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龈乳头牙周翻瓣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牙周手术中龈乳头的保存既有利于维持术后美观和良好的口腔卫生,又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牙周再生效果。为保存龈乳头,各种以保留龈乳头为目的的牙周翻瓣术式被提出,构成了牙周翻瓣清创和牙周再生手术的临床操作基础。全面了解各种术式的设计目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有助于医师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提升临床综合诊疗水平,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阐述了龈乳头保存技术、改良龈乳头保存技术、简化龈乳头保存瓣等多种外科瓣的设计背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医师牙周手术决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在种植体周附着龈增宽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在种植体附着龈增宽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例种植体周附着龈不足或缺失的患者,采用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增宽种植体周的附着龈.术后观察游离龈瓣的存活状态,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时附着龈的宽度,计算术后1年附着龈的收缩率.结果 20例患者的游离龈瓣均存活,术后1年附着龈宽度为(3.05±0.44)mm,与术前相比增加了(2.56±0.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减小了(2.13±0.28)mm,附着龈收缩率为41.22%±5.04%.结论 显微牙周外科技术应用于附着龈增宽术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能较好地提高种植体周附着龈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3D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有效控制根尖手术中风险,实现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10例需要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使用3D导板辅助下手术,评估术中去骨的微创度和术后患者疼痛度.[结果]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术中去骨量最大直径介于3~4 mm之间,平均值3.27,标准差0.35 mm;骨开窗的中心与牙根长轴的中心误差均小于0.50 mm,平均值0.24 mm,标准差0.15 mm;术后患者的出血、肿胀反应明显减轻,根据VAS疼痛量表一般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结论]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可以做到治疗微创、精准、快速,降低术中、术后出血、肿胀等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前牙显微根尖切除术临床观察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管治疗是治疗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 根管治疗技术已在各级口腔医疗机构中的广泛开展,但根管治疗的规范性却并未广泛开展起来,根管治疗不规范、不完善导致的失败病例[2],如超充、、欠充、根充不致密、根管异物等,而且在失败的根管治疗基础上修复了全冠,桩核冠等修复体,给重新根管再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根管外科手术——根尖切除术成为了解决这种困难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内陷的解剖形态和治疗方案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内陷是一种先天性牙齿发育畸形,解剖形态差异较大,临床上可将其分为: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和牙中牙.大多数学者认为牙内陷是在牙齿发育期间,牙乳头的卷折所致.因其复杂的解剖形态常常引起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增大治疗难度.因此,本文就Oehlers牙冠牙内陷Ⅲ型及畸形根面沟的分类、发病率、组织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文献回顾结果表明CBCT的运用有助于牙内陷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使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牙髓显微外科手术、牙髓血运重建、意向性再植术等治疗技术保存患牙,提高患牙的治愈率和保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争鸣与共识--保存齿科治疗论坛(第二季)" 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圆满结束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9 年 11 月 22 日至 24 日,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主题为"争鸣与共识--保存齿科治疗论坛". 会议邀请了国内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放射学等领域多位知名专家莅临授课.本次论坛以"牙髓再生"、"跨学科"为核心,具体讲授了包括"二维及三维影像对牙体牙髓牙周联合病变诊断策略的意义及案例分析"、"牙体牙髓牙周联合治疗方法抉择"、"口腔局麻风险控制和操作技巧"、"牙髓再生治疗的临床考量"、"直接盖髓的理论与实践"、"牙髓血运重建的实践与期望" 等课程. 专家们生动的病例、详细的讲解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除了理论课程之外,我院牙体牙髓专家团队就"橡皮障的使用"、"牙体治疗中显微镜的使用"、"直接盖髓术"、"牙髓血运重建术"等操作技术,对学员们进行了整套实践训练.多位医师现场示教,手把手教学,通过在模型上实际操作,确保每位学员能够直观、详尽地了解到各类牙体牙髓治疗术的规范操作和新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GB R应用的临床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GBR)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于我院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病例32例,所有病例颊侧骨缺损区覆盖可吸收生物膜,未放置植骨材料,定期随访,通过患者主观症状、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等资料,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2例病例术后1年随访,有效率达90.6%(29例),失败3例,分别因外伤、根纵折及牙周炎导致拔牙.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应用GBR时不放置植骨材料仍可取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累及种植体的根尖周病变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再治疗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根管治疗和再治疗是目前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根管的感染位置不同,仍有部分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无法治愈.随着显微、超声技术的推广及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发展,使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根尖周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采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再治疗1例累及种植体的根尖周病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声、声波、激光辅助根管冲洗技术在体外根管感染模型中消毒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体外根管感染模型评估超声、声波、激光辅助根管冲洗技术的根管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4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48颗单直根管前牙并进行灭菌处理,随机抽取3颗离体牙对根管灭菌处理进行确认;而后接种粪肠球菌并培养4周以构建体外根管感染模型,并随机抽取5颗离体牙进行确认.将余下的40颗离体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颗.根据根管冲洗方法分别记为:超声+冲洗剂组、EDDY声波+冲洗剂组、激光+冲洗剂组、侧方冲洗针头+冲洗剂组及侧方冲洗针头+生理盐水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玷污层清除效果和杀菌效果.结果 玷污层清除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EDDY声波+冲洗剂组>激光+冲洗剂组>超声+冲洗剂组>侧方冲洗针头+冲洗剂组>侧方冲洗针头+生理盐水组;杀菌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激光+冲洗剂组>EDDY声波+冲洗剂组>超声+冲洗剂组>侧方冲洗针头+冲洗剂组>侧方冲洗针头+生理盐水组.其中超声+冲洗剂组与侧方冲洗针头+冲洗剂组清除效果评分和杀菌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激光和EDDY声波辅助根管冲洗技术具有较好的根管消毒效果,其中激光的根管杀菌效果较明显,EDDY声波的玷污层清除效果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上颌窦对上颌后牙显微根尖手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显微根尖手术是临床上保存牙髓根尖周病患牙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治疗其疑难病例的必备技术.但由于位置靠后操作空间狭小、根尖与上颌窦毗邻,导致在上颌后牙区进行根尖外科手术仍存在一定挑战.本文就上颌窦与上颌后牙解剖关系、对显微根尖手术影响以及辅助技术如:3D打印手术导板、超声骨刀等在上颌后牙区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上颌后牙根尖与上颌窦空间关系通常分3类:根尖突进上颌窦底;根尖与上颌窦底相接触;根尖和上颌窦底之间有间隙或空间.术前CBCT检查后结合患牙根尖周和上颌窦状态以及根尖病损到上颌窦距离评估手术难度,术中应用导板、内窥镜、超声骨刀等以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和精准微创,但后者在临床上的普及仍需进一步推广.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上颌后牙区现代显微根尖手术长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