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免疫组化检测ALK融合基因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1年2月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病数及病死例数均位列中国恶性肿瘤第一位[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肺癌 80%~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度多排螺旋CT质量控制评价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度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质量控制检测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按照相关标准对抽取的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医用MSCT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价,共涉及78台MSCT设备.检测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40 mA,扫描时间1 s,10 mm或8 mm层厚,剂量值<50 mGy,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测、功能检测、图像质量检测.统计分析MSCT分布情况,以及诊断床定位精度、层厚偏差、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分辨力、高对比分辨力、CT剂量指数、水的CT值的合格率.结果 此次研究纳入78台MSCT,有60台(76.92%)全部检测指标均合格,其他MSCT均有一项或几项指标不合格.不同厂家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厂时间、医院级别、二手MSCT与合格率相关,其中≥10年、二级医院以及二手MSCT的合格率较低(P<0.05).MSCT外观检测(电缆、电源接口、各部件结构等)、功能检测(墙上紧急关机按钮、隔室对话设备、诊断床的移动功能等)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85%.MSCT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显示,均匀性、噪声、CT剂量指数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9.49%、78.21%、78.21%,诊断床定位精度、层厚偏差等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均高于85%.结论 医疗机构需要对医用MSCT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做好维护、保养、质量监督工作,有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探讨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为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方向.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的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12 月5 日.利用R 4.1.3 软件收集并归类文献的发文量、期刊、作者等信息.利用VOSviewer 1.6.19 与Pajek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现和演变趋势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48 篇,发文量的趋势按照发文时间分为孕育期(1999-2008 年)、发展期(2009-2017 年)和平稳期(2018年-至今)3 个阶段.印度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278 篇);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是发表文章最多的期刊(62 篇);Warren R M是最多产作者(11 篇);开普敦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2 篇).作者间合作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聚焦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快速检测(rapid detection)、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结核病(tuberculosis).结论: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相关研究处于上升阶段,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全面加强,研究前沿趋向于新技术融合和微观分子层面纵深发展.建议未来研究要深入挖掘结核病筛查与诊断技术研究热点和趋势背后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以更好实现结核病的早期筛查与准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京津冀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京津冀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HC)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方法: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对京津冀地区43个区县327个基层卫生机构提取客观文件、对机构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药物可及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⑴基础设施和服务:3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和100.0%的乡镇卫生院(THC)可提供住院服务,20.5%的村卫生室(VC)不能检测血糖,98.1%的VC不能检测血脂;⑵人力资源:19.6%的CHC、THC、社区卫生服务站(CHS)医生学历在大专以下,32.4%的VC村医学历在中专以下,56.3%的CHC、THC和CHS,以及99.5%的VC没有为非在编职工提供法定的"四险一金",30.0%的乡村医生已经超过60岁;⑶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率在CHC、THC、VC中分别为40.0%、41.7%、0;⑷药物可及性:71.9%的基层机构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s/ARBs)、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利尿剂全部四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2.1%的基层机构没有其中任何一种。结论:京津冀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整体较好,但仍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生薪酬待遇,提升基层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城乡卫生资源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三省市基层医药供应系统的协同性等方面需继续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安市2013—2018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安市2013—2018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结果:西安市2013—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 221起,涉及病例12 301例。聚集性疫情每年主要发生在4—7月。雁塔区、长安区和未央区的累计疫情数位居全市前3位。疫情发生场所以托幼机构为主。疫情的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5.37%(1 620/2 926),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为主。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发病人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0.727和0.502, P<0.05)。 结论: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春夏季高发,应加强高发区县的疫情监测、报告管理、病例标本采集检测工作,以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H. pylori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根除 H. 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临床检测 H. pylori的最常用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应用UBT诊断 H. pylori感染较多,亟需建立UBT检测 H. pylori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高UBT的规范性,推广UBT在 H. pylori检测中的应用,推动早期胃癌筛查和 H. pylori感染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检测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首次将甲状腺功能检测纳入基本体检项目,为中国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疾病提供了宝贵机会;同时对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也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可能遇到的临床问题,健康管理学专家联合内分泌学专家、检验专家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共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全文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意义、检测指标、体检中甲状腺功能筛查指标的选择、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实施与管理流程以及甲状腺疾病风险因素健康管理指导等5个部分,专家组提出11条建议,并对每条建议予以详细说明。本建议旨在为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甲状腺功能检测和检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移植的普及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等,HIV阴性肺孢子菌肺炎(HIV-negative pneumocystis pneumonia,HIVn-PCP)发生率逐渐增加,且病情进展迅速,易发生严重呼吸衰竭,其病死率较HIV阳性PCP患者更高(高达35%~55%) [1,2,3],其中需要机械通气者病死率更是高达60%~75% [4,5]。目前关于HIV阳性PCP临床文章相对较多,但针对HIVn-PCP的研究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由于PCP的确诊需要在痰、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等标本中检出肺孢子菌 [6],这需要六胺银染色或者特异PCR检测等技术,而诱导痰及自行咳出痰的阳性率较低,且目前能常规开展这些检测的医疗机构较少,故临床上PCP确诊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发表的研究大都是结合病史、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的疑诊PCP病例,而针对PCP尤其是HIVn-PCP确诊病例的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拟分析HIVn-PCP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等,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HIVn-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深圳市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开展相关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招募2018年4月15日至5月16日深圳市22家医疗机构的5 742名女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尿液样本进行CT和淋球菌检测。结果:共调查5 742名女性就诊者,生殖道CT阳性率为8.3%(474例),淋球菌感染阳性率0.8%(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8~24岁( aOR=2.08,95% CI:1.34~3.25)、25~30岁( aOR=1.85,95% CI:1.25~2.73)、单身(包括未婚、离异及丧偶)( aOR=1.84,95% CI:1.40~2.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aOR=1.58,95% CI:1.17~2.15)、对CT感染不了解( aOR=1.76,95% CI:1.22~2.54)、淋球菌感染阳性( aOR=7.37,95% CI:3.73~14.56)为女性就诊者CT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深圳市女性就诊者的CT感染率普遍较高,且与部分社会人口学因素相关。18~30岁、单身、文化程度偏低、对CT认知偏少以及合并淋球菌感染是深圳市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CT感染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破伤风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形势严峻,强化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的主动免疫是非新生儿破伤风防控的关键。通过破伤风抗体(TAB)检测可以明确个体的TTCV免疫状态,从而正确实施TTCV主动免疫。国外对TAB检测技术的研究呈现停滞状态,而国内有现实的TAB检测需求,破伤风抗体检测技术仍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本文收集国内也相对有限的TAB检测技术资料,对国内应用和发展的小鼠毒素中和试验(MTNT)、间接血凝法(IHA)、凝胶双向扩散试验或Rubin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CG)法等TAB检测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TAB检测提供较全面的依据。由于缺乏国内TAB检测和国际机构、参考试剂的对比研究,我国的TAB检测技术尚未实现国际化认可。我国特殊的破伤风防控形势使得TAB检测技术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ELISA、CG法等快速检测试剂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