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的双镜技术在松果体区脑膜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利用改良枕部经小脑幕入路(Poppen入路),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切除的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病例资料。肿瘤全切10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10例,术后行放疗4例。术中行脑室外引流8例,随访期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0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症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症状恶化或出现新发症状0例。改良Poppen入路下通过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的双镜技术在进行松果体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时,通过内镜能直视大脑深静脉系统,有效提升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大脑深静脉系统损伤可能,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枕部纵裂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经枕部纵裂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枕部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直径为(4.4±1.4)cm(2~7 cm);幕-镰交界区脑膜瘤9例,中间帆型脑膜瘤1例。Bassiouni分型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1例。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共接受了11例次手术,SimpsonⅠ级切除1例次、Ⅱ级9例次、Ⅳ级1例次。术后发生短暂性同向偏盲3例,1周内均恢复;其中1例有轻偏瘫,术后3个月恢复。1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4个月至12年)。无一例患者肿瘤复发及死亡,末次随访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80分8例,50~70分2例。结论:经枕部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通过枕部纵裂切开小脑幕或大脑镰,可有效地显露占据小脑幕下空间的肿瘤,肿瘤切除程度较高,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oppen入路在颅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附31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Poppen入路在颅内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Poppen入路手术治疗的311例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1例患者的肿瘤位置为:松果体区221例、丘脑23例、中脑31例、小脑7例、小脑幕29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行头颅MRI检查,以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311例患者共行316次手术,其中3例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2例因肿瘤残留再次手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复查头颅MRI显示,280例(90.0%)患者为肿瘤完全切除,10例(3.2%)为肿瘤次全切除,21例(6.8%)为肿瘤部分切除。术前合并脑积水的208例患者中,术后177例(85.1%)症状得到改善;术前无脑积水的103例患者中,术后13例(12.6%)发生脑积水。311例患者中,术后3例出现偏瘫,出院时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昏迷,其中2例病情稳定,但家属放弃治疗,另2例至出院时病情仍危重;5例死亡,其中1例因急性脑积水处理不及时,1例因脑积水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1例因脑静脉系统损伤致严重脑肿胀,2例因术区出血昏迷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生殖细胞肿瘤118例,神经上皮肿瘤72例,松果体实质肿瘤51例,脑膜瘤29例,其他占位性病变41例。结论:Poppen入路的适应证范围广泛,除松果体区肿瘤外,还可用于治疗包括脑干、丘脑、小脑等区域的肿瘤,且术后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64例松果体区肿瘤神经内镜治疗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20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64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中经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入路)21例,经枕下幕上入路(Poppen入路)36例,经额皮质入路6例,经三角区侧脑室入路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15±2.26)h,术中出血量(373.44±63.82)mL,住院时间(24.08±11.25)d.术后1~2 d行头颅MRI/CT检查,病灶全部切除55例(86%),次全切除9例(14%).术后均未发生脑室积血、脑积水、硬脑膜外血肿、视野缺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视物模糊或同向偏盲7例、耳部麻木2例,给予康复理疗未完全康复;3例出现无感染的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康复.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恶性肿瘤17例,其中生殖细胞瘤1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2例,低级别胶质瘤3例,肺癌脑转移1例;良性肿瘤47例,其中脑膜瘤20例,蛛网膜囊肿12例,松果体实质瘤5例,胆脂瘤5例,淋巴瘤3例,血管畸形2例.恶性肿瘤17例中4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7例行放疗,4例行化疗,2例行放疗+化疗.术后随访至2021年2月,14例失访,37例无症状生存,13例术前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组织病理类型复杂,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好,恶性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术后联合放化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松果体区非典型性囊性脑膜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 女,54岁.以“头痛、头晕半年,记忆力减退20余天”为主诉入当地医院,为求进一步诊治,到本院就诊,体检:意识清楚,精神一般,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减退,四肢肌力5级,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Romberg征阴性,双侧病理征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松果体区脑膜瘤起源的再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松果体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该肿瘤的起源以及“中间帆脑膜瘤”一词的真实含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录像资料,依据文献的方法将其分为幕镰交界区脑膜瘤和中间帆脑膜瘤两类,并比较两类肿瘤之间的异同.结果 21例患者中,幕镰交界区脑膜瘤12例,其中起源于大脑镰、小脑幕和直窦者各4例;中间帆脑膜瘤9例,其中7例起源于大脑大静脉蛛网膜袖套,1例起源于大脑内静脉后部,1例起源于松果体后表面.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脑膜瘤,其中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双眼垂直运动受限3例,同向性偏盲7例,偏瘫1例,死亡1例.结论 松果体区脑膜瘤的起源更适合用幕镰交界区脑膜瘤和原发性松果体区脑膜瘤来描述,“中间帆脑膜瘤”一词不能准确地反映松果体区脑膜瘤的起源问题.切除松果体区脑膜瘤时,大脑大静脉和侧支循环的保护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松果体区实性肿瘤影像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搜集本院43例松果体区实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生殖细胞瘤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生殖细胞瘤25例(手术病理证实18例,临床放疗后随访证实7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10例;神经上皮源性肿瘤4例;脑膜瘤4例.生殖细胞瘤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信号均匀,CT呈等或稍高密度,钙化的松果体被肿瘤包裹或位于肿瘤周边;MRI呈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松果体区圆形或类圆形、浅分叶、边界清楚的肿块,CT呈稍高密度,MRI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一般均匀强化,部分不均匀强化.松果体母细胞瘤肿瘤呈深分叶状,形态不规则,肿瘤内部可见出血、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介于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脑膜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CT呈稍高密度,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信号/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结论:松果体区域组织成分较复杂,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影像学表现(肿瘤形态、边界、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强化特点)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做出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松果体区脑膜瘤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膜瘤是常见的起源于脑外的良性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 大脑镰旁,典型的表现为实质性肿块,具有特征性的 CT和 MRI 影像学表现.普遍认为起源于直窦和镰幕交界的脑膜瘤统称为松果体区脑膜瘤[ 1].松果体区脑膜瘤约占松果体区肿瘤的 6. 2% ,且多见于中老年人,儿童松果体区脑膜瘤较为罕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颅内脑膜瘤不典型MRI表现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的不典型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4例脑膜瘤中4例位于脑实质、左侧脑室三角区、右侧脑室体部、松果体区少见部位,3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中1例位于内听道内,2例肿瘤延伸至内听道.4例瘤内可见囊变,3例瘤内可见出血,MRI增强扫描6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瘤内及瘤周可见血管流空影.7例1H-MRS中3例可见Lip峰.结论:颅内脑膜瘤不典型影像表现多样,需加深对不典型征象的认识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17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Krause入路9例,Poppen入路8例.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放疗无效后行手术切除肿瘤;6例行脑室外穿刺引流术+肿瘤切除术,5例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肿瘤切除术,1例行脑室穿刺引流+第三脑室造瘘术+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1例因迟发性颅内出血死亡,1例梗阻性脑积水加重,2例眼球活动障碍.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生殖源性肿瘤6例,胶质瘤4例,表皮样囊肿1例,黑色素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松果体乳头状瘤1例,血管瘤1例,毛细血管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血管周细胞瘤1例.16例存活者术后随访4~58个月,平均(29.8±20.7)个月;术后8例行放疗,3例化疗,2例行放疗+化疗;12例无症状生存,3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半年内死亡,1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预后差异较大,治疗方法各异,但手术切除肿瘤仍然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重要手段,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解决继发性脑积水的可靠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