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绒毛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存活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促排卵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率逐年升高.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胎死亡后,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是影响新生儿及婴幼儿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研究存活胎神经系统受损的机制及有效地监测存活胎可能发生的脑损伤,对预防严重脑损伤并发症至关重要,也是妊娠期管理和分娩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通过识别sIUFD存活胎神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适的监测手段和宫内治疗,制定相应的分娩方案,以减少存活胎不良神经结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DM患者血清CTRP3、FGF19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成纤维细胞因子19(FGF-19)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GDM患者104例(GDM组),按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n=38)与结局良好组(n=76);另选取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均完成孕晚期血清CTRP3、FGF19水平检测,分析血清CTRP3、FGF19与GDM不良妊娠结局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二项指标不良妊娠结局价值.结果:GDM组血清CTRP3(0.54±0.16 μg/L)、FGF19(55.48±15.61 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0.66±0.19 μg/L、64.89±17.23 pg/ml),妊娠结局不良组 CTRP3、FGF19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TRP3、FGF19水平降低是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FGF19水平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24,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789.结论:GDM患者血清CTRP3、FGF19水平降低,且是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二项指标均对不良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且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围产期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围产期女性不同时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于自贡市和南充市4所医疗机构建卡产检或住院的孕产妇.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抑郁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产期5个时期[妊娠早期(<14周)、妊娠中期(14~27+6周)、妊娠晚期(≥28周)、产后1周和产后6周]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696例孕产妇,围产期5个时期抑郁症状检出率波动在26.39%~35.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围产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妊娠早期为非计划妊娠、有家族精神病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低落或紧张;妊娠中期为有家族精神病史、现居农村、妊娠前1年持续2周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低落或紧张;妊娠晚期为有家族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或紧张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紧张;产后1周为有家族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紧张;产后6周为初产妇、现居农村、有家族精神病史和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紧张.结论:南充及自贡地区围产期抑郁症状检出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围产保健者从妊娠早期启动抑郁筛查,重点关注不同时期存在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必要时重复筛查,对围产期抑郁症(perinatal depression,PND)隐患人群给予及时的心理访谈和专科治疗,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价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上海市某三甲妇产科医院预约初诊建卡的低危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85例和对照组499例.对照组接受以产科医生为主导的常规孕产保健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包括孕期8次助产士门诊访视、微信群组干预及电话访视、产时陪伴分娩及产后访视.结果 干预组助产士门诊访视中位数为7次,分娩计划制定率和执行率分别为76.70%和84.68%.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7.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5%(P<0.05).干预组硬膜外镇痛率、人工破膜率、会阴切开率、新生儿转入NICU率、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孕期保健服务体验、分娩体验、产后保健服务体验、孕晚期生殖健康素养、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及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临床实施有利于促进正常妊娠分娩,提升孕产保健服务体验,实现孕产妇和助产士之间的双重赋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收的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妊娠期贫血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妊娠期贫血孕妇)和对照组(妊娠期血红蛋白正常孕妇),比较两组孕妇孕晚期血清红细胞(RBC)水平、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水平,再根据孕妇妊娠结局情况将研究组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妊娠孕妇)与不良妊娠组(不良妊娠孕妇),比较两亚组孕妇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中,共确诊妊娠期贫血孕妇107例,高原地区孕妇妊娠期贫血发病率为27.43%.研究组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中,65例孕妇正常妊娠,42例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高于不良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孕晚期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5),其cut-off值分别为312.88×1012/L、80.53 g/L.结论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RBC、Hb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应加强孕晚期孕妇血清RBC、Hb水平的监测,及时补充,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314例孕28~30周妇女中,发生急性胰腺炎51例(病例组),未发生急性胰腺炎263例(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高脂血症比例、胆道系统疾病比例和TG、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高脂血症、有胆道系统疾病、高水平TG、高水平ALT是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脂血症、胆道系统疾病、TG、ALT是妊娠晚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管理及近期结局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母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管理及近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5日至5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58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的母婴资料,总结新生儿出生后防控隔离措施、临床特征及近期临床结局。根据母亲有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分为母亲有症状组和母亲无症状组,采用秩和检验或χ 2检验比较2组间的临床结局。 结果:158例新生儿在产时复苏、转运过程及新生儿隔离病房内均全程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要求。其中男75例(47.5%),出生胎龄(38 +3±1 +3)周,出生体重(3 201±463)g,10例(6.3%)早产,最小出生胎龄为30 +1周。6例(3.8%)出现呼吸困难,其中4例为早产儿,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58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7 d每日进行鼻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56例(双胎妊娠2例)母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至分娩的时间为7(3,12)d,其中有症状组88例(56.4%),均无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母亲有症状组新生儿的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亲无症状组[23.0(18.7,28.0)×10 9比19.6(15.4,36.6)×10 9/L, Z=2.44, P<0.05]。 结论:母亲妊娠晚期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生儿近期结局良好,病毒未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在出生时及出生后给予全程严格的防疫隔离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白血病2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索妊娠期白血病最佳临床管理办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79 890例孕产妇中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共22例(0.028%),包括妊娠前诊断的白血病5例[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妊娠后首次诊断的白血病17例[9例AM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根据入院孕周及白血病确诊孕周,将2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初诊孕周<14周,5例)、中期组(初诊孕周≥14周且<28周,11例)、晚期组(初诊孕周≥28周,6例,其中2例为既往诊断白血病)。最终妊娠结局包括流产、引产、早产、足月产及母婴死亡。分析白血病的临床处理、产科处理对最终母婴结局的影响,随访了解孕妇原发病进展和生育情况及白血病、孕期治疗对婴儿远期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22例妊娠期白血病患者中,14例(63.6%)(包括早期组全部5例和中期组中9例)选择放弃妊娠,其中4例妊娠早期流产,10例妊娠中期引产;14例中有12例接受先期化疗诱导白血病病情缓解后流产或引产。其余8例患者(包括中期组中2例、晚期组全部6例)继续妊娠并分娩活婴,其中3例接受分娩前化疗。结论:妊娠期白血病是产科高危病例,但在良好的管理及治疗下患者仍有望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在遵循白血病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孕周、患者意愿制订个体化的临床管理方案,选择准确的化疗时机有利于母婴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5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并确诊为HDP的孕妇共1 96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HDP的具体诊断分为妊娠期高血压506例(25.7%),子痫前期589例(29.9%),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332例(16.9%),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540例(27.5%),回顾性分析4种类型HDP孕妇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心脏结构指标包括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右心房面积(RAA)、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收缩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侧壁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Sm),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E/左心室侧壁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采用多因素广义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因素。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不同类型HDP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血压、合并糖尿病占比、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与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比,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孕妇的LAD、LAA、RAA和LVEDD更大( P均<0.001),IVST和LVPWT更厚( P均<0.001),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侧壁Em、E/Em)和收缩功能指标Sm下降( P均<0.001),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对较好。与子痫前期孕妇相比,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的RAA更小( P<0.001),E/A更低( P<0.001),其余指标在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发生与较大的LAD、LAA、LVEDD相关,与较小的Em相关( P均<0.05)。 结论:不同类型HDP孕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不同,其中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孕妇的心脏更大、心室壁更厚,舒张和收缩功能更差,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对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过去的30年,高分辨力经阴道和经腹超声探头的发展、高敏感血流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改进,以及早孕期超声检测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预测染色体异常的普及,使得早孕期超声检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多年的早孕期超声应用研究证实其在妊娠风险评估和早期检测重大畸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2]。30多年前Gembruch等 [3]首次报道了应用经阴道二维灰阶与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此后文献证实了有明显结构改变的CHD可以在早孕期(11~13 +6周)的超声检查中被筛查出来,甚至获得正确诊断 [4,5,6]。一项对63个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即使是在低危人群,早孕期超声检出心脏结构畸形的敏感性也可达0.558,早孕期获得诊断的CHD占所有孕期可检出CHD的63.67%。而在高危人群中CHD的检出敏感性更高,达0.6774,早孕期获得诊断的CHD占所有孕期可检出CHD的79.86% [7]。早期发现的严重结构改变的心脏异常多数预后不良,及时诊断对妊娠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在中晚期的检查有所不同,检出率因CHD的类型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检出率不但取决于检查人员学术水平和意识,还受超声设备预设、仪器调节、所采用的扫查切面和操作技巧等影响 [5],CHD筛查和诊断的效果更具经验依赖性。笔者将简述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安全性、检查途径和仪器调节,心脏扫查切面和步骤,早孕期可发现、难以发现和无法诊断的CHD的种类,早孕期CHD诊断线索、陷阱和对策,以及早孕期发现CHD的随访管理等,以便为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推广和临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