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表型、致病基因及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表型、精子形态特征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效率。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就诊的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采集外周血进行遗传学检测,全外显子测序挖掘致病基因,并对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联合人工卵子激活(artificial oocyte activation,AOA)治疗。选取同日取卵的行常规ICSI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时差动态监测系统监测发育全程动态参数,分析2组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发育动力学参数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4例,对照组9例。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均合并精子活力低下、精子DNA碎片率升高,精子形态及顶体荧光染色均显示头部呈小圆形伴顶体区缺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圆头精子头部顶体完全缺失且多见核质松散、空泡化等异常,颈部线粒体鞘数量减少且排列杂乱,鞭毛轴丝“9+2”结构多见异常。4例患者中1例为 DPY19L2基因纯合缺失,1例为 DPY19L2基因新发纯合移码变异。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受精率、双原核受精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第6天囊胚形成率、第6天优质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完全型圆头精子症组胚胎发育早期时间参数第二极体释放时间、原核消失时间,2至6-细胞各时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胚胎分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例完全性圆头精子症患者中,2例新鲜胚胎移植各活产健康男婴1名,2例解冻周期移植活产健康男婴、女婴各1名。 结论:完全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异常表型特征明显,ICSI联合AOA是有效的辅助生殖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在胚胎AI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胚胎时差成像技术(TLT)结合人工智能(AI)探索体外胚胎发育曲线(EDM)中的卵裂球计数曲线“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体外受精(IVF)胚胎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的诊断性试验,即临床数据AI再评估,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的1 226例患者共6 545个胚胎,其中2 869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所有胚胎通过TLT培养并进行观察,由TLT记录软件Embryo Viewer依据胚胎发育动力学绘制EDM。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AI胚胎评估软件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卵裂球数目进行实时识别、记录,并与EDM进行比较,分析由卵裂球计数变化而形成的跳变值与胚胎结局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跳变值与胚胎形态学评估、胚胎着床及活产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胚胎着床、活产的预测价值。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受精卵受精后72 h卵裂球计数曲线提取的总跳变值与卵裂模式、囊胚形成、培养至第3天胚胎(D3胚胎)的形态学评级、D3胚胎的细胞均一度、D3胚胎的细胞碎片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β值分别为-0.268、-0.116、-0.213、-0.159、-0.222; P均<0.001),与D3胚胎的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 β=0.03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与囊胚形成( OR=0.97,95% CI为0.93~0.99; P=0.034)、胚胎着床( OR=0.96,95% CI为0.93~0.98; P=0.044)呈显著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胚胎总跳变值排序预测胚胎着床能力与传统胚胎形态学评估方法相近[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6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产与患者年龄( OR=0.91,95% CI为0.88~0.93; P<0.001)、D3胚胎形态学评级( OR=0.77,95% CI为0.59~0.99; P=0.045)及胚胎总跳变值排序( OR=0.98,95% CI为0.96~0.99; P=0.038)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获卵数( OR=1.08,95% CI为1.05~1.11; P<0.001)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 OR=1.09,95% CI为1.06~1.12; P<0.001)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纳入建模的以上多个因素预测活产的AUC值为0.666。 结论:跳变值及其排序是对体外胚胎卵裂期发育的系统量化,其与胚胎发育质量及临床结局相关,可能是胚胎体外评估及选择的有益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时差成像培养系统对小鼠胚胎发育潜能及组蛋白修饰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时差成像培养系统(time-lapse imaging,TLI)对小鼠胚胎发育潜能及组蛋白表观修饰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雌性ICR小鼠,促排卵后取成熟M Ⅱ卵子进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获取成功受精的合子,分别在TLI和常规培养体系(standard incubators,SI)中进行体外培养,记录两组胚胎的2-细胞率、4-细胞率、8-细胞率、桑葚胚率、囊胚率和孵出率。通过Hoechst、OCT4及CDX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统计囊胚细胞总数、内细胞团数和滋养外胚层细胞数。两组囊胚移植入第2.5天代孕母鼠子宫,统计植入率及活胎率。通过对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和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H3K9ac)的免疫荧光染色,评估两组胚胎组蛋白表观修饰情况。 结果:TLI组和SI组的早期胚胎发育情况、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细胞数、植入率和活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囊胚的组蛋白H3K4me3、H3K9me2和H3K9ac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利用TLI体外培养不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以及组蛋白修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失败卵子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效率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一个能够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卵子受精失败进行早期判断进而实施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技术体系,并探讨其激活效率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150个采用时差胚胎动态监测系统(Time-lapse)系统培养的ICSI周期第二极体(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其与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关系,探讨Pb2释放作为ICSI受精失败早期判断指标的可行性。其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93个ICSI助孕周期的225个受精失败卵子,根据人工激活方式不同分为未激活组(NAOA组)、早期激活组(RAOA组)、晚期激活组(LAOA组),同时将其余ICSI注射卵子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精及胚胎发育参数,探讨ICSI受精失败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效率和应用价值。结果:Time-lapse监测ICSI注射后卵子有Pb2释放组的受精率(99.91%)、双原核(2PN)受精率(97.76%)显著高于无Pb2释放组(0.03%、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ICSI注射后卵子Pb2释放时间为(3.04±1.45) h,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占比分别为0~3 h(58.58%)、3~5 h(36.29%)、5~8 h(3.92%)、>8 h(1.21%);NAOA组Pb2释放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均为0%,LAOA组2PN受精率(36.00%)、第3日(D3)优质胚胎率(8.00%)、第5日(D5)囊胚转化率(0%)、D5优质囊胚转化率(0%)均显著低于RAOA组(60.00%、44.19%、51.16%、25.5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P=0.002, P<0.001, P=0.005),同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3%、48.62%、63.23%、37.9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RAOA组Pb2释放率(84.00%)、受精率(81.33%)、2PN受精率(60.00%)、2PN卵裂率(95.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99.68%、97.63%、99.5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1, P<0.001, P=0.04),但D3优质胚胎率、D5囊胚转化率、D5优质囊胚转化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Time-lapse监测Pb2释放可以作为早期判断ICSI卵子受精失败的指标,在ICSI注射后5 h对受精失败卵子进行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可以获得正常受精和理想的胚胎发育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裂隙灯的眼微血管形态学参数分析在眼科疾病诊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实现眼微血管分析系统及其在结膜眼病等的应用研究.方法:将高速摄像头与视频采集卡等数字图像采集装置集成到标准裂隙灯平台上,开发一种临床友好型多功能眼表微血管成像平台;研发图像分析软件对时差影像解析和图像分形分析,对血管形态学包括血管形态改变及密度、复杂程度进行分级定量.结果:整套系统功能完备、工作稳定,建立快速分析结膜微血管血流参数及血管形态参数分析模型,可分析患者致病因素与微血管功能的相关性.结论:血管网络的分形、形态学和人体结膜血流动力学可以使用功能性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轻松可靠地测量.分形维数差别可能反应一定的疾病,进行非接触性指标和分析,探讨检测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眼科微血管功能相关疾病及全身疾病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时差成像技术探讨补肾中药对高龄肾气阴两虚体外受精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时差成像技术观察补肾中药对高龄肾气阴两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胚胎发育时间参数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6例行IVF-ET治疗的高龄肾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8例,另选取43例因男方因素行IVF治疗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肾气阴两虚症候积分变化;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时间参数及卵裂模式.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后肾气阴两虚症状明显改善.中药治疗组ICSI 2PN受精率、优胚率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在t5时间段中,正常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安慰剂组(P<0.05,P<0.01).结论:在IVF-ET治疗周期,应用补肾中药能改善高龄IVF-ET患者的肾气阴两虚症状,可能通过降低高龄女性早期胚胎的发育迟缓,纠正异常卵裂的发生,使高龄肾气阴两虚型IVF患者妊娠结局有所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包括人工授精( 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及其衍生技术.近年不孕不育患者比例有升高趋势,此外因二胎政策的开放,有生育需求的高龄患者比例有所增加,ART技术现已成为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衍生技术的应用,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时差成像系统、精子微量冷冻、代谢组学评估胚胎发育潜能等,弥补了ART技术的不足,使ART技术更完善,更准确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临床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更新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地区基于时间成像系统的时间参数对人卵裂期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着床胚胎与未着床胚胎的发育时间参数,探讨时间参数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明确高原地区对胚胎发育潜能有预测价值的时间参数及相应的最佳时间窗.方法 回顾性分析529枚有明确结局的胚胎资料,分为完全着床组(A组)169例和完全未着床组(B组)360例,比较两组从受精卵发育至D3各事件发生的时间参数.结果 两组的原核消失时间(PNF)、发育至2细胞的时间(t2)、发育至4细胞的时间(t4)、发育至6细胞的时间(t6)、发育至7细胞的时间(t7)、发育至8细胞的时间(t8)、2细胞发育至3细胞的时间(cc2)、3细胞发育至4细胞的时间(s2)、5细胞发育至8细胞的时间(s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育至3细胞的时间(t3)、发育至5细胞的时间(t5)和3细胞发育至5细胞的时间(c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t2、cc2、s2及s3对胚胎发育潜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着床胚胎的发育速度相对更快,发育时间更集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Time-lapse优选胚胎观察胚胎发育速度对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时差成像系统(Time-Lapse Imaging,TLI)基于分层筛选模型优选胚胎行Day3单胚胎移植,探讨移植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生殖中心行Day3单分裂胚胎移植的234例患者的胚胎进行动态观察,对符合挑选参数的移植胚胎进一步分析,根据细胞发育速度分为8~9细胞组(n=168)、10~11细胞组(n=36)、12~16细胞组(n=30)三组;根据移植胚胎的卵裂球数目奇偶数分为奇数组(n=52)和偶数组(n=182)两组;将卵裂球数目为偶数的胚胎根据其胚胎发育速度分为8细胞组(n=137)、10细胞组(n=22)、12~16细胞组(n=23)三组.回顾性分析胚胎的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8~9细胞组、10~11细胞组、12~16细胞组三组的种植率依次是61.90%、53.80%和53.33%,活产率依次是58.33%、50.00%和50.00%,流产率分别为5.76%,5.26%和6.25%,各项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奇数组与偶数组相比,种植率(38.46%vs.65.38%)、流产率(10.00%vs.5.04%)、活产率(34.62%vs.62.08%)三个方面均较差,且在种植率与活产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胚胎卵裂球数目为偶数的胚胎中,8细胞组、10细胞组、12~16细胞组在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Time-lapse挑选发育速度较快的胚胎移植仍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此结果为移植当日无正常发育速度胚胎患者的胚胎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时差成像技术在人类胚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兴起的时差成像技术在为胚胎发育提供稳定培养环境的同时可通过拍摄系统全程记录植入前胚胎的动态发育过程,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胚胎发育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显示人类胚胎行为学及动力学指标,建立胚胎评估模型,能有效地克服形态学评估主观性大、所提供信息有限的弊端,成为胚胎评估更为有利的手段.本文总结了时差成像技术建立的参数与模型,及其在胚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