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镜联合手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探索:15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早期胃癌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双镜联合的15例cT1b期胃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中位数59(47~76)岁;中位体质指数20.9(18.3~26.2)kg/m 2,病变位于胃小弯侧胃窦7例,胃角8例。所有病例均经活检病理及超声内镜评估,均在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腹腔镜下区域淋巴结清扫。观察指标为手术及病理情况、术后情况和随访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ESD手术操作时间中位数45(30~82)min,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时间(45.1±8.6)min。淋巴结清扫时的术中失血量中位数30(10~80)ml。13例患者术后水平切缘阴性;其中SM1期4例,均无淋巴结转移;SM2期9例,其中分别有1例因区域淋巴结阳性、2例因ESD标本脉管阳性(淋巴结阴性)追加标准远端胃大部D 2根治术,切除标本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另外2例垂直切缘阳性,均同期行标准远端胃大部D 2根治术,其中1例发现淋巴结阳性(第3组,1枚)。双镜治疗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4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可疑淋巴漏1例,保守处理后治愈;无术后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病例。中位随访14(6~26)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有3例患者术后3~6个月营养评分为B级,均为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2例双镜手术患者自述术后反酸、嗳气较术前次数增加。 结论:双镜联合技术治疗早期胃癌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的双镜技术在松果体区脑膜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利用改良枕部经小脑幕入路(Poppen入路),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切除的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病例资料。肿瘤全切10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10例,术后行放疗4例。术中行脑室外引流8例,随访期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0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症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症状恶化或出现新发症状0例。改良Poppen入路下通过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的双镜技术在进行松果体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时,通过内镜能直视大脑深静脉系统,有效提升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大脑深静脉系统损伤可能,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梗阻性无精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显微镜治疗输精管高位梗阻性无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6例幼儿时期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导致输精管远睾端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腹腔镜将远睾端输精管自腹腔从外环拉出,显微镜下与近睾端输精管无张力下端端吻合。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 h,术后随访12个月,5例患者精液中可见精子。其中1例配偶自然妊娠。1例患者精液仍未见精子。结论:双侧疝修补术后的无精症患者,输精管损伤引起的远端梗阻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重视。双镜联合技术使该类患者拥有了自然生育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胃单孔腹腔镜贲门肿物切除+贲门重建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腹腔镜或单纯内镜下治疗胃肠间质瘤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融合了两者优势的双镜联合技术日益受关注,多Trocar经过胃壁的经胃腹腔镜手术也已有开展。对于胃特殊部位、尤其是食管胃结合部区域的黏膜下肿瘤,若病灶面积较大、病灶层次较深,内镜操作难度较大,腹腔镜手术可能导致正常组织切除过多、影响相关功能,而经胃腹腔镜手术也还是有经Trocar孔发生肿瘤腹腔种植的风险。为此,笔者将单孔技术与经胃腹腔镜技术相结合、经过单孔装置进行胃腔内腔镜手术探索。该技术适用于内镜下无法切除、或切除困难的胃腔内特殊部位如贲门或幽门的病变,或标本体积过大、内镜取出困难,但不适用于胃浆膜下的病变,而操作空间狭小和“筷子效应”明显是开展该技术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与同道分享经胃单孔腹腔镜贲门黏膜下肿物切除+贲门重建术的手术视频及相关操作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状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顺行针状肾镜(Needle-perc)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RIRS)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3例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复杂因素主要包括憩室颈口隐匿、结石体积较大、解剖位置特殊等,行单一RIRS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困难或失败。男14例,女9例。年龄(42.3±6.1)岁。3例为上盏憩室结石,结石大小(0.9±0.2)cm;9例为中盏后组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2±0.3)cm;4例为中盏前组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8±0.2)cm;7例为下盏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3±0.1)cm。12例于外院行RIRS,术中因憩室颈口隐匿或肾盂肾下盏漏斗夹角过小未发现结石或碎石困难;3例行PCNL因通道建立失败终止手术;8例于我院首诊。男性患者取斜仰卧截石位、女性患者取俯卧分腿位,采用针状肾镜联合RIRS的顺逆行双镜联合方式治疗。针状肾镜穿刺均在全超声引导下完成,术中通过注射亚甲蓝或双镜互为引导下寻找憩室颈并用钬激光切开扩大出口。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单一针状肾镜下激光碎石联合软镜取石,或双镜下同时使用双激光碎石并取石。记录一期净石率、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23例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5±12.2)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3.6±0.4)g/L。术后住院时间(2.8±0.6)d。3例术后发热,1例出现肾被膜下积液,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未发生输血、腹腔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等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术后48 h内和1个月的净石率分别为78.2%(18/23)和100.0%(23/23),结论:采用顺行针状肾镜联合逆行RIRS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安全、可行,可有效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具有净石率高、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麻仰卧位下同步双镜联合在Ⅰ型Mirizzi综合征并胆总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全麻仰卧位下同步双镜联合在Ⅰ型Mirizzi综合征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3例采用全麻仰卧位下同步双镜联合(preLC+ERCP+EST)治疗的Ⅰ型Mirizzi综合征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手术,2例患者ERCP+EST失败,成功率96.2%。1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及胰腺假性囊肿,2例患者并发慢性胰腺炎,3例患者术后常感上腹不适,复查MRCP提示胆囊管残株炎,其余病例随访至今未见异常。结论:全麻仰卧位下同步双镜联合技术治疗Ⅰ型Mirizzi综合征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微创、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镜联合技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治疗理念逐渐由追求标准化的传统手术方式转变为精准化、个体化和交叉学科间的合作诊疗。内镜下切除和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早期胃癌治疗的主流手段,但两者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LECS)则结合内镜和腹腔镜优点,进行胃局部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为早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LECS在早期胃癌治疗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多,从最初的腹腔镜辅助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逐步衍生出非暴露技术腹腔镜-内镜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非暴露内镜下胃壁翻转术等多种改良术式,并可联合(前哨淋巴结引流区)区域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扩大了内镜手术适应证,在确保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胃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必将成为未来早期胃癌治疗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镜联合技术在早期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腔镜或机器人联合结肠镜的双镜联合技术可通过优势互补,对内镜下治疗困难的早期结直肠肿瘤,进行微创、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最大程度地保留器官和功能。双镜联合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辅助内镜切除手术、腹腔镜联合内镜全层切除术、内镜辅助腹腔镜楔形切除术、内镜辅助肠段切除术、双镜联合结肠肿瘤局部切除+前哨淋巴结切除。近30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双镜联合技术在早期结直肠肿瘤治疗中安全有效。随着微创理念的进步、微创技术发展和微创设备的革新,未来的双镜联合技术必将在早期结直肠肿瘤的诊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重复畸形诊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重复畸形的适应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外科收治的10例胃重复畸形手术治疗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范围为4 d~54个月;其中,合并其他系统畸形4例,多发型胃重复畸形1例(3个不同位置胃重复囊肿),剩下5例为单纯性胃重复畸形。对5例双镜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不同类型的胃重复畸形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术式难点、术后相关并发症、康复期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双镜联合下胃重复切除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 h,单纯胃重复畸形术后禁食时间约27 h,试行少量饮水或经胃管缓慢泵糖盐水后,24~48 h逐渐增加奶量,术后康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单一腔镜手术并中转开腹2例,平均手术时间约2.5 h;直接开腹手术2例,平均手术时间约1.9 h;胃镜下黏膜去顶术1例。10例患儿分别随访6个月至3年,饮食正常,营养良好,无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部超声检查无复发,预后满意。结论:胃镜辅助下腹腔镜下胃重复畸形剥除、切除术适用于浆肌层胃重复畸形,双镜联合下胃重复畸形切除术技术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部肿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卫生健康意识的增强,良性胃部肿瘤和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显著增加。如何在保证肿瘤学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胃部肿瘤特征、采用精准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胃肠外科医生面临的新挑战。腹腔镜手术和消化内镜手术是当前治疗胃部肿瘤的两种主要手段,但是两者均有其优缺点。而腹腔镜结合内镜治疗胃部肿瘤,已成为治疗胃部肿瘤的新方式。该术式在发挥腹腔镜和内镜优势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两种手术的优势互补。本文讨论了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部肿瘤的手术技术类别、适应证以及技术改进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