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在尿动力检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用自制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测压导管插管成功率,缩短护理人员膀胱测压调试时间,降低目前临床常用嵌段聚醚酰胺树脂材料导管费用支出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硅胶导尿管进行改良制作成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与嵌段聚醚酰胺树脂材料膀胱测压导管(传统导管)进行模拟膀胱压力容积测试进行对比测试;对80例前列腺增生并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分别采用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与传统导管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插管成功率、导管排气便捷率和费用有无差异,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和传统导管充盈性膀胱测压模拟测试对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2种导管对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导管排气便捷率分别为93.75%(75/80)、97.50%(78/80),优于传统导管的77.50%(62/80)、87.50%(70/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7.312、4.414,均 P<0.05);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费用(134.57 ± 23.58)元明显低于传统导管的(654.78 ± 56.87)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505, P<0.05)。 结论:双腔硅胶膀胱测压导管材料来源广,制作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临床置管操作简单方便,代替传统尿动力膀胱测压导管进行测量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满足临床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提高了前列腺增生患者插管成功率且减低了患者耗材费用支出,可方便护士及时排除导管内气泡,缩短检测调试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Er∶YAG激光SWEEPS双脉冲模式激活荡洗在自由水域中的气泡动力学观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Er∶YAG激光光子增强的光声流(SWEEPS)技术在不同脉冲间隔参数条件下的蒸汽气泡动力学效应.方法:Er∶YAG激光手具连接工作尖放置于自由水域模型中,设置SWEEPS模式,150~600μs脉冲间隔激活.高速摄像机(200 000 Hz)摄录Er∶YAG激光激活荡洗引起空穴效应的过程,matlab逐帧分析蒸汽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蒸汽气泡消失时刻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的距离.实验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SWEEPS模式下,脉冲间隔设置的改变会引起两次脉冲激发的蒸汽气泡形成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双气泡融合、双气泡撞击及双气泡脱离.其中,脉冲间隔设置为360-440μs时,双气泡撞击现象会使蒸汽气泡消失时气泡残余与激光工作尖之间达到最远距离.结论:在自由水域中,Er∶YAG激光双脉冲SWEEPS模式在不同的脉冲间隔设置下会引起双气泡间形成不同的作用关系,该现象可能可以增强Er∶YAG激光空穴效应,强化激光激活荡洗的临床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全面梳理,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纳入近 20 年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以文字、图表、气泡图、柱状图相结合的形式对证据进行分析展示,分别采用RoB 1.0、AMSTAR2、AGREE Ⅱ对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 163 篇RCTs,4 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 篇网状Meta分析,2 篇观察性研究,5 篇指南/共识.近年来,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成药种类较多,其中参附注射液的关注度最高.临床RCT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RCT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短周期;结局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指标,中医特色疗效指标关注较少;部分指南/共识制定流程缺乏规范,导致其权威性和科学性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既有优势,但也存在问题,仍需更多高质量循证证据提供支撑,未来应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同时规范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共识制定流程并提升其证据质量,以便进一步挖掘中成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定制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评估一台定制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安全性.方法 由储血罐(模拟患者)、储血囊、氧合器、内径1/4英寸(1英寸=2.54 cm)连接管、水箱等建立离体测试模型.每天记录滚轴泵、水箱工作情况,分别以超声流量仪、温度计检测滚轴泵流量、水箱温度读数是否精确.将压力监测系统与美敦力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对同样压力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其准确性及稳定性.满足监测系统报警条件,观察报警及停泵情况.将定制系统应用于4头健康幼猪和2头轻度ARDS幼猪24 h,记录幼猪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气体交换、血液学参数,并观察定制系统工作情况.定制系统与超声流量仪、温度计等之间的一致性评估采用Bland-Altman分析的方法.结果 滚轴泵、监测系统、水箱均运行稳定.泵流量、泵前压、泵后压、膜后压、温度测量结果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4 L/min,0.03L/min)、(-3 mmHg,3 mmHg)、(-5mmHg,6mmHg)、(-6mmHg,6mmHg).泵前压、泵后压、膜后压、气泡监测、储血囊均进行了100次测试,压力监测及储血囊报警均灵敏,停泵迅速,气泡监测仅60次报警并停泵.水箱报警温度为(42.3±0.2)℃.在体实验中定制系统工作平稳,健康幼猪接入定制系统后顺应性(Cdyn)有一过性下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氧合指数(OI)有一过性升高,而ARDS幼猪接入定制系统后Cdyn呈上升趋势,A-aDO2和OI呈下降趋势.幼猪接入定制系统后平均动脉压相对稳定,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呈下降趋势.结论 离体及在体实验显示该定制系统的滚轴泵、压力监测系统、水箱性能较好,初步证实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稳定性、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增强肿瘤化疗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采用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治疗是否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在肿瘤组织中的转运效率.方法 24只新西兰荷瘤兔被随机分成3组,即超声微泡阿霉素组(Ad-US-MB)8只、阿霉素组(Ad)8只以及空白对照组8只.Ad-US-MB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化疗后,即刻予超声微泡治疗10 min;Ad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化疗后,即刻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并超声假照10 min;空白对照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后,即刻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并超声假照10 min.观察阿霉素及肿瘤微血管的空间分布,定量对比两组阿霉素的浓度的变化.结果 Ad-US-MB组的盐酸阿霉素浓度较Ad组增加[(0.682±0.000 1)μg/ml vs (0.422±0.357) μg/ml](P<0.05).对比观察两组的免疫荧光分布,在Ad-US-MB组中,阿霉素密集的分布在肿瘤微血管周围,甚至更远的区域;而Ad组中,在肿瘤微血管周围仅见稀疏分布的阿霉素.空白组未注射阿霉素故无阿霉素的浓度及分布.结论 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可以增加盐酸阿霉素在肿瘤组织中的转运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比增强超声对血管疾病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即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小,具有类似红细胞血流动力学特征,参与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血流与组织回声对比,提高性噪比,使多普勒频移显示更多的血流信息,最终通过呼吸安全排出.CEUS具备长时间扫描及动态实时成像等优势,在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液体和气体尿动力学测压导管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再现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并且能客观解释患者的膀胱问题.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尿动力学测压导管是液体传导导管,由于经济、卫生等优点,受到广泛认可.然而,液体传导导管中气泡及患者活动会影响信号传导质量.气体传导导管操作简便易行,测量值不受气泡和患者活动的影响,已逐渐在某些地区开始用于尿动力学测压.气体传导系统与液体传导系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在流体力学原理、调零方法和操作细节等方面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测压结果.国内外对气体传导系统的研究还不完善.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本构造、发展沿革、零压力点设置、频率响应、膀胱测压、尿道压力描记、压力值转换算法和检查后的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生物泡沫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活性污泥生物泡沫,就会影响污泥沉降和处理厂运行效能,对出水水质、作业安全和公共健康带来一系列挑战.生物泡沫是自活性污泥法诞生以来长期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生物泡沫的形成需要气泡、表面活性物质和疏水物质等3点基本的要素,在其中主要富集了诺卡氏型丝状细菌(Nocardioform filamentous bacteria)和微丝菌(Candidatus Microthrix parvicella)这两种类型微生物.多种环境和运行因素包括温度、溶解氧、pH、污泥龄、特别是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等均会对这些丝状微生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抑制丝状细菌生长的常用控制策略包括选择器、生长动力学控制、投加化学药剂以及噬菌体等方法,通过降低两类丝状细菌在生化池中的浓度以期消除生物泡沫现象.本文总结了生物泡沫的类型、成因、表征生物泡沫程度的指标、影响生物泡沫的环境因素以及常用的调控策略的原理及优缺点等,尽可能全面地介绍活性污泥生物泡沫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和控制策略,期望能够为今后研究活性污泥微生物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时代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
编辑人员丨2023/8/5
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 20世纪中期被用于治疗神经紊乱疾病的探索[ 1 ].然而由于技术问题,直到20 世纪90年代超声介导设备及实时成像等技术得到改善, HIFU才被重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HIFU 介导的肿瘤消融,采用一定的聚焦方式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形成一个能量高度集中的区域,应用HIFU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使靶点组织失去生物学活性.HIFU的热效应包括一般加热、致组织凝固性坏死和组织汽化.空化效应是HIFU治疗过程中除热效应外的又一关键生物效应.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介质时,液体中的微小气泡会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表现出振荡、生长、压缩和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此称声空化(简称空化),空化效应的存在使高强度超声波在靶点处形成气泡,气泡的崩溃破裂可在附近微小的区域内产生高压冲击波( 20 ~30000 bars)及高温(2000~5000 K) [2] ,损伤周围微小范围内的组织,进一步加强 HIFU 对组织的消融作用.基于超声波的穿透性,HIFU可以穿透皮肤聚焦于靶点,从而实现无创消融组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减压病大鼠模型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减压病大鼠模型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15只雄性SD大鼠,进舱前行心脏彩超检测作为正常对照数据.将动物置于加压舱内,以21/4指数方案快速加压至1.5 MPa后停留242 s,再以3 m/s的速度匀速减压50 s.出舱后观测动物减压病症状,统计减压病发病率及生存率.对存活动物进行心脏彩超检测后,取正常对照组、死亡组及减压后存活组动物的心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15只动物均出现呼吸急促、懒动等减压病症状,9只在减压后30 min内死亡.其中4只于出舱后1 min内死亡,未检测到数据.减压后死亡组大鼠肺组织呈现显著肺水肿、出血及结构破坏,心肌组织显示纤维断裂、水肿.而减压后存活组大鼠的心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进舱前及减压后存活大鼠相比,减压病死亡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显著增加,左心室射出分率显著降低(P<0.05),心腔及心肌细胞内可见大量气泡,肺水肿显著.减压后存活组大鼠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及每分输出量呈上升趋势,与死亡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的心肺损伤是导致快速上浮脱险减压病大鼠死亡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