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上海瘟疫流行及其防治史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从流行状况、疫病成因、社会影响、防治举措等方面梳理归纳综述海内外学者对于近代上海瘟疫流行及其防治的研究日新,发现近代上海各种瘟疫频繁流行与当时城市环境、人口流动、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疫情期间,上海租界、华界管理当局组织防治瘟疫,稳定社会秩序;地方社会的民间社团慈善机构亦参与其中;在促进公共卫生发展的同时,共同推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其中跨学科的综合、管理者防疫举措的比较研究、中医药防治的经验借鉴等问题,仍有深化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药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巴基斯坦")历史往来悠久。中医药在巴基斯坦主要以中医综合诊疗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并不局限于针灸治疗。发展有利因素在于政府支持和民众欢迎、两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共性、中医治疗的优势、中药应用带来的机遇;困境在于当地政府未完全放开对中医药的引入、民众优先选择南亚传统医学、华人医生需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等。可从推进医疗与教育的合作、加强与民间机构的合作,以及加大中医药在当地华人群体中的影响力来推动中医药在巴基斯坦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河南地方志的药王庙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梳理中国数字方志库、中国方志库地方志资料,发现河南共有450种地方志,其中45种载有药王庙。据45种地方志可知,河南25个县(市)共修建了35处药王庙,多分布在河南的西部、北部、南部,尤以西部最多。其中8处药王庙记载了修建时间,修建时间上至明朝下至民国,但大多修建于清朝时期。8处记述了建造人员,多为政府地方官员。3处记述了供奉的人物,分别为岐伯、华佗、扁鹊、孙思邈、韦慈藏,其中2处皆供奉孙思邈。各县市的药王庙建筑格局差异较大,从三进院落到天然石洞不等。地方志中载有药王的各式传说故事,是药王信仰在民间流传的具体体现,药王信仰不仅体现着世人对健康的渴求,也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医史博物馆馆藏彩绘本《内经图》内涵诠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医史博物馆馆藏彩绘本《内经图》,是一幅用于指导内丹炼养图式,属于中医导引医学之神仙家一脉在民间的传承,是祖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精华,其核心要旨在于神气双修、一气合道。具体炼养过程包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4个程序,涵盖内丹小周天、过关服食大周天、阳神成就、形神俱妙等不同层级进阶。其重要价值在于能够通过炼养实践而治未病、治已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吴勉学《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版本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徽州刻书家吴勉学唯一本自己收集编撰的方书,共7卷,通行本为6册。该书收集约1 460余首民间单方、小方和验方,将涉及的百余种病证分为111门,约于17世纪初刊印行世。目前存世的版本有3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藏有明刻本残本(存卷4~5);上海中医药大学藏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序残刻本(存卷1~2、卷6~7)和一种未知何时的残刻本(存卷4、卷6~7);日本国立文书馆内阁文库藏3种全本,分别是明刻本、清顺治十七年序刻本以及江户抄本。经过考证,国内和日本藏清顺治十七年序刻本之序为伪作,正文实为使用明刻本书板翻印而成。日本抄本是江户末期由日人笠原英粲依据明刻本抄录、丹波元坚校正。
《师古斋汇聚简便单方》 吴勉学 版本 Shiguzhai Gathering Simple and Single-item Recipe (Shi Gu Zhai Hui Ju Jian Bian Dan Fang)...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当代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现代以来,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逐渐被认可、从粗浅认识到系统研究、从“秘而不传”到传承创新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医药诊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廉验”的特性、“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深深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壤之中,虽存在社会、人才、制度等方面局限,但随政策环境的改变已逐渐呈现出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今后,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传承创新发展,还需在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与监管机制等方面投入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药在中亚国家发展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亚地区是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中亚国家医疗条件普遍较为落后,中医药已成为当地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颁布了有关传统医学/补充与替代医学的法规;中医针灸在吉尔吉斯斯坦被纳入医保;中医药在其他中亚国家多以民间医药形式存在。中亚国家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医药工业基础薄弱。我国与中亚多国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扩大。目前中医药在中亚国家发展面临中药材开发利用基础薄弱、中医药教育专业人才紧缺,以及中医诊所规模较小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为推动中医药在中亚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建议相关单位推动建立中药材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药用植物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或进修项目、培养本土化高级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南蛇藤属植物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南蛇藤属(Celastrus L.)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及杀虫抑菌等生物活性,在我国民间以及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南蛇藤属植物的抗炎作用备受关注,相关机制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缺乏系统整理.笔者通过对南蛇藤属提取物及其所含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发现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结肠炎、胃溃疡及神经炎症等炎性疾病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主要通过降低炎性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及抑制炎性细胞增殖等发挥作用.因此该文主要对南蛇藤属植物及其单体活性成分抗炎的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按疾病种类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抗炎活性的深入研究及相关功能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该研究系统梳理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 1"维度)的现有证据,并将各维度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与CSC v2.0 软件综合评价其临床价值,以期为耳鼻喉科基本药物的遴选以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各维度评价结果分为A、B、C、D 4 个等级.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偶见腹痛、腹泻、皮疹等,停药后症状缓解,愈后较好,安全性研究有证据支持,认为风险较可控,安全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相比于单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能够明显提高急性咽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加快退烧、缩短咽痛和黏膜充血消失时间,改善黏膜充血程度与咳嗽咳痰症状,有效性证据质量中等,临床价值较大,有效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相比于单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经济性有证据支持,证据报告质量一般,结果基本明确,经济性结果一般,评为C级.针对急性咽炎,喉咽清口服液可缩短病程,明显改善咽痛症状,同时还可用于放射性咽炎和口腔溃疡的治疗,创新性较好,评为B级.医护给药与患者用药便捷,易于掌握,可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药品信息规范、完整,适宜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疗程费用占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低,可负担性好,销售范围广,产能高,药材资源可持续,总体可及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组方来源于湖南民间验方,作为耳鼻喉科用药有一定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特色较突出,评为B级.综合各维度得分,计算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临床综合评价为B级,证据较充分,建议按程序有条件地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本草经典理论体系之实践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古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以神农氏为始的医药学家们通过"口尝"开始了辨药、用药的实践行动,本草之学由此兴焉.历代政府及众医药学家为进一步丰富、发展本草学,秉持着科学求实的态度,通过辨别药物真伪及临床效验,在继承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删减、增补及校对本草,整理成籍.与此同时,对民间医药的挖掘为本草学发展注入了动力.可见,本草学以实践为基石,通过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螺旋上升中逐步完善和发展,使中医药学发展生生不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