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县域慢阻肺管理中心"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县域慢阻肺管理中心"(简称"4C中心")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4C中心"项目下六大区域(东北、华东、华北、华中、西北、西南)74家试点医院内,共发放121 482份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PS问卷),并将问卷评分≥5分的人群定义为慢阻肺高危人群。使用 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慢阻肺高危人群在性别、年龄、地区中的分布情况及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发放问卷121 482份,收回110 102份,有效率为90.6%,在符合条件的110 102名居民中筛出高危人群17 421名,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为15.8%;男性相比于女性高危人群比例更高(16.3%比15.2%, χ2=25.66, P<0.001);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人群更易成为慢阻肺高危人群( χ2=18 445.92, P<0.001)。与非高危人群比较,慢阻肺高危人群有吸烟史者多(60.2%比17.3%, χ2=14 756.54, P<0.001),有二手烟接触史者多(47.2%比23.0%, χ2=4 349.43, P<0.001),长期生物燃料暴露人群较多(42.8%比14.5%, χ2=7 629.38, P<0.001),有职业粉尘(煤矿粉尘、矿石粉尘、铸造粉尘、电焊粉尘等)暴露人群较多(11.5%比4.9%, χ2=1 151.39, P<0.001),有环境或高危职业(石棉、铍、铀、氡气、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等)暴露人群较多(8.0%比3.8%, χ2=608.65, P<0.001)。 结论:年龄≥40岁的老年人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具有吸烟史、二手烟接触史、生物燃料暴露史、职业粉尘暴露史、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都会导致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的增加。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具备不同危险因素的普通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预防干预,降低慢阻肺高危人群比例,从而降低患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防控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从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个案资料,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指标,按地区、年份、病种、行业、性别和年龄全面衡量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采用Kruskal-wollis H检验对职业性尘肺病DALY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共造成DALY 43 089人年,其中YLD约占2/3(28 277人年),YLL约占1/3(14 812人年),人均DALY为7.34人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占全行业的90.6%,病种分布主要集中在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分别占34.4%、16.9%、13.3%和1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85岁年龄段,占83.6%;不同尘肺病分期、伤残等级、接尘工龄的尘肺病人均DALY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依然严重,应针对重点行业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石棉致职业性肿瘤3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国际癌症组织(IARC)将石棉列为1类致癌物,几乎所有类型的石棉均有致癌性。本文对收集的青岛市2002年1月至2019年5月诊断的30例石棉所致职业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石棉所致肺癌24例,石棉所致恶性间皮瘤6例。间皮瘤恶性程度高于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病死率高,诊断及治疗手段均有待于提高。我国逐步进入石棉所致肿瘤的高发期,建议石棉粉尘暴露的劳动者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1967-2019年宁波市尘肺病发病状况,分析尘肺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于2021年2月,整理宁波市1967-2019年尘肺病病例资料,其中1967-1987年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88-2005年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史病例档案,2006-201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系统》中尘肺病报告卡;随访补充相关信息,包含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尘肺病诊断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尘肺病构成及发展趋势、人群特征和行业特征等情况。结果:1967-2019年宁波市累计报告尘肺病1 715例,其中壹期1 254例,贰期258例,叁期172例;报告矽肺1 202例(70.09%),石棉肺296例(17.26%),电焊工尘肺40例(2.33%),石墨尘肺32例(1.87%)。男性1 296例(75.57%),女性419例(24.43%),男性尘肺病主要为矽肺(91.15%,1 102/1 209)和电焊工尘肺(100.00%,40/40),女性尘肺病主要为石棉肺(90.24%,268/297)和石墨尘肺(87.50%,28/32),报告的平均年龄为(49.71±10.90)岁,平均工龄为(10.98±6.96)年;报告尘肺病病例的前三位行业分布的分别为建筑业336例(19.5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7例(18.48%)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5例(18.37%);报告人数前三位地区分别为宁海县414例(24.14%)、余姚市294例(17.14%)和鄞州区272例(15.86%)。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及电焊烟尘相关企业监督管理,遏制尘肺病的高发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7至2020年莘县接尘企业粉尘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莘县接尘企业工作场所接触粉尘浓度现状,评估接尘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为制定接尘企业职业防护规范及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收集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至2020年对89家接尘企业各接尘岗位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度、粉尘种类和企业规模接尘企业的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结果:2017至2020年共监测接尘企业89家,采集粉尘样品2 132份,合格样品1 818份,总合格率为85.3%。2017至2020年各年度粉尘检测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为78.7%(447/568)、84.1%(471/560)、88.6%(418/472)和90.6%(48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6.27, P=0.003);矽尘(66.1%,41/62)、谷物粉尘(86.7%,1 549/1 786)、棉尘(84.1%,106/126)和木粉尘(77.2%,122/158)4种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9.66, P=0.002);大、中型企业粉尘样品检测合格率(95.1%,1 194/1 256)明显高于小型企业(71.2%,62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584.40, P=0.001)。 结论:莘县接尘企业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型企业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较低,矽尘职业危害依然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990-2019年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分省研究结果,采用GBD2019世界标准人口对CRD死亡率进行标化,应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各类CRD死亡人数及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基于GBD比较风险评估理论估计吸烟、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性气体、微粒和烟雾、环境颗粒物污染、低温、被动吸烟、臭氧污染、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硅、职业性哮喘、高体质指数(BMI)、高温和职业性接触石棉12个CRD危险因素的归因死亡数。结果:1990-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人数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P<0.001),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4.4万(91.2万~139.5万)例降至2019年的103.7万(88.9万~126.6万)例,AAPC=-0.9%(95% CI:-1.5%~-0.3%), P<0.001;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217.9/10万(163.3/10万~242.0/10万)降至2019年的65.2/10万(55.5/10万~80.1/10万),AAPC=-4.2%(95% CI:-5.2%~-3.2%), P<0.001。支气管哮喘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4.0万(3.0万~5.8万)例降至2019年的2.5万(2.0万~3.1万)例,AAPC=-2.0%(95% CI:-2.6%~-1.4%), P<0.001;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6.4/10万(4.7/10万~9.5/10万)降至2019年的1.5/10万(1.2/10万~1.9/10万),AAPC=-5.1%(95% CI:-5.8%~-4.4%), P<0.001。尘肺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1万(0.8万~1.4万)例降至2019年的1.0万(0.8万~1.4万)例,AAPC=-0.2%(95% CI:-0.4%~0.1%), P=0.200;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的1.4/10万(1.0/10万~1.7/10万)降至2019年的0.5/10万(0.4/10万~0.7/10万),AAPC=-3.1%(95% CI:-3.4%~-2.8%), P<0.001;肺间质性疾病和肺结节病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0.3万(0.3万~0.6万)例增至2019年的0.8万(0.6万~1.0万)例,AAPC=3.5%(95% CI:2.7%~4.2%), P<0.001;标化死亡率在1990-2019年变化不大,AAPC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CRD标化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1990年与2019年,COPD、支气管哮喘、尘肺、肺间质性疾病和肺结节病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男性CRD死亡可归因于吸烟、环境颗粒物污染、职业性气体、微粒和烟雾、低温和被动吸烟的人群归因分值(PAF)分别为71.1%(68.0%~74.3%)、24.7%(20.1%~30.0%)、19.3%(13.0%~25.4%)、15.7%(13.6%~18.3%)和8.8%(4.5%~13.1%),女性可归因于环境颗粒物污染、吸烟、低温、职业性气体、微粒和烟雾和被动吸烟的PAF分别为24.1%(19.6%~29.3%)、21.9%(18.7%~25.2%)、16.4%(14.0%~19.2%)、15.6%(10.2%~21.1%)和14.7%(7.9%~21.3%)。 结论:1990-2019年中国CRD的总体死亡水平明显降低,但在全球仍处于较高水平,需采取积极防控措施降低CRD的死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环境暴露情况及其与激素敏感性咳嗽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暴露情况及其与激素敏感性咳嗽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门诊收治的所有单一病因且生活环境暴露情况资料完整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环境暴露情况,包括居住环境、室内环境、吸烟情况、尘螨霉菌暴露等共计28项。分为激素敏感性咳嗽(CRC)组与非激素敏感性咳嗽(NCRC)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生活环境暴露情况与慢性咳嗽患者激素敏感性的关联。结果:资料完整、病因诊断明确且病因单一的慢性咳嗽患者共197例,男性82例(41.63%),女性115例(58.37%)。197例慢性咳嗽患者中,75.1%(148/197)有吸烟史,16.8%(33/197)有过敏史。66.0%(130/197)居住在城市中心,18.3%(36/197)居住地周围有化工厂,11.2%(22/197)发病前半年内房屋有装修,15.7%(31/197)购买新家具,54.3%(107/197)家中种植花草,21.3%(42/197)家中饲养宠物,79.2%(156/197)房屋居住时间超过2年,71.1%(140/197)家中有蟑螂,16.2%(32/197)家中有霉斑,83.3%(164/197)空调清洗频率>2个月/次。CRC患者130例(66.0%),NCRC患者67例(3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接近主干道( OR=2.296,95% CI:1.350~3.904, P=0.002),居住环境周围有化工厂存在( OR=3.322,95% CI:2.158~5.573, P<0.001),有食物或物品过敏史( OR=2.175,95% CI:1.165~4.058, P=0.015),发病前半年家中购买新家具( OR=2.828,95% CI:1.402~5.706, P=0.004),家中更多使用棉麻材料窗帘( OR=1.875,95% CI:1.038~3.388, P=0.037)与CRC呈正向关联;长期使用鹅绒、羊毛等动物材料的枕芯、被芯( OR=0.142,95% CI:0.033~0.602, P=0.008; OR=0.207,95% CI:0.067~0.640, P=0.006),开窗通风频率低( OR=0.281,95% CI:0.131~0.603, P=0.001)与CRC呈负向关联。 结论:CRC与非CRC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暴露情况存在差异,有食物或物品过敏史、居住地临近主干道、周围有化工厂、使用棉麻材料窗帘、发病前半年购买新家具与CRC呈正向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职业和环境暴露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职业和环境暴露会直接引起特定的肺部疾病,还可诱发自身免疫疾病从而继发各类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职业和环境暴露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病和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有关,主要暴露因素包括金属粉尘、木粉尘、其他有机粉尘、石棉粉尘、二氧化硅粉尘、烟草烟雾及空气污染物等。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部疾病,其胸部影像和肺组织病理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本文对IPF发病和疾病进展过程中职业和环境暴露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推动治疗方案的制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石棉及人造矿物纤维加工作业环境的粉尘纤维计数浓度检测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石棉及人造矿物纤维生产和加工场所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暴露情况,检测和对比不同作业环境中纤维计数浓度。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4年11月,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选择2家玻璃纤维厂,1家陶瓷纤维厂,8家石棉制品加工厂作为研究对象。对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进行采样。总粉尘质量浓度按照GBZ/T 192.1-2007《石棉纤维计数浓度测定标准》进行测定,纤维计数浓度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检测。用Kruskal Wallis检验比较各岗位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用Spearman相关分析石棉质量浓度和纤维计数浓度的相关性。结果:相差显微镜下石棉纤维样品的视野中有较多短而细的石棉纤维,周围混杂有较多杂质。石棉加工厂平均粉尘浓度为3.24 f/ml,粉尘浓度最高为开花岗位(6.68 f/ml)。石棉加工厂纤维计数浓度与质量浓度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r=0.535, P<0.05)。玻璃纤维厂的纤维计数浓度平均为0.001 f/ml,最高为0.005 f/ml。陶瓷纤维厂的纤维计数浓度平均为0.001 f/ml,最高为0.006 f/ml。 结论:浙江省石棉加工厂作业环境中粉尘的纤维计数浓度存在明显的超标情况,应完善纤维计数的实际操作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990至2019年全球和中国尘肺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数据,分析1990至2019年全球和中国尘肺病的疾病负担,为尘肺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9月,收集整理GBD 2019中1990至2019年全球和中国尘肺病及不同类型尘肺病的发病、患病、死亡病例数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值,并获取相应的年龄标准化率(ASR)。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尘肺病及各类型尘肺病发病、患病、死亡和DALY ASR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值,分析变化趋势。结果:1990至2019年,全球和中国尘肺病的发病、患病例数与DALY绝对值均呈上升趋势,死亡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P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ASDR)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尘肺病在全球尘肺病疾病负担中占比较大,每年度新发病例数占全球67%以上,患病例数占80%以上,死亡例数占43%以上,DALY绝对值占60%以上。男性是全球及中国尘肺病疾病负担的主要人群,较女性发病年龄早。1990至2019年全球及中国尘肺病发病、患病、死亡及DALY高峰年龄段存在增大趋势。矽肺仍是全球及中国尘肺病疾病负担最重的尘肺病类型,煤工尘肺疾病负担总体存在改善趋势,但石棉肺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疾病负担加重趋势。结论:全球和中国尘肺病的疾病负担沉重,需根据性别、年龄及病因类型进一步针对性强化监管及防治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