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 助力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互联网医院是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增加和远程医疗体系的开发与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迅速崛起,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一系列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将会围绕互联网医院的整体建设展开,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等互联网新业态将迎来快速发展,从而大力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使医院服务更智慧,患者就医更便捷。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抗击疫情和服务群众健康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离院患者药学服务平台的创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者介绍了某院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微信公众号无缝对接,构建离院患者的用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药师"平台),向离院患者自动定时推送个性化的用药提醒;同时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用药咨询等服务窗口,拓宽药学服务范围。建立了涵盖用药提醒、用药打卡记录、语音播报、用药咨询、处方查询、药品说明书查询6项功能的"智慧药师"平台,实现了离院配药患者居家用药有提醒,并提供了触手可及的"药师-患者互动"服务窗口,保障了离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医院相关技术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者论述了智慧医院的含义及互联网、云计算、超级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对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性,概括了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状况,指出其中存在的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信息系统孤岛效应明显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智慧医疗发展较慢等问题。结合北京天坛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实践,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支撑智慧医疗,超级计算机将成为高水平智慧医院的标配,医院基础设施影响智慧医院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杭州市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患者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患者体验视角,分析杭州市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使用及满意度情况。方法:于2020年8—9月,抽取杭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智慧医疗服务的使用和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量表基于SERVQUAL理论,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16个条目。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94±0.56)分,对有形性(4.25±0.64)、保证性(4.07±0.71)和反应性(4.02±0.73)的满意度较高,移情性(3.84±0.77)和可靠性(3.52±0.70)条目得分低于平均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和UTAUT评分对满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P<0.05)。 结论:杭州市智慧医疗服务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升级智慧医疗系统,完善医院互联网平台,加强数字赋能智慧医疗服务,推进卫生健康全面数字化转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大型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医疗需求的增加,家庭病房作为一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一种对医疗资源紧缺的重要补充手段.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智慧家庭病房,探索实践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新模式.本文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智慧家庭病房的医养结合实践为对象,探索分析公立医院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汇聚多方智慧,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助力心脏学科快速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日益成为学科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胸痛中心建设和心脏内科相关共病,比如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筛查、冠心病和糖尿病共病综合管理以及心脏瓣膜病的介入诊疗过程等均体现了多学科专家团队集体贡献智慧的强大优势,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不断优化MDT模式,促进心脏学科的快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互联数智多维服务体系的多院区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院区同质化办医模式是发挥公立医院优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方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深度利用数智创新,打造集互联网医院及5G智慧应用等于一体的新型互联数智多维服务体系,驱动多院区服务、医疗、管理效率的全方位提升,破解一院多区建设中各院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同、临床学科分布不均、信息联通不足的限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可为其他大型公立医院多院区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互联网+医联体平台的社区心房颤动智慧化管理新模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进一步探索基于区域医联体心房颤动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地管理社区心房颤动患者,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其医联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基于全科与专科结合,开设心房颤动专病门诊,并借用互联网及医联体平台,探索社区心房颤动智慧化管理模式。文章重点介绍了团队内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药师团队、社区全科医生共同建立同质化的诊疗平台,上下联动,共同临床决策,结合智能化管理软件,开展特色心房颤动管理措施以及初步成效,为心房颤动全程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以“中医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ealth management”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期刊、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平台检索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相关文献,通过筛选与数据处理,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关系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突现分析、时间线聚类图谱及关键词聚类视图,分析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结果:最终共纳入1 294篇文献,自2013年起,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发文量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19年达到峰值。该领域核心作者为李灿东(44篇)等,研究机构和作者群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和中医医院,关键词以“治未病”“中医体质辨识”“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为主,研究热点较为突出;其中“体质”突现持续周期最长(2008—2014年),“应用”突现强度最高(10.22),“大数据”等突现词近些年激增明显。关键词聚类主要可分为3类:(1)中医健康管理在社会热点需求方面的应用;(2)中医健康管理基础理论研究;(3)现代技术赋能中医健康管理。该领域代表性关键词在2016—2022年为“医养结合”“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智慧中医”等。结论:我国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研究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主力集中,发展不均衡;研究热点以中医理论、慢性病防治、医养结合和社区应用为主;应用新兴技术的智慧化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转诊在体检重大异常结果受检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智慧转诊在体检重大异常结果(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检查结果)受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体检检出重大异常结果者1 104例作为普通转诊组,2023年1—12月检出重大异常结果者1 120例作为智慧转诊组。普通转诊组采用以健康医学中心总检医师为主的常规健康宣教,嘱其门诊就诊的普通流程模式。智慧转诊组在普通转诊的基础上采用以由护理人员、专科医师组成的转诊团队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受检者的病历、检查结果、影像资料等医疗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和共享,提供快速就诊绿色通道,协助受检者立即就诊的智慧转诊模式。比较两组重大异常结果受检者在得到异常结果通知后的就诊率、住院率、平均就诊时间、总体满意度。根据阳性结果分为超声检查类、放射影像类、临床检验类、血压类4个亚组,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人群得到通知后的就诊率(智慧转诊组84.8%,普通转诊组67.2%, χ 2=168.4)、住院率(智慧转诊组48.8%,普通转诊组36.5%, χ 2=17.80)、平均就诊时间(智慧转诊组116 min,普通流程组301 min, Z=-15.82)、总体满意度得分[智慧转诊组(9.70±0.62)分,普通转诊组(8.29±1.26)分, t=-33.47](均 P<0.05)。重大异常结果分类统计提示智慧转诊组超声检查类、放射影像类、临床检验类、血压类各类就诊率均高于普通转诊组(分别为87.9%比70.4%,89.9%比70.6%,80.6% 比60.2%,57.2% 比41.3%; χ 2=41.91、39.37、19.37、6.20,均 P<0.05);超声检查类、放射影像类、血压类住院率均高于普通转诊组(66.8%比64.0%,55.7%比42.2%,18.7%比11.2%, χ 2=16.86、11.91、8.68,均 P<0.05);超声检查类、放射影像类、临床检验类平均就诊时间均低于普通转诊组(96比308 min、110比300 min、122比286 min, Z=-11.38、-9.27、-7.63,均 P<0.01);超声检查类、放射影像类、临床检验类、血压类总体满意度均高于普通转诊组[(9.69±0.60)比(8.36±1.21)分,(9.09±0.62)比(8.26±1.27)分,(9.74±0.69)比(8.25±1.31)分,(9.68±0.59)比(8.34±1.35)分; t=-18.47、-18.52、-14.42、-11.77,均 P<0.01]。 结论:智慧转诊模式的应用可提高体检重大异常结果受检者就诊率和住院率,缩短其就诊时间,利于重大异常结果受检者得到及时的诊治,并且提高其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