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晕船自我效能感信念对长远航晕船发生及等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长远航个体晕船认知信念对晕船发生及等级的影响。方法:采用晕船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感量表、晕动病Graybiel等级记分法对2014年9月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长远航(4个月)任务的201名船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晕船自我效能感是长远航任务人员晕船发生的原因之一( 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Graybiel各等级人员组间晕船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晕船自我效能感越高,晕船反应等级越低。而自我控制感这一因素对晕船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积极提升晕船自我效能感信念,可为长远航个体晕船提供一种心理学防治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禁饮模式将患者分为缩短禁饮时间组(S组,46例)和常规禁食禁饮组(C组,34例)。S组术前晚8:00~10:00进饮12.5%碳水化合物饮品800 ml,术日晨6:00前进饮碳水化合物饮品≤400 ml;C组术前晚10:00后禁食禁饮。收集患者一般资料、PONV史、晕车晕船史、吸烟史等20余项可能对PONV造成干扰的因素,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并利用新样本作PONV分析,对比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前,S组气腹压力低于C组( P<0.05),病房止吐药、镇痛药的使用比例高于C组( 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24例S组患者与24例C组患者配对成功,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匹配前S组PONV发生率为32.6%,C组PONV发生率为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匹配后S组PONV发生率为37.5%,C组PONV发生率为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倡导的术前晚8:00~10:00进饮800 ml碳水化合物饮品、术日晨6:00前进饮碳水化合物饮品≤400 ml的缩短禁饮时间方案,较常规禁食禁饮方案未能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罗马IV标准调查长远航官兵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长远航官兵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年执行长远航任务的某医院船307名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罗马IV成人FGIDs诊断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合格率为97.7%。长远航官兵FGIDs总发生率为11.0%(33例),其中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发生率最高,为3.33%,其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00%)、功能性便秘(1.67%)、功能性腹泻(1.33%)、恶心和呕吐症(1.33%)等。经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量指数、工作类型、出海次数、居住甲板位置、晕船及进食方便面与FGID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FGIDs发生的保护因素,而体质量指数的降低和频繁进食榨菜是FGIDs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长远航官兵FGIDs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与性别、体质量指数和进食榨菜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执行任务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长航期间各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任务期间官兵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有所上升,与长航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新发上呼吸道感染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感冒(52.31%)、扁桃体炎(13.85%)、咽喉炎(13.08%)、鼻炎(9.23%)。长航期间舰上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和症状持续时间与长航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失眠、疲劳、晕船等因素与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病情加重相关( P<0.05)。长远航中期和后期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早期,尤以中期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官兵对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非长航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长航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官兵免疫功能,从而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增加、临床症状加重和病程延长,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引起非战斗减员,因此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的伤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的伤病特点,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为提高极地科考医疗保障水平提供策略。方法:收集238名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在航程中的伤病情况,统计发生伤病就诊人数和构成比、各种伤病例数和构成比、各系统伤病例数及构成比,分析常见伤病可能的诱发因素。结果:在198 d航程中,238名乘船队员中发生伤病就诊的有138人,占比58.0%;诊治伤病276人次(不含复诊),前10种伤病依次为:软组织损伤、咽炎、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失眠、眼疲劳、晕船、高血压、皮肤损伤、胃炎;根据发病系统和专科不同,前10类伤病依次为:耳鼻喉疾病、创伤与骨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科疾病、眼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神经心理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结论:为减少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伤病发生,应采取安全和健康宣教、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合理安排值班、适时调节空气温湿度、加强后勤补给、调整饮食结构、丰富业余生活、纠正不良行为、改善居住环境、随船医生技能培训等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航海特殊生理刺激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航海特殊生理刺激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Greybiel运动症状量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特殊生理刺激反应调查表,对海军某部舰艇官兵整群抽取563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537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被调查的海军官兵对特殊生理刺激的反应程度不同,晕船病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04~33.309,均P=0.000);相关分析表明,特殊生理刺激反应与海军官兵晕船病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7~0.33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闻柴油机油味难受、身体自由下落难受、在密闭环境中难受、身体旋转难受是晕船病总分的危险因素,对海军官兵晕船病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能够预测晕船病总分17.7%的变异量.结论 航海特殊生理刺激是海军官兵晕船病易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方向潜艇部队官兵海上执行任务期间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某方向潜艇部队官兵在执行任务期间对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为海军卫生机构制定计划、配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潜艇部队官兵500例,使用自设问卷调查海上执行任务期间发生的疾病、身体损伤以及疾病解决和再就诊等情况.采用EpiData双人录入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回收问卷462份,问卷回收率92.4%.潜艇官兵在执行任务期间皮肤类疾病发病率最高,包括湿疹(48.9%)、毛囊炎(32.9%)、足廯(31%);身体损伤发生率最高为晕船(49.4%),舱室内有害气体中毒发生率为28.1%,噪音性耳聋与辐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1.9%和19.9%,发生率最低为中暑(3.0%);官兵认为出海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疾病不能解决者占26.4%,执行任务期间患病官兵治疗后因疾病(不含慢性病)出现恶化、未见好转而导致疾病再就诊情况的发生比例为47.6%. 结论 潜艇官兵在执行任务期间发病率高、身体损伤大,潜艇卫生机构不能满足官兵需要.建议将潜艇卫生机构纳入后方医院建设,以提高其医疗水平;研发防辐射保护装备;加强潜艇官兵身心健康教育,做好官兵执行任务中的训练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面舰艇官兵海上执行任务期间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执行任务期间舰艇部队官兵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救治情况,为相关卫生机构制定计划、配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组织舰艇部队官兵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官兵基本信息、执行任务期间疾病发生情况、身体损伤情况及卫生救治情况.收集的数据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55份,有效回收率为88.82%.舰艇官兵在执行任务期间疾病发生率高且疾病类型多样,疾病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急性肠胃炎(49.1%,371/755),其次是中暑(36.4%,275/755).身体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晕船(65.0%,491/755),其次是噪声性耳聋(20.0%,151/755)及舱室有害气体中毒(19.3%,146/755).有242人次(32.1%)认为在出海过程中患病后不能得到解决.结论 执行任务期间舰艇部队官兵疾病发病率高,身体损伤大,舰艇卫生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官兵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发作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发作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儿科诊治的46例直立不耐受的患儿,探究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发作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46例直立不耐受患儿发生晕厥发作的共18例,占39.13%,晕厥组患儿的体重指数为(16.49±2.96) kg/m2,明显低于非晕厥组,且晕厥组伴随冷汗、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症状明显多于非晕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体重指数、持久站立、晕车晕船史是导致直立不耐受患儿出现晕厥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发作率较高,且与体重指数、持久站立、晕车晕船史密切相关,临床医师要有根据性的给予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晕动病的中医病证考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古代中医文献中晕动病以“注车”“注船”等病名出现,并被历代医家归人“霍乱”“反胃”“眩晕”等范畴.病因病机以个人体质为内在基础,乘舟车摇撼动风、扰动胃气为诱发因素,部分医家还认识到本病与心理相关.历代医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辨治方案,此外还出现有基于心理因素的祝由法,为晕动症的现代治疗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