身特点,扬长补短,利用团队意识佳、无菌观念强及心理素质好的优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快速适应并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建立重症管理观念,重点掌握疫情相关重症支持设备,针对疫情特点快速转型。建议结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复合型外科人才。希望上述思考可以对外科医师更好地参与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援及外科教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持续佩戴一次性医用无菌手套时手部原有残留细菌增殖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持续佩戴一次性医用无菌手套后手部原有残留细菌的增殖情况及医务人员对该情况的认知程度.方法 选择静脉采血护士作为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不洗手直接戴无菌手套,另一组规范洗手后戴无菌手套;2组志愿者分别于戴手套前、戴手套后0.5~3.0 h采样,进行手部细菌学监测,计数菌落数.随机抽取全省8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持续佩戴手套后手部残留细菌增殖情况的认知程度.结果 未洗手直接戴手套及洗手后戴手套,手部平均菌落数均随戴手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未洗手直接戴手套后手部细菌增殖较洗手后戴手套更加明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持续佩戴手套后手部残留细菌的增殖情况知之甚少.结论 长时间佩戴手套后手部细菌将不断增殖,应对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促进其规范使用医用手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路径以及目标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及目标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我院手术室实习护士34名,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及目标教学带教,对两组学生均进行2个月带教,采用自拟护理带教满意度量表对两组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带教效果及对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以及目标教学2个月教师对学生基本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常见中小手术护理要点掌握、常见中小手术配合熟练度、无菌观念、风险意识及职业防护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后2个月理论成绩、基础考核成绩及专科操作成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知识接受情况、注意力吸引、图像真实性及生动趣味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以及目标教学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带教质量及学生的考核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实施安全注射制度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安全注射的依从性.方法 收集安全注射方案实施前2015年1-12月的266例医务人员和1125例住院患者和安全注射方案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301例医务人员和112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情况,同时调查全院注射相关锐器伤及上报情况,同时调查注射室 、治疗室和治疗车的安全注射配置和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结果 实施后,全院安全注射设施配置率达到了97.09%(1300/1339),洗手池配备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液配置率和锐器盒配置率分别为96.67%,96.03% 和98.81% 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治疗车配置率和注射室配置率分别为97.36% 和95.35% 高于实施前;无菌操作技术 、锐器伤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置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69% 、88.04%和97.34% 高于实施前(P<0.001);现场督导中注射 、输液和采血的安全注射总依从率为91.15% 高于实施前(P<0.001),其中注射 、输液和采血依从率分别为89.13%,92.38% 和90.24% 高于实施前(P<0.001);一周内锐器伤实际人次发生率和人次上报率分别为0.89% 和70.00%,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锐器伤人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6.42% 下降至实施后的4.06%,每千住院日人次发生率由实施前166.97‰ 下降至实施后104.68‰.结论 通过多部门协作,改善安全注射设施配置,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水平和意识,提升医疗过程中督导的合格率,改善了本医院的安全注射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腔专科实习生临床感控工作问题分析及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口腔专科实习生临床感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消除医院感控工作薄弱环节.方法 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学习的医护类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感控工作自我评分、原因分析,通过与本科室临床医护平均分比较,结合感控护士评价,分析其感控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 实习生感控工作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各项均分明显低于临床医护人员,实习医生水平低于实习护士(P<0.05).自我分析原因是基础知识不足、感控意识差;带教老师发现学生无菌观念及自我防护意识差.据此提出了多方式学习、临床带教指导和考核评价等干预手段,经过3个月的培训,实习生的感控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口腔专科实习生感控水平与临床医务人员存在明显差距,针对性的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督促,可有效提高其感控水平,整体提高医院感控工作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菌防护意识在卫生检疫现场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是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法定职责.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卫生检疫关员需排查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面对复杂的检疫现场,保护检疫关员在工作中免受感染是各口岸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无菌防护意识引入卫生检疫现场,探讨个体防护、职业暴露风险防护和分区管理与无菌防护意识的关系,指出无菌防护意识的建立对做好个人感染防护、职业暴露风险防护和现场检疫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建议卫生检疫关员牢固树立无菌防护意识,加强无菌防护技能学习,防止自身感染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分步启发式CBL对护理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分步启发式案例教学法(CBL)对护理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120名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批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分步启发式CBL;比较两组日常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成绩、实践考核错误情况、岗位胜任能力、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日常出入院登记、院内记录、院内监护、用药安全的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科考核理论知识、护理实践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实践考核中出现查体不熟练、病例书写缺漏、防护意识较差、无菌意识差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前评估、病例分析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能力、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分步启发式CBL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日常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成绩,减少护理实践中的不规范操作,护生岗位胜任能力更强、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细节把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无菌物品保障中心,为院内各科室提供诊疗器材的灭菌、清洗、消毒和一次性无菌物品[1].但CSSD现状令人担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物品处理流程不规范、缺乏防护意识、管理模式落后等[2].器械消毒不彻底或灭菌操作不当,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无菌,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因此提高CSSD器械消毒质量对维持医院各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减少感染事件至关重要.细节把控管理是以"细节决定成败"为理念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关注管理中的微小细节[4].细节管理能将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工作的流程.目前有多家医院已经将细节把控管理应用到医院CSSD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细节把控管理对CSSD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方法 采用单盲、便利抽样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经手卫生多维度培训后的ICU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现状调查,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并比较不同手卫生时刻及不同类别/来源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差异.结果 共285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CU医务人员入选本研究.其中医生85名、护士171名、护理员21名、保洁员8名;本院医护人员104名、进修医护人员152名.共观察手卫生指征总数23661次、手卫生执行总数21360次,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90.28%(21360/2366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个手卫生时刻依从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接触患者体液后(95.63%,765/800)、无菌操作前(94.39%,2121/2247)、接触患者后(91.59%,7916/864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88.91%,4026/4528)、接触患者前(87.76%,6532/7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别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由高至低分别为护士(94.52%,11186/11834)、护理员(93.49%,1665/1781)、医生(84.78%,8427/9940)、保洁员(77.36%,8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93.45%,7844/8394)高于进修医护人员(87.96%,11769/13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总体较好,但不同手卫生时刻及不同类别人员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防护意识、科室对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不同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基层医院实习护生教学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基层医院实习护生的教学方案构建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践的48名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人.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按照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6个阶段,结合多维互动教学手段开展护理教学,观察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带教效果.结果:带教后,试验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无菌观念、职业防护意识、风险意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基层医院实习护生教学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