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闽光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张闽光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多由火、热之邪所致,以肝胆郁滞,气机不利,气郁生涎,郁而化火,火热壅滞,煎灼津液,炼液成痰,痰火扰胆,胆胃气逆,相火上炎,酸水上犯为发病之本,临床治疗多从"火郁发之"理论入手,以疏肝利胆、降泄郁火、理气化痰为基本治法,临证常以柴芩温胆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在使痰气顺利,胆自安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柴芩温胆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观察柴芩温胆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以及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8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11 月收治的小儿MP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 30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芩温胆汤加减治疗.2 组均治疗5~7 天后统计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血清IL-1β及IL-8 水平变化,比较2 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完全消失时间情况,比较2 组治疗期间出现呕吐、头晕、腹痛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 76.67%(23/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血清IL-1β及IL-8 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及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6.67%(5/3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0.00%(3/30),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芩温胆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及IL-8 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柴芩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睡眠障碍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汤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失眠症,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热内扰证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柴芩温胆汤治疗组30例和安慰剂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乙肝病毒学分析.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有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可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是治疗肝郁脾虚、痰热内扰型慢性乙肝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方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柴芩温胆汤及其合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3/8/6
柴芩温胆汤为临床效方,由温胆汤与小柴胡汤合方化裁而成,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兹对柴芩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的证治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痰湿’为本,肝胃同治”“方证阐释,明晰源流”“合方并用,加减化裁”3个方面进行了详实探讨,并列举了临床治验实例,以期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蓝肇熙名老中医治疗运动性耳鸣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运动性耳鸣是临床运动性疾病的疑难杂病,属于耳鸣的一种,蓝肇熙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之理论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四川盆地一年的运气,认为耳鸣应遵循“肝寄窍于耳,心开窍于耳,肾在窍为耳,取决于胆也”之理论,治宜疏肝气、泻心火、滋肾阴及利胆气的原则,处以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芩连温胆汤、逍遥散与地黄汤加减,疏肝泻心、健脾补肾,临床上效如桴鼓,故现将其经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柴芩温胆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发性抽动症又名多发性抽搐,图雷特综合征(Gillesde Tourette's syndrome),简称T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遗传性神经精神障碍[1].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古代文献中有类似描述,但无此病名,但可归于慢惊风、瘛瘲、抽动、惊惕、肉瞤、肝风证的范畴[2].多发性抽动症,以慢性、多发性、波动性运动肌肉快速的抽搐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并伴发有不自主发声、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好发于2~12岁,且患儿病程迁延,能够自行缓解,但也可能逐渐加重[3].当今,西医对于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采取的主要是泰必利等药物治疗,但其对部分病情加重者而言效果一般,并且用药疗程长,而且容易复发,临床的依从性较差[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心悸的遣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王行宽教授门诊病例为数据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味及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王教授辨治心悸法以通补兼施,用药平和;(2)善用药对,配伍精当,常用药对如五味子与麦冬、白参与麦冬、柴胡与黄芩、黄芩与法半夏、黄芩与枳实;(3)王教授遣方最常用生脉散、柴芩温胆汤、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可信度最高的关联为生脉散与柴芩温胆汤.结论:“虚实并进”“善用药对”乃王行宽教授辨治心悸的用药特色;“肝心同治,善用经方,活用验方”为王教授遣方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防治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的诊疗策略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的病机,寻找更加优化的治法与方药.通过中西医学的对比研究,运用取类比象的古代哲学思维方法,采取从不同的中医辨证方法人手分析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的病机.从脏腑、经络、六经辨证方法分析得出,三焦是人体气-水-火-痰-湿-热的通路,类同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膜迷路;柴芩温胆汤具有宣通三焦,畅达少阳之效.三焦郁阻为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柴芩温胆汤可作为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期的主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柴芩温胆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考察柴芩温胆汤联合帕罗西汀在慢性主观性头晕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主观性头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接受柴芩温胆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分别检测患者的HAMA、HAMD、PSQI、DHI和FSS.记录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统计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HAMA、HAMD、PSQI、DHI和FS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HA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AM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PSQI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F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芩温胆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主观性效果良好,头晕、失眠、焦虑等症状可明显缓解,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行宽教授基于"虚、郁、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析首届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基于"虚、郁、热"的病机特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口腔溃疡责之心脾积热,治当清心泻脾,方用导赤散合泻黄散、清胃散加减.而复发性口腔溃疡易伤阴耗气,需加用益气养阴之品.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治虽不可执一而论,然其论治终不离肝、肾两脏,治必加用疏肝利胆、滋阴补肾之法,方用丹栀逍遥散、柴芩温胆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