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T2DM中DP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9年3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T2DM中D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习练八段锦。2组均连续观察12周。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估DPN病变程度;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分别脱落1例,最终各有39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39)、对照组为64.1%(25/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 P=0.018)。治疗后,治疗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6.23, P<0.01);治疗组胫神经MCV[(43.06±4.19)m/s比(39.55±4.30)m/s, t=3.65]、腓浅神经SCV[(43.23±4.31)m/s比(39.92±3.74)m/s, t=3.62]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36、-14.21、-13.88, P值均<0.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可有效降低T2DM中DPN患者的血液黏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养功与口服中药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内养功与口服中药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6月-2021年6月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6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内养功与口服中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雌二醇(E 2)、FSH、LH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1, 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应用、日间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4.11、12.49、9.88、13.54、9.47、14.11、17.91, P<0.01);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疲乏健忘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51、13.08、16.17、12.81, P<0.01);E 2[(35.16±3.61)mmol/L比(31.06±3.12)mmol/L, t=4.7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FSH[(69.61±6.04)U/L比(73.26±7.41)U/L, t=2.09]、LH[(32.21±3.35)U/L比(36.04±3.49)U/L, t=4.34]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观察组治疗后4、8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30、4.36,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5/30)、对照组为10.0%(3/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6, P=0.448)。 结论:内养功与口服中药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其睡眠质量及中医症状,调节机体激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数据的太极拳与气功在美国的普及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太极拳及气功(TCQ)因显著的防病治病作用等优点在海外受到欢迎,并成为重要的补充及替代疗法(CAM),普及度不断增长。为深入了解TCQ在美国的普及情况,本研究对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2007年、2012年、2017年度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Q成人习练人数在美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为1.0%、气功为0.3%,2012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1.1%、气功0.3%,2017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1.5%、气功0.5%。习练原因前3位为: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82.4%,加强精力64.6%,家人、朋友或同事推荐35.1%。TCQ自身优势、美国民众对CAM的需求及相关科研增加等均为支持这一增长的正面因素,但尚存在科研短板及缺乏完善教学体系等问题。我国作为TCQ发源地及最主要科研地,应优化科研方法,加强TCQ教学体系标准化,鼓励跨学科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并与其他相关产业结合,以助力TCQ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钟广玲治疗肩痹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肩痹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病证.钟广玲教授认为,肩痹病因内责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司,外受邪气侵害、跌打损伤、积年劳损;病机以肝脾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为标,致使筋脉劳伤、气滞血瘀;治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法,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分型证治、中医外治、导引气功等疗法.中药内服的分型证治可分风寒湿痹、风湿热痹、气滞血瘀、营血不和、劳伤筋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7型,分别予以自拟加减牛蒡子汤、四妙散合五藤汤或宣痹汤、身痛逐瘀汤、自拟舒络汤、活血通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养血柔肝汤.中医外治可采用中药外敷、中药外洗治疗;并自创简式导引功法,以助患者功能锻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静力性训练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研究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静力性训练作为推拿功法的一种锻炼方式,同时作为运动疗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其临床效应已得以验证,而静力性训练的作用机理仍有待动物实验进一步考证.目前,静力性训练的动物模型制备主要有四大类,包括爬杆法、后肢倒吊法、等长收缩负重法和电刺激法.这些模型已被应用于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研究,其作用机制得到广泛探讨.对静力性训练的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静力性训练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站桩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相关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站桩功属传统养生功法,在增强体质、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展现了良好作用,是一种非侵入、经济有效的康复疗法[1].研究[2]表明,长期练习站桩功可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增强身体协调性、缓解抑郁焦虑等,且站桩功、太极拳等气功已应用于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心理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康复中.本文将对站桩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站桩功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少林八段锦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少林八段锦编排思路遵从气功锻炼的固有规律,重视“意”“气”“形”的综合锻炼和“身”“心”“灵”的平衡调节,体现“天人合一”的思路内涵.少林八段锦不仅能运用调气、调息,并且通过调心起到舒畅情志的作用,达到心身和谐的功效,如“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等.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对付“七情”的干扰就必须“正行”“善心”“心静”“无以物乱官,无以官乱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少林八段锦通过调节其心理行为活动,从而提高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达到人体、心理、社会和谐的最佳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辟谷本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二十四史及小道藏——《云笈七签》中有关“辟谷”文献的梳理,结合笔者自身辟谷经验,探讨辟谷真实的涵义.认为辟谷其修炼涵义的核心是“服气”,服气达到一定水平,可以伴随“辟谷”现象;辟谷是为达到或者促进修炼境界而设,也可以成为修炼境界层次的一个或然的客观标准.因而辟谷是“服气辟谷”的简称,服气技术属于中医气功范畴.对照现代医学,辟谷可相当于中医气功和限食疗法的复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八段锦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及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1].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与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中国COPD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抗炎和联合治疗是目前COPD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但不能有效逆转肺功能下降.既往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体育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经过持续练习后,可以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耐力、住院次数等[2].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具有良好疗效.本文就COPD研究概况、八段锦临床应用及其对稳定期COPD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传统气功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影响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传统气功疗法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1979—2017)、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8—2017)、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79—201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1978—2017)、Pub Med(1966_2017)及Cochrane图书馆,截止时间2017年3月31日,收集所有以气功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分别进行资料提取和严格评价,使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随机对照研究,4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相对于单纯常规治疗或不治疗,气功结合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评分(SMD-0.79,95%CI-1.09~-0.49,P<0.001,I2=60%)、焦虑评分(SMD-0.73,95%CI-0.97~-0.49,P<0.001,I2=39%)、6 min步行试验(MD 24.3,95% CI 13.83~34.77,P=0.006,I2=66%)距离、日常生活评分(MD-2.23,95% CI-2.90~-1.56,P=0.26,I2=25%).结论:气功疗法可能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具有一定益处,对改善患者日常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辅助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