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TA在口腔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口腔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因其作用温和,能够稳定螯合无机物、去除玷污层,传统中常用于根管治疗中钙化物的去除、牙周翻瓣术后的根面处理等.随着近年来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EDTA因其螯合作用可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起到疗效"增强剂"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EDTA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在口腔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中的根管消毒、牙髓再生治疗中的根管冲洗、牙周再生治疗中的根面处理、修复中的黏接面处理、外科中的抗菌作用及骨再生等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使用中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耐药表型特点及相关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分离的3 201株肺炎克雷伯菌并根据已有药敏结果筛选116株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纳入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梅里埃VITEK-compact 2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K-B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复核。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联合乙二胺四乙酸协同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检测XDRKP碳青霉烯酶表型,并与碳青霉烯酶基因扩增结果比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P、blaOXA);氨基糖苷耐药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C、rmtD、rmtG、rmtH、armA、npmA、rmtB、rmtE、rmtF),氨基聚糖苷修饰酶基因变体[aac(6′)-Ib-cr];喹诺酮耐药基因:DNA解旋酶保护蛋白qnr家族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外排泵蛋白基因(oqxAB、qepA),氨基聚糖苷修饰酶基因变体[aac(6′)-Ib-cr];替加环素耐药Tet蛋白基因[外排泵蛋白基因:tet(A)和tet(L)],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替加环素修饰酶基因[tet(X)]。对照分析各XDRKP耐药表型与相应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到XDRKP 116株。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100%(116/116),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99.14%(115/116),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95.69%(111/116)、94.83%(110/116)、88.79%(103/116),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44/116)与替加环素耐药(3/116)检出率较低。mCIM联合eCIM试验结果与碳青霉烯酶基因扩增结果一致率95.65%(110/115)。各耐药基因阳性率:blaKPC 90.52%(105/116),blaNDM 10.34%(12/116),rmtB 81.90%(95/116),armA 2.59%(3/116),oxqAB 65.52%(76/116),qnrB 6.03%(7/116)、qnrS 12.93%(15/116)、aac(6′)-Ib-cr 7.76%(9/116),tet(A)21.55%(25/116)。其余各耐药基因未检出。匹配分析发现,共有65株XDRKP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不匹配,即抗菌药物耐药表型不能用携带相应耐药基因来解释。结论:XDRKP中各类耐药基因的广泛分布和某些基因[如aac(6′)-Ib-cr、oqxAB]的多重耐药作用是广泛耐药产生的潜在原因。不同菌株针对同一类抗菌药物可能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此外,部分菌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不匹配,提示耐药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存在其他耐药机制也与XDR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循环肿瘤细胞在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CTCs检测在NB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病例组,收集患儿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转移、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以及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 mandelic acid,VMA)水平、CTCs检测结果等。选取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6 mL,采用CytoSorter ? CTCs检测系统,通过细胞表面波形蛋白(cell surface vimentin,CSV)抗体纳米微流控芯片免疫捕获CTCs,采用anti-CSV Ab和anti-GD2 Ab鉴定肿瘤细胞。使用SPSS 26.0和Graphpad Prism 9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 结果:CTCs阳性率病例组为67.8%(59/87),对照组为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TCs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级协作组(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Risk Group,INRG)分期及危险度分层、骨髓转移、骨转移、生存状态、VMA水平相关( P<0.05);与性别、肿瘤类型、Shimada分型、淋巴结转移、Mycn扩增与否无关( P>0.05)。CTCs的检出数量在年龄≥18个月、Shimada分型为预后不良型,肿瘤长泾大于5 cm、伴有骨/骨髓转移、更高INRG分期及危险度分层的患儿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TCs检出数量与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存活患儿CTCs检出数量明显低于死亡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2)。本组87例NB患儿最长随访时间2.5年,总体生存率为53.9%(62/87),CTCs阳性患儿生存率明显低于CTCs阴性患儿(46.8%比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相比24 h尿VMA,CTCs检出率对于NB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P=0.009)。 结论:CTCs在NB患儿中有较高检出率,其阳性率与临床不良预后结局相关。CTCs可以作为判断NB预后的一个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光动力疗法联合EDTA进行根管侧支消毒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根管侧支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64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制备人工根管侧支,建立粪肠球菌根管侧支感染模型。将感染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T组、PDT联合EDTA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6个。PDT组于根管中注入40 μg/ml血卟啉单甲醚,避光孵育5 min后将激光器的光纤插入根管内上下提拉照射90 s(激光功率为45 mW);PDT联合EDTA组根管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17%的EDTA溶液冲洗1 min,无菌纸尖吸出EDTA后进行PDT处理,操作同PDT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根管分别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5.25%的NaClO溶液和质量浓度为9 g/L的NaCl溶液冲洗1 min。各组处理前、后分别用K锉于根管侧支内取样,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处理后将各组牙根置于无菌脑心浸液肉汤(BHI)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 h,再用K锉取样,统计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个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各组根管侧支内壁的形貌。结果:PDT联合EDTA组的杀菌率达99.5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98%)、阳性对照组(85.87%)和PDT组(8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回复实验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数为5个,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5个)、阳性对照组(12个)和PDT组(11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未见明显粪肠球菌在根管侧支内壁附着。 结论:PDT联合EDTA对根管侧支内感染的粪肠球菌杀灭效果良好,有望为临床根管治疗中有效杀灭根管侧支内的粪肠球菌提供一种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戊酰基肉碱代谢异常新生儿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异戊酰基肉碱(C5)代谢异常的遗传学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串联质谱法筛查为C5增高的3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筛查与临床随访资料。采集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液相捕获技术靶向捕获 ACADSB、 IVD、 ACADM等79个遗传代谢病相关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基因的变异信息,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依据基因检测情况,将C5增高新生儿分为未检出变异组(11例)、 ACADSB变异组(16例)、 IVD变异组(7例),采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34例新生儿中16例检出 ACADSB变异,涉及6种变异型,其中c.461G>A(p.G154E)、c.746delC(p.P249Lfs*15)为新发现的变异型;7例检出 IVD变异,涉及11种变异型,其中c.118A>G(p.N40D)、c.296-10C>G、c.302A>G(p.Y101C)、c.537G>A(p.M179I)、c.667C>T(p.R223W)、c.983A>G(p.K328R)、c.1147+5G>A为新发现的变异型。3个组别新生儿的C5初筛浓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该地区新生儿筛查出现C5增高的主要遗传学原因为 ACADSB与 IVD基因变异。对于新发现的基因变异型,建议联合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功能预测,且后续的临床随访与评估仍然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PGR基因新突变的儿童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男,5岁,因"幼儿园体检发现双眼视力差"至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有夜盲史;其父母非近亲联姻,否认低视力家族史。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15,左眼0.2(双眼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角膜清,前房清,瞳孔圆,对光反射+。眼底检查示:视乳头界清、色淡红,视网膜血管变细,黄斑区外视网膜可见椒盐样色素紊乱,散在少量骨细胞样色素改变(图1A-B)。眼球位置及运动检查示:双眼眼球活动正常,无眼球震颤。双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中心凹外椭圆体带结构消失(图1C-D)。临床诊断: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儿父亲双眼屈光度为-4.50 D,眼底检查见豹纹状眼底改变;患儿母亲、长兄眼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在征得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知情同意,并通过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的伦理审查(2023-KY-K03)后,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真空采血管抽取先证者外周静脉血5 mL进行基因外显子区域及线粒体DNA全长序列测序,抽取先证者父母和长兄外周静脉血各2 mL进行Sanger一代测序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评估变异的致病性和临床意义。检测显示先证者为 RPGR基因变异,染色体为chrX:38156585,变异位点为c.1366C>T(p.Gln456*),位于11号外显子,为无义变异。该变异在基因组聚合数据库东亚人群、千人基因组数据库中国人群中均未检测到;在ClinVar数据库收录为致病变异,星级2星。经分析发现该变异为受检者的新发变异,利用Sanger测序进一步验证先证者家系其他成员,结果提示:先证者父母和长兄不携带该变异(图2)。依据ACMG指南,RPGR:NM_000328.3:c.1366C>T(p.Gln456*)被评级为"致病",结合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可认定该变异是先证者的疾病原因。患者基因诊断:X-连锁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XLR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沂地区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产酶型别与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临沂地区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获得的179株CRE,用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eCIM试验)与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系统GeneXpert 2种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用K-B法检测CAZ/AVI的药物敏感性。结果:179株CRE中,mCIM阳性174株(97.2%),eCIM阳性147株(84.5%);产丝氨酸酶27株(15.5%),金属β-内酰胺酶147株(84.5%)。GeneXpert检测结果与mCIM、eCIM表型检测结果一致。174株mCIM阳性菌株对CAZ/AVI的敏感率为33.3%(58/174),其中27株产丝氨酸酶菌株的敏感率为96.3%(26/27),147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的敏感率为100%。结论:临沂地区CRE的碳青霉烯酶型以金属β-内酰胺酶为主。产丝氨酸酶CRE对CAZ/AVI有较高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黄芩消除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质粒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ase-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抑菌及质粒消除作用.方法 用肉汤稀释法测得黄芩、亚胺培南对CRKP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质粒消除试验测定黄芩对CRKP的质粒消除率;用质谱检测系统对质粒消除菌株的菌种进行鉴定,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discagar diffusion method,K-B法)确认消除子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用碳青霉烯灭活试验/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eCIM)确认消除子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用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消除子是否携带blaKPC基因.结果 黄芩对CRKP的MIC值为6.25mg/mL,在24、48、72h的质粒消除率分别为0%、0.3%、1%;消除子经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mCIM/eCIM实验阴性,PCR未检测到blaKPC基因.结论 黄芩对CRKP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及质粒消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绵羊腰椎CT纹理参数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体外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建立绵羊体外腰椎骨质疏松模型,寻找具有鉴别意义的纹理参数并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骨灰分密度及骨灰度建立回归公式联系.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0.4916 mmol/L)浸泡法,对120例绵羊腰椎L1~L3三联椎体进行浸泡脱钙,去除肌肉及附件骨,随机分成4组(A、B、C、D组),每组30例,室温下浸入10%甲醛溶液中24 h防腐.A、B、C、D组分别浸入制备好的EDTA-Na2溶液中脱钙0、4、9、15 d制备体外骨质疏松模型.对上述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和DXA骨密度测量,并测量每个椎体的体积和椎体干重,之后于马弗炉中1100℃恒温煅烧6 h,测量骨灰分重量,计算骨灰分密度和骨灰度.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对上述CT图像椎体骨松质进行纹理分析,分别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及三者的联合方法(FPM)进行纹理特征筛选,采用原始数据分析(RDA)、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对4组骨密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上述方法筛选的纹理参数分别与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行相关分析,寻找与其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以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为自变量,以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CT图像显示骨皮质逐渐变薄,骨松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稀疏.FPM结合NDA的鉴别能力最强,错判率仅为2.5%.其中灰度共生矩阵中的对比度(Contrast)与骨灰度呈强负相关(r=-0.938).灰度共生矩阵中的熵(Entropy)与骨灰分密度(r=-0.927)和骨密度(r=-0.896)呈强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表示为:骨灰度=0.692-0.002×Contrast,骨灰分密度=0.802-0.121×Entropy,骨密度=1.301-0.200×Entropy.结论 绵羊腰椎CT薄层图像的部分纹理参数与骨密度相关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建立回归公式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24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编辑人员丨2024/8/1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牛血清白蛋白(BSA)心脏监护病房(CCU)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变异系数(CV)二甲基亚砜(DMSO)心电图(ECG)乙二胺四乙酸(EDT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