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培训4 w。记录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癌症知识得分、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得分、带教老师和患者对两组护士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教学培训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强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评分和癌症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培训后,所有护士的考核得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用于培训肿瘤科护士可以调动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操作能力,从而能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评价体系提升市级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柯式模型评价体系在市级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省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方案,建立泰州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对相关质控检查流程与评价标准予以拟定,应用柯式模型培训体系以比较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培训满意度、核心能力评价及职务提升与科研发展。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专科护士的理论及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核心能力总评分及组织管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科护理能力4个维度评分提升显著,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专科护士在成为科室骨干、职务提升、论文发展数量及课题申报数量上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在新技术开展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柯式模型评价体系切实指导市级专科护士的培训基地建设,且能有效提高专科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技能,提升了培训满意度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拓展了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柯式四级评估法的南京市浦口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法,系统评价南京市浦口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效果,为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浦口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现况和培训效果,共收集有效问卷428份。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元或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因素。结果:反映评估中,49.6%(192/387)的人认为参加培训很有意义;学习评估中,51.4%(220/428)的人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行为评估中,40.3%(156/387)的人广泛应用了培训的内容;结果评估中,41.3%(177/428)的人表示自己的工作质量非常高。培训频率、时长、专业类别和职称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总体来看,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提高培训的频率、加强卫生人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延长培训时长可以有效增强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柯式模型在护理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柯式模型在护理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人员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8月27日,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主题聚类图谱,BICOMB生成书目数据的共现矩阵,gCLUTO软件做可视化山丘图,对文献进行热点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0篇,其中中文文献145篇,英文文献85篇。从2016年起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论文发表于国内外134种期刊,文献的合著率为95.65%(220/230),基金资助论文占25.65%(59/230)。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为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培训效果评价;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专科护士和在职护士。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为护理教育培训;研究对象为专科护士和本科生。结论:柯式模型在护士培训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需扩大范围应用于更多专科领域。此外,研究者今后应纵向深入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并促进培训的横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为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49名护士,于2020年8~10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综合实践培训,应用柯式评估模型对护士培训的满意度、专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等指标的对比,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反应层,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满意度得分为(92.39±2.20)分,总体满意度较高。在学习层,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08±7.93)分,操作成绩为(92.69±3.62)分,培训后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40/-7.830, P<0.01)。在行为层,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分为(88.77±8.15)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870, P<0.01)。在结果层,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培训前为85.71%,培训后为97.96%,培训后的达标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30, P<0.05)。 结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ADDIE模型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模型(ADDIE模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CSSD)岗位培训,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2021年1—8月按照ADDIE模型完成CSSD岗位培训课程的开发,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54名CSSD工作人员实施岗位培训,培训后应用柯氏评价法从CSSD工作人员满意度、理论考核成绩、岗位关键技术落实率等方面评估培训效果。结果:CSSD工作人员对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的满意度为(88.44±4.01)分,较传统培训的(79.72±4.90)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进行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后,CSSD工作人员理论考核成绩为(90.07±6.09)分,培训前得分为(81.30±7.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岗位关键技术落实率均高于培训前,除灭菌岗,清洗岗、包装岗、发放岗、下收下送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事件发生频次为0。 结论:基于ADDIE模型的岗位培训可有效提升CSSD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促进其工作行为的正向改变,CSSD工作人员和医院对此培训认可度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DDIE模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化预防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模型(ADDIE模型)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化预防护理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2月,成立专项培训组,以"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为指导,依据ADDIE模型,结合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函询,设计开发专项培训课程。2023年5月对来自全国16家三甲医院的20名血栓联络护士进行VTE规范化预防护理培训。培训后采用柯氏评价法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知识技能水平、岗位关键技术落实情况、组织满意度方面评估培训效果。结果:血栓联络护士对基于ADDIE模型的VTE规范化预防护理培训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师资的满意率达100%。培训后,血栓联络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岗位关键技术落实情况方面,血栓联络护士回单位再培训其他人员的执行率为90%,共有516名护士接受培训;其中351名护士参与培训前后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与培训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ADDIE模型的VTE规范化预防护理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VTE预防综合能力水平,且护士对培训方案的认可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以柯式模型理论为指导,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专家进行两轮询函问卷调查,分析专家对CSSD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意见。结果:在两轮专家询函问卷调查中,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33%和100.00%,表明专家积极性较高;本研究专家权威系数为(0.841±0.875),均值为0.857,专家权威系数>0.73,表明本研究所咨询专家均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咨询意见和协调系数为0.181~0.231,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专家意见和协调程度较好,意见大多都已趋向一致。 结论:本研究以柯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专家咨询构建CSSD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指标体系,通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及结果层4个层面评估培训质量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其研究过程严谨,在评价指标上科学全面且贴近临床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能够客观反映出专科护士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核心能力的变化,为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有效反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的文献分布、研究热点,对比研究目前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变化趋势。方法:系统检索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10日。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结果:共筛选出346篇文献,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相关文献呈总体上升趋势,年度最少发文量1篇,2018年发文量达到峰值41篇,近5年发文量占45.7%。研究作者和机构相对分散,仅有42名作者发文超过2篇,5家机构发文超过6篇,且极少合著。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模型理论应用较少,主要以柯式模型为主。基于柯式模型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结论:目前,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被广泛关注,但尚未形成研究的多产作者群及核心力量。效果评价应用模型较少,指标体系建立不完善。今后,应推动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纵向及横向发展,推动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我国护理人才的培育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承担规范化护士培训的98名临床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岗位胜任力需求为导向制定培训方案并实施,依据柯式评估模型的4个层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率为80.61%~94.90%;培训后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和小讲课、教学查房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培训结束后6个月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自评、规培护士评价、科室护士长他评的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规范化培训护士结业合格率96.94%,就业率97.96%.结论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师资的教学胜任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临床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