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主导的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科主导的多学科共管模式在老年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3月—2023 年 3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医院创伤运动医学科收治的 220例老年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0)与试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其中 20例采用保守治疗,100例采用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多学科共管模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褥疮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为 3.00%,低于对照组的 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科主导的多学科共管模式,可对患者更快开展术前评估,减少患者术前等待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长期预后的多中心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长期预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骨科连续收治的402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切开组194例,男133例,女61例;年龄为43.0(30.7,51.0)岁;骨折Tile分型:B型35例,C型15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组208例,男115例,女93例;年龄为45.5(32.0,56.0)岁;骨折Tile分型:B型40例,C型168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SF-12评分[包括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除性别外,其他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402例患者术后获7.8(6.2,8.8)年随访。末次随访时闭合组患者PCS[49.9(45.4,55.4)分]、MCS[53.1(46.4,57.6)分]显著高于切开组患者[48.2(41.4,52.7)、46.5(40.6,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闭合组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6(5,8)d]、手术时间[180(126,260)min]显著短于切开组患者[9(6,13)d、240(165,334)min],术中及术后输血量[1.5(0,4.0)U]显著少于切开组患者[5.0(2.9,8.0)U],术中X线透视次数[104.5(85.0,132.0)次]显著多于切开组患者[21.0(18.0,26.0)次],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92.8%,193/208)显著高于切开组患者(86.6%,168/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内固定不仅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输血量,而且能够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粤北地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粤北地区将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日间手术化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按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行日间手术,338例)和对照组(住院手术治疗,3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结石长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研究组有5例碎石不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8.52%(333/338),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7%(8/338)。对照组有4例碎石不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8.67% (296/300),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6/300),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1、0.102, P=0.881、0.753)。 结论: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熟练规范的操作,日间手术模式下的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风险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和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PubMed、Cochrar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15日。经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1篇,英文文献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75岁、手术等待时间>48 h、手术时间>2 h、全身麻醉、吸烟(史)、合并脑卒中、贫血、合并COPD、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低蛋白血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Ⅲ或Ⅳ级、机械通气、血清维生素25(OH)D缺乏、入住ICU、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症数量>3个、认知功能障碍、低功能状态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 P<0.05)。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受众多因素影响,建议组建多学科团队及时准确识别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后功能预后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3例老年(年龄≥65岁)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入院时根据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分为营养正常组55例(GNRI≥92)和营养不良组48例(GNRI<9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性别、受伤侧别、Neer骨折分型、致伤原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而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较营养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9~16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24±0.68)、(8.94±0.89)g/dL,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3.9±1.3)、(5.8±1.2)d,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4.5%(8/55)、60.4%(29/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11/55)、39.6%(19/48),术后1年内病死率分别为1.8%(1/55)、4.2%(2/48),术后3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6.7±8.8)、(43.2±5.6)分,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7.6±6.2)、(76.3±5.5)分,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0.4±5.0)、(76.3±5.5)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对术前等待时间、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肩关节功能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围术期应该重视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对骨折、手术及麻醉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使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DIA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69足)DIA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22~61岁[(47.2±8.7)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42足,Ⅲ型15足,Ⅳ型12足。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舌形骨折43足,关节面塌陷型23足,无法分型3足。30例(35足)采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辅助、经皮或经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治疗(A组),30例(34足)采用传统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的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复位质量通过跟骨高度、长度、宽度及B?hler角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28.2±11.3)个月]。A组术前等待时间为(3.4±1.3)d,低于B组的(6.9±1.9)d( P<0.05);A组手术时间为(91.7±10.3)min,B组为(92.8±11.5)min( P>0.05);A组住院时间为(7.0±1.4)d,低于B组的(12.7±1.7)d( 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复位丢失。A组跟骨高度为(48.9±2.0)mm,B组为(49.3±2.6)mm( P>0.05);A组跟骨长度为(83.2±2.9)mm,B组为(83.5±2.7)mm( P>0.05);A组跟骨宽度为(35.8±2.3)mm,B组为(35.1±1.3)mm( P>0.05);A组B?hler角为(24.7±6.4)°,B组为(25.9±5.8)°( P>0.05)。末次随访时,A组AOFAS评分为(87.1±8.5)分,B组为(86.7±7.8)分( P>0.05);A组优良率为89%(31/35),B组为88%(30/34)( P>0.05)。A组Maryland评分为(85.3±9.5)分,B组为(84.9±9.5)分( P>0.05);A组优良率为86%(30/35),与B组85%(29/34)( P>0.05)。A组VAS为(2.3±1.5)分,B组为(2.5±1.5)分( P>0.05)。A组无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B组1足出现切口浅表感染,3足出现切缘皮肤坏死,1足出现深部感染( P<0.05)。 结论: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器经皮螺钉关键点固定治疗DIACFs,可以取得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等的临床疗效,但具有术前等待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相关并发症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禁忌证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肠息肉摘除术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与干预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胃肠息肉摘除术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行胃肠息肉摘除术的120例老年患者资料,分析术后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原因。结果:(1)低血糖组与非低血糖组患者年龄、是否有糖尿病、术前是否补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术前是否情绪不稳定、术前夜晚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与年龄>70岁( OR=4.266,95% CI=1.120~16.162);伴糖尿病( OR=4.094,95% CI=1.311~12.773);术前未补液( OR=10.923,95% CI=2.882~41.386);术前禁食时间≥10 h( OR=9.042,95% CI=2.571~31.645);术前等待时间≥12 h( OR=7.035,95% CI=1.855~26.651);术前情绪不稳定( OR=4.25,95% CI=1.263~14.370);术前夜晚睡眠时间<6 h( OR=5.952,95% CI=1.760~19.992)有关(均 P<0.05)。 结论: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导致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多,因此应做好评估工作和预防措施,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00例PCN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复诊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前准备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复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士主导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缩短PCNL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及非计划复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手术诊疗流程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以神经外科急诊最为常见且最迫切需要紧急手术干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及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急诊入院筛查及围手术期管理流程。方法:本研究回顾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国内疫情相对集中时期(2020年1至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外科救治方面实行的应对管理方案,并通过对比2019年同期及不同防护级别下的急诊动脉瘤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进一步分析在此管理方案下手术开展情况及疗效。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0年1月20日至3月25日急诊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127例,其中42例(33.1%)急诊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多学科会诊,行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急诊入院对患者开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实验室、影像学筛查,后期增加咽拭子病毒核酸筛查。同期急诊就诊患者中共筛查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未发现筛查假阴性病例。相较去年同期,增加术前筛查后,急诊就诊到急诊开颅手术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冠流行期间(37±17)h比去年同期(29±12)h; P=0.058]。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以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779)。根据筛查分级采取相应的手术及术后管理方案及防护标准。初筛阴性相较于初筛待排除或可疑患者的急诊手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78)。尽管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倾向于延长急诊术前等待时间[开展核酸筛查前(36±15)h比开展核酸筛查后(40±20)h, P=0.453],但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53)。 结论:目前采取的神经外科急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新冠肺炎筛查流程及以新冠肺炎筛查风险分级管理为中心的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诊疗流程,能够有效筛查出新冠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杜绝疫情院内传播的前提下,保障患者急诊手术的及时、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病区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治疗的2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共管组)。男66例,女194例;年龄为(78.7±5.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4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并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采用传统治疗模式治疗的2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传统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48 h内手术率、术后30 d病死率、术后肺炎及压疮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及治疗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共管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为(41.9±36.5)h,显著短于传统组患者[(71.4±13.9)h];48 h内手术率为66.5%(173/260),显著高于传统组患者(8.7%,21/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共管组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3.1%,8/260)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9.9%,24/242),术后压疮发生率(5.4%,14/260)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11.2%,27/242),术后30 d病死率(2.3%,6/260)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5.8%,14/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多学科诊疗体系的建立,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显著缩短,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术后30 d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