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握力球在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智能握力球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6—8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12月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功能锻炼采用传统握力球,观察组功能锻炼采用智能握力球。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总分[(39.66±2.62)分]高于对照组[(18.58±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470, 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智能握力球可提高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物联网原理的智能握力管理平台在门诊PICC病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原理的智能握力管理平台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PICC的148例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病人均行PICC置管,置管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握力球锻炼,观察组进行基于物联网原理的智能握力管理锻炼.比较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2周、4周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锻炼依从性、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72例、观察组73例完成本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比较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后2周、4周,两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2.74%)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锻炼注意事项依从性[(12.37±0.72)分]、握力锻炼依从性[(10.99±0.26)分]、主动寻求帮助依从性[(10.09±0.41)分]、锻炼监测依从性[(7.12±0.33)分]及总分[(40.57±0.94)分]均高于对照组[(8.40±0.79)分、(7.33±0.67)分、(6.21±0.63)分、(4.39±0.54)分、(26.33±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7.26%)高于对照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原理的智能握力管理平台应用于PICC病人有助于增强病人锻炼依从性,改善上肢静脉血流动力,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用弹力球进行康复训练.评估患者训练后不同时间段的握力、上肢肌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训练 1、3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握力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上肢肌力均较术前有所增加,观察组的肘部和肩部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可有效恢复术后颈椎病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智能握力系统在PICC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智能握力系统在PICC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行PICC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以智能握力球为载体的智能握力系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握力球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置管后第14天和第28天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结果 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14天和第28天试验组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握力系统可提高PICC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上肢静脉血液循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