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罗培南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及文献挖掘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美罗培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基于1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使用美罗培南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分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美罗培南诱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进行归纳分析;再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相关不良事件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分析,总结美罗培南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结果 临床药师采用Naranjo's评估量表对该患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美罗培南的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为"很可能".文献分析共纳入16例患者,其中有1例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13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是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的4级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在停药后好转.数据挖掘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致血液系统不良事件的中位发生时间是6 d;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血管内溶血、粒细胞计数降低是不良事件风险强度排前3位的信号.结论 临床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初期可能诱发严重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和老人、使用较高剂量美罗培南、既往抗菌药物过敏、基础疾病复杂、联用较多抗菌药物、用药后出现高热和出血的患者,临床应予以密切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液透析中有氧运动干预对患者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评估透析中有氧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涉及透析中有氧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限定至2023年10月1日.使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3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透析性低血压事件(OR=0.410,95%CI:0.181~0.930,P=0.033)、国际不宁腿综合症评分(WMD=-4.661,95%CI:-5.331~-3.992,P<0.001)、60s起坐次数(WMD=3.075,95%CI:1.367~4.783,P<0.001)、5次起坐时间(WMD=-1.447,95%CI:-2.716~-0.237,P=0.020)、10次起坐时间(WMD=-4.630,95%CI:-7.41~-1.849,P=0.001)、6 min步行测试(WMD=44.903,95%CI:32.651~57.155,P<0.001)、握力(WMD=6.207,95%CI:3.368~9.046,P<0.001)、单室尿素清除指数(WMD=0.095,95%CI:0.051~0.140,P<0.001)、尿素减少率(WMD=4.820,95%CI:3.565~6.075,P<0.001)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此外,亚组分析提示长期干预组透析充分性(WMD=0.095,95%CI:0.051~0.140,P<0.001)、60s起坐次数(WMD=3.075,95%CI:1.367~4.783,P<0.001)及6 min步行距离(WMD=44.903,95%CI:32.651~57.155,P<0.001)较短期干预组改善效果相对更好.结论 透析中有氧运动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且长期干预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的系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系统性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以探究其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优化患者康复体验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已发表的临床药学康复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 2024 年 5 月 30 日.结果 共纳入 11 篇文献.1 篇涉及 69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OR=2.71,95%CI:1.03~7.01)、2 型糖尿病控制率(OR=3.12,95%CI:1.12~5.84)、高胆固醇控制率(OR=1.90,95%CI:1.05~3.35)均得到提高,表明药师的用药审核有助于提升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的控制效果.1 篇含 6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 2 573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血压控制水平(OR=1.51,95%CI:1.13~2.03)得到提升,表明血压监测、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评估提高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1 篇涵盖 8 项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中,包括 5 项随机对照试验和 3 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用药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患者中,尿酸<360 μmol·L-1 的比例更高,尿酸控制率提高.1 篇纳入 14 个RCT共 4 509 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药师的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干预降低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 30 d再入院率(RR=0.75,95%CI:0.53~0.96).1 篇纳入 18 个随机对照试验中共涉及 7 244 名患者的文献显示,药师主导的出院相关咨询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表明药师在出院环节中的关键作用,再入院率降低(RR=0.864,95%CI:0.763~0.997,P=0.020).1 篇含 8 个研究的文献评估了不同团队药师开展的药学相关服务对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药学相关服务的患者再入院率降低(OR=0.74,95%CI:0.62~0.89),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减少了 32%.1 篇综合了 123项研究的Meta文献分析了药师在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介入对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的效果,结果显示,药师的介入使患者再次入院率有所下降,其中最大下降幅度可达 44.5%.1 篇纳入了 23项RCT的Meta文献,旨在评估药师干预的相关措施对老年人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主导的药物审查和用药教育可以减少养老院老年人的药品不良事件.1 篇纳入了 14 项RCT及干预性研究的文献,旨在探讨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对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相关(RR=0.47,95%CI:0.28~0.77,P<0.01).1 篇综合了 6 项RCT的Meta分析涵盖了 29 291 名儿童住院患者,揭示了药师在减少儿科患者用药错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师的介入能有效地降低儿童住院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OR=0.27,95%CI:0.15~0.49).1 篇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的文献,结果显示,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引入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能够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医疗费用,提升用药服务满意度.结论 临床中深入探究临床药学康复模式,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阿仑膦酸3~4年对社区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阿仑膦酸3~4年预防脆性骨折的结果。方法:系统搜索MED-LINE、EMBAS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研究的引文。时间范围建库至2020年7月16日。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根据异质性大小决定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高风险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按照PRISMA 2009规范进行报告。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8篇报告。2个研究2篇报告结果为高风险,其余2个研究6篇报告为低风险。结果显示使用阿仑膦酸3~4年可有效预防新发椎体骨折( RR=0.54,95% CI:0.44~0.66, RD=-0.03)、临床骨折( RR=0.82,95% CI:0.73~0.92, RD=-0.03)、非椎体骨折( RR=0.84,95% CI: 0.75~0.95, RD=-0.02)、临床椎体骨折( RR=0.51,95% CI:0.34~0.76, RD=-0.01)和髋部骨折( RR=0.56,95% CI:0.37~0.87, RD=-0.01);但未见能有效预防腕部骨折( RR=0.85,95% CI:0.67~1.09)、严重不良事件( RR=0.95,95% CI:0.80~1.14)和上消化道不良事件( RR=1.02,95% CI:0.96~1.07)。对纳入高风险报告的6个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临床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严重不良事件的 HR分别为0.81、0.85、0.49、0.62、0.94、0.94。 结论:口服阿仑膦酸3~4年可有效预防社区绝经后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女性脆性骨折,其中对椎体骨折的预防效果优于非椎体骨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独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与联合激光疗法治疗DME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IVR+Laser)与单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有关IVR+Laser疗法与单用IVR治疗DM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二次分析,检索文献范围包括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注射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2篇RCT,共1 695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结束时,IVR+Laser组患者BCVA和CMT改善情况优于IVR组,2个组BCVA变化和CMT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66,95% CI:-1.11~-0.21, P<0.01;WMD=-5.05,95% CI:-9.21~-0.89, P=0.02)。随访结束时,IVR+Laser组平均注射次数明显少于I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16,95% CI:-2.07~-0.25, P=0.01)。2个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IVR+Laser联合治疗DME疗效优于单独IVR治疗,安全性与单独IVR治疗相当,且平均注射次数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评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高凝状态及预测血运重建后再狭窄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在不同病情时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测血运重建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ASO患者386例,男209例,女177例,年龄70(44~97)岁,包括间歇性跛行组196例和严重下肢缺血组190例。有172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185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在30 d随访期内有23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49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再狭窄。于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样本,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AT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较,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获得优势比( OR),用ROC做TAT诊断性能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风险比( HR)。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2.69(1.77,3.90)ng/ml]比较,ASO患者血浆TAT水平[10.24(5.89,19.92)ng/ml]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血浆TAT水平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 P<0.001)。Rutherford分级3级患者血浆TAT>2级、4级>3级、6级>5级( P值分别为0.038、<0.001和0.013)。间歇性跛行组中,血运重建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患者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患者( P值分别为0.004和<0.001);血流通畅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 P均<0.001);再狭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而高于术前( P均<0.001)。严重下肢缺血组中,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组患者的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组患者( P值分别为0.001、0.013和<0.001);血流通畅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 P值均<0.001);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 P<0.001),而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在全部患者、间歇性跛行患者和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血运重建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783和0.853。生存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高于临界值(≥7.66 ng/ml)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发生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概率增高(Log-rank χ2=93.674, 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可作为术后30 d内的再狭窄事件发生的独立指标( HR=2.259, P<0.001)。 结论:血浆TAT能够反映ASO患者不同病情时的高凝状态,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分层。此外,TAT对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管腔再狭窄有高度敏感性,能作为评估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再狭窄事件的独立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在宫内节育器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常见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收集2011年至2020年江苏省内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上报的使用IUD后发生意外妊娠的不良事件报告,与该地区新放置IUD的人群数据库进行记录联接,比较不同类型IUD妊娠发生粗率和累计发生粗率,评价避孕效果。结果:共收集常见10种不同类型IUD的妊娠对象4788例,新放置IUD的人群294 834例。妊娠对象中,异位妊娠占比1.88%(90/4788);IUD脱落和位置形状改变分别占16.90%(809/4788)和32.31%(1547/4788)。放置IUD后第一年妊娠发生粗率为0.53%,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种IUD(安舒环除外)妊娠粗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Cu220C累计3年、5年和8年的妊娠粗率均居10种IUD的首位,并显著高于平均发生粗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分别为1.45(95% CI=1.37~1.55)、1.35(95% CI=1.28~1.43)和1.31(95% CI=1.24~1.38)。无论是否考虑脱器妊娠,吉妮累计3年、5年、8年和花式IUD累计3年、5年的妊娠粗率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剔除脱落对象,吉妮 RR分别为0.58(95% CI=0.49~0.70)、0.55(95% CI=0.47~0.66)和0.63(95% CI=0.53~0.75),花式IUD分别为0.36(95% CI=0.25~0.51)和0.45(95% CI=0.33~0.61)。 结论:目前常见IUD均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吉妮和花式IUD的有效性更高。建议对IUD放置初期对象继续加强影像学随访检查,减少因脱落和位置改变导致的意外妊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或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本研究旨在探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数据库,纳入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或替罗非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1月27日.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均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包括1 721例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 864例(试验组),注射替罗非班857例(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改善P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Ⅲ级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OR 1.83,95%CI 1.36~2.46,P<0.0001;OR 2.38,95%CI 1.22~4.66,P=0.010);校正TIMI帧计数(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MD-2.43,95%CI-2.94~-1.92,P<0.00001);ST段回落率(STR)≥70%高于对照组(OR 1.93,95%CI 1.01~3.68,P=0.050).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OR 0.54,95%CI 0.35~0.82,P=0.004).改善心功能,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 1.71,95%CI 0.04~3.38,P=0.050).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MD-74.16,95%CI-83.59~-64.74,P<0.00001).两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OR 1.18,95%CI 0.64~2.16,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PPCI期间,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较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术后1个月MACE发生率,同时两组间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级别脑胶质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同步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明确诊断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Ⅳ级36例,Ⅲ级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TTFields联合同步放化疗。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判断肿瘤缓解、稳定或进展。按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标准和TTFields相关皮肤不良事件(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治疗依从性通过Novo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TTFields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使用TTFields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9.2h(范围为2.4~22.6 h),中位治疗依从性为80%(范围为10.0%~94.0%)。为期42 d的TTFields同步放化疗后,12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为疾病稳定。2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中,23例(88%)评价为疾病缓解。7、10、13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0%、64.0%、49.5%。TTFields相关dAE主要是1级(45%)和2级(8%),无3-4级;典型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水泡、皮损或溃疡、脓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范围为1.6~21.3个月),随访截至2023年7月,38例患者中26例稳定,12例进展(其中8例死亡)。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TTFields同步放化疗是有效的且安全可靠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评估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早期语音加工能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评估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者对元音、辅音和声调的早期听觉加工能力。方法:2021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招募19例语前聋CI儿童(男12例、女7例,年龄3~8岁,平均6.0岁)和19例听力正常(normal hearing,NH)儿童(男12例、女7例,年龄4~9岁,平均6.8岁)。使用单音节/ta1/作为标准刺激,/tu1/,/te1/,/da1/,/ra1/,/ta4/和/ta2/作为偏差刺激,构建多偏差oddball范式。记录并分析两组儿童由元音、辅音和声调变化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H儿童对元音、辅音和声调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 P<0.05),而CI儿童对元音和辅音变化仅表现出正向失匹配反应(positive mismatch response,pMMR)( P<0.05)和P3a反应( P<0.05),且未对声调变化表现出任何事件相关电位( P>0.05)。与NH儿童相比,CI儿童的pMMR和P3a潜伏期更长( P<0.01),两组间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时频分析显示,CI儿童的θ频段神经振荡同步性较NH儿童低(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I儿童的CI使用时间与听觉能力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 P=0.004)、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 P=0.044)和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 P=0.001)得分呈正相关。 结论:语前聋CI儿童对元音和辅音具备一定的早期听觉加工能力,但与同龄NH儿童相比,语前聋CI儿童对语音尤其是声调的加工能力仍不成熟。事件相关电位可作为反映CI儿童听觉言语功能成熟度的客观电生理指标。坚持长期佩戴CI有助于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能力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