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38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球囊扩张术,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经口气囊扩张术,即超声定位环咽肌后经口插入导尿管,定位导尿管头端位置后,注入空气,进行气囊扩张治疗。每2日治疗1次,治疗期间记录每次治疗时间、扩张次数,并评估患者舒适度、喉部疼痛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每次治疗时间(23.53±1.81)min、扩张次数(4.79±0.42)次、患者舒适度(73.32±6.32)分、患者喉部疼痛VAS评分(0.89±0.7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6.00±2.19)min、(3.89±0.94)次、(55.00±7.83)分、(1.95±1.0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洼田饮水试验患者临床疗效评定,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78.95%,明显优于对照组(31.5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SA评分[(22.58±1.22)和(24.05±0.71)分]、VFSS评分中的咽期评分[(2.58±0.51)和(2.11±0.32)分]及误咽情况[(3.58±0.51)和(3.16±0.3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行气囊扩张术可以缩短每次治疗时间、增加扩张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喉部疼痛情况,提升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功率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体积>90 ml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低功率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体积>90 ml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前列腺体积>9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5±7.3)岁,前列腺体积(110.2±23.7)ml,术前最大尿流率中位值为5.3 ml/s(1.0~10.0 ml/s),术前残余尿量中位值为78.5 ml(51.6~108.5 ml)。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术中绿激光汽化功率为80 W,止血功率为20 W。利用绿激光汽化和镜鞘钝性剥离相结合寻找包膜,并按"三叶法"将前列腺两侧叶及中叶沿包膜层面进行剜除,剜除后组织推入膀胱,利用组织粉碎器将剜除后组织粉碎取出,术后留置F20三腔导尿管,气囊注水50 ml,术后予常规生理盐水膀胱冲洗24 h,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分析围手术期结果及并发症。结果:1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汽化剜除时间(58.6±6.1)min,组织粉碎时间(12.6±5.6)min。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为(6.2±1.5)g/L,无输血病例。术后疼痛评分0分89例,1分49例。术后48 h拔管后123例恢复自主排尿;15例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予留置导尿,术后7 d再次拔除导尿管,均恢复自主排尿。术后2例出现短暂尿失禁,均为急迫性尿失禁,给予口服托特罗定治疗后均好转,无压力性尿失禁。术后5例出现尿道狭窄,均为术后3个月发生,经尿道扩张或膀胱颈口电切术后治愈。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中位值为17.5 ml/s(14.0~22.0 ml/s),残余尿量中位值为6.2 ml(2.7~11.3 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8例最大尿流率术后3个月中位值为16.1 ml/s(13.0~20.0 ml/s)、术后12个月为17.3 ml/s(11.0~24.0 ml/s),保持稳定。 结论:低功率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前列腺体积>90 ml的BPH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优化导尿管夹闭训练及气囊自动回缩导尿管拔除法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首次排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优化导尿管夹闭训练及气囊自动回缩导尿管拔除法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首次排尿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术后排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并留置导尿管的2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观察组A 69例,观察组B 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管夹闭训练和常规导尿管拔除法,观察组A采用优化导尿管夹闭训练和常规导尿管拔除法,观察组B采用优化导尿管夹闭训练和气囊自动回缩导尿管拔除法。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排尿情况、疼痛评分、尿路刺激征情况。结果:观察组A、B首次排尿时间分别为(11.58 ± 6.59)、(10.06 ± 5.91)min,均低于对照组的(37.14 ± 13.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4、15.07,均 P<0.05),观察组B与观察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首次排尿量分别为(303.66 ± 43.74)、(299.06 ± 41.26)、(299.28 ± 43.17)m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排尿情况(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尿潴留)发生率比较,观察组A优于对照组( χ2=16.47),观察组B优于观察组A和对照组( χ2=8.59、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A导尿管拔除时疼痛评分为(2.71 ± 0.67)分,对照组为(2.87 ± 0.78)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的疼痛评分为(1.41 ± 0.65)分,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93、11.62,均 P<0.05);3组患者尿路刺激征(0级、1级、2级、3级)发生率比较,观察组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81、25.27,均 P<0.05)。 结论:优化导尿管夹闭训练和气囊自动回缩导尿管拔除法有效缩短了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减轻了导尿管拔除时的疼痛感及首次排尿时尿路刺激症状,并提高了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有效预防了尿潴留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用于腹内压测量的新型医用引流器具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医用引流器具在ICU腹内压测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CU2018年4—9月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试验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袋进行腹内压测量,试验组则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医用引流器具进行腹内压测量,比较2组患者测量首次使用的耗材成本、针刺伤发生率、导尿管渗漏发生率、导尿管气囊破裂发生率以及护士操作满意度,同时将对照组在2018年1—3月收治的32例患者在传统引流袋腹内压测量停止时予更换新型引流器具再次行腹内压测量1次,比较2种方法测得腹内压的准确率。结果:腹内压试验组首次测量人均耗材成本5.71元、针刺伤0例、导尿管渗漏0例,均低于对照组的22.36元、1例、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护士操作满意度为(13.85 ± 0.93)分,高于对照组的(10.00 ± 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323, P<0.01)。 结论:在腹内压测量操作中使用新型医用引流器具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同时能降低耗材成本,减少针刺伤、降低导尿管渗漏发生率,提高护士操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下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剜除术后膀胱颈挛缩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预防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剜除术(Madigan)后膀胱颈挛缩(BNC)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Madigan术的BPH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BNC,分为发生BNC组(45例)和未发生BNC组(317例).按照相同标准另选2022年3~11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Madigan术的BPH患者120例纳入验证集.评价手术疗效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ASSO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BNC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残余尿量(PVR)均更低(P<0.05),最大尿流率(Qmax)更高(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非零特征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年资术者、合并前列腺炎、膀胱冲洗液温度<34 ℃、导尿管堵塞、导尿管气囊注水量>40 ml以及术后便秘,均是术后BN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最佳界值均为2.36分.预测评分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其区分度良好.结论:腹腔镜下Madigan术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低年资、合并前列腺炎、膀胱冲洗液温度<34℃、导尿管堵塞、导尿管气囊注水量>40 ml以及术后便秘,均是术后BN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区分度良好,且简单易行,可为临床腹腔镜下Madigan术治疗BPH患者术后BNC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气囊导尿管灌肠在双腔肠造口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评价气囊导尿管顺行性灌肠在双腔肠造口患者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胃肠病中心住院、双肠腔造口且需要清洁灌肠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经造口自上而下顺行灌肠,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肛管经肛门口逆行灌肠.比较两组操作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合格率和灌肠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合格率、灌肠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操作时间、灌肠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气囊导尿管顺行灌肠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双腔肠造口患者肠道清洁合格率,减少灌肠操作时间和操作次数,提高灌肠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气囊自动回缩拔除尿管法在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围术期患者中应用气囊自动回缩拔除尿管法,寻找能够减轻尿道黏膜损伤的新拔管方法.方法2015年3-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110例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除尿管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气囊自动回缩拔除尿管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时的尿道疼痛评分、首次排尿尿道疼痛评分、首次排尿前段尿液的红细胞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时尿道疼痛、首次排尿尿道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首次排尿前段尿液红细胞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气囊自动回缩拔除尿管法能够减轻围术期留置导尿患者的尿道黏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围术期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EVAP)术后膀胱颈挛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TUEVAP术的BPH患者372例,其中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者44例,首先对TUEVAP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72例BPH患者TUEVAP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者44例(1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者年资、膀胱冲洗液温度、导尿管型号、导尿管堵塞、导尿管气囊注水量及牵引时间是TUEVAP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尿管堵塞(95%CI:5.210~487.322)、膀胱冲洗液温度过低(<34℃)(95%CI:10.352~304.260)和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过多(>40 mL)(95%CI:2.551~187.550)是膀胱颈挛缩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尿管堵塞、膀胱冲洗液温度(<34℃)和导尿管气囊注水量(>40 mL)是TUEVAP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内节育器与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宫腔再粘连中的应用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与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富内节育器组、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宫内节育器组术后宫腔放置金属宫内节育器,双腔气囊导尿管组术后宫腔内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均有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组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同双腔气囊导尿管组比较,显著较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组、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5.7%、20.8%,宫内节育器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组、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7.4%,宫内节育器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节育器组38例有生育要求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2.6%,双腔气囊导尿管组为28.6%,宫内节育器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可有效改善宫腔形态,预防再粘连发生,促进月经恢复,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因球囊故障发生拔管困难,其中8例向球囊内继续注水扩大球囊,消除单向阀门,2例经直肠对球囊进行按摩和挤压,3例经阴道刺破球囊,2例经直肠、前列腺刺破球囊,1例在B超定位下经膀胱前壁刺破球囊,2例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击穿球囊;3例因阀门故障以及连接阀门和球囊之间的管道堵塞造成拔管困难,通过拔除或剪断阀门、碾压连接阀门和球囊之间的管道顺利拔管;1例球囊表面结石形成,经尿道导入体腔器械注入润滑剂顺利拔除导尿管.结论 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常见原因为注水阀门故障、连接阀门和球囊之间的管道堵塞及球囊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成功拔除气囊导尿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