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康管理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健康管理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还存在着健康管理学理论研究滞后、学科建设缺乏标准与规范、大部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仍停留在单一体检服务等问题。当前健康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供给满足不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各级政府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期望与要求。加强和加快健康管理机构自身建设,提高社会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是健康管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这个任务,解决当前主要矛盾,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我国健康管理事业才能更好发展,也才能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一项全球妇幼健康促进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CCT)策略作为一种“需求方经济补偿手段”,通过提供小额现金激励受益者的特定目标行为,被成功地运用在全球欠发达地区或弱势群体的妇幼营养改善和预防保健工作中。回顾1997—2015年间全球开展的20个妇幼健康促进CCT项目,可以发现CCT策略能促进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行为,从而改善妇幼健康结局;与“供给方经济补偿”“无条件经济补偿”“代金券”等其他经济补偿干预策略比较,“兼顾供给能力”“设置支付条件”“考虑非医疗成本”可更有效地促进目标人群的行为转变,发挥CCT策略改善受益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效能。CCT策略对服务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长期影响以及同时比较多种经济补偿干预手段的成本效果分析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妇幼健康促进项目提出设计和执行方面的建议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福州市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医疗费用增长结构差异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福州市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医疗费用增长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医院规模分类的标准,将中型和大型医院配置的卫生资源归为优质性卫生资源,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卫生资源和床位<200张医院的卫生资源统归为基础性卫生资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福州市两类卫生资源配置和供给现状;利用结构分解法分解该市2016年至2019年住院费用,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讨论住院费用增长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综合福州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服务需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将12个区/县划分成3类区域。一、二类区域配置的优质性卫生资源医疗机构数占全市总数的78.95%,其中,仅GL和TJ两区配备的住院床位达全市优质性住院床位总数的44.29%,三类区域配置则主要以基础性卫生资源为主。2016年至2019年,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结构分解发现,规模效应是首要驱动因素,结构效应贡献次之,费用膨胀效应贡献率最小,说明住院服务利用增加是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主成分回归结果显示,优质卫生资源供给的增加对住院费用增长呈现正向拉动作用,其中,大医院床位的扩张对费用膨胀效应具有正向影响( β1=0.421, P<0.001)。基础卫生资源的配置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能够起到一定收敛作用,而县区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负向影响患者的就诊流动(每千人口床位 β2=-0.303, P<0.001)。 结论:卫生资源供给结构与费用增长结构紧密相关。建议差异化配置优质和基础性卫生资源,优化资源供给结构。加强对基础性卫生资源的投入,增强相关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而优化居民就医流向,引导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下某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某市3个县(市、区)的18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家机构抽取60~70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服务提供(19个条目)和健康问题提及频率(12个条目)2个维度。按照信息饱和原则对20名家庭医生和15名签约居民进行定性访谈,了解当前服务需求和存在问题。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服务评分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签约居民1 098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性服务评分为(3.15±0.42)分,其中疫苗接种、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教育项目得分较高,分别为(3.80±0.54)分、(3.70±0.64)分和(3.78±0.57)分;皮肤科、心理健康咨询和家庭病床项目得分较低,分别为(2.27±1.20)分、(2.97±1.01)分和(1.92±1.18)分。签约机构、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是综合性服务评分的影响因素( P<0.05)。居民对家庭病床、心理咨询和防跌倒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结论:该市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较好的综合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家庭病床、心理咨询和防跌倒服务供不应求。未来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服务供给,为居民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省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获取2011—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产出相关指标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静态效率,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动态效率,采用Tobit模型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天津、上海和浙江等15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综合效率=1.000,且规模收益不变;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16个省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综合效率<1.000,其中,15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减,1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增。2011—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从0.988上升至1.036。万人口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床位使用率、人口密度、资产负债率和平均住院日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 P<0.05)。 结论: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呈增长趋势,存在地区差异性,且受多重因素影响。应当进一步缩小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的地区差异,合理控制医疗机构规模,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整体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上海作为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试点的城市之一,自2004年在城乡地区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布局及第一轮标准化建设以来,上海始终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2月,为进一步强化“全专结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提高社区居民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能力水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建设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的评价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标志着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该研究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供给的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三级肿瘤专科医院资源配置及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合分析我国肿瘤领域医疗资源和服务供给状况。方法:选取我国41家公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提取资源类和服务类公因子,分别计算其得分。两组公因子变量的共线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二阶聚类法分析各类医院的特征差异。类间差异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资源评价包含基础资源(基础人力及床位资源)和高端资源(高层次人才及学术资源)两个维度。服务评价包含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及基础保障)和学科辐射(学科建设及资源效率)两个维度。基础人力及床位资源因子与医疗服务及基础保障因子显著相关( r=0.811, P<0.001),高层次人才及学术资源因子与学科建设及资源效率因子显著相关( r=0.906, P<0.001)。二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1家肿瘤专科医院分为两类,第1类共5家医院,分布在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和天津市;其余36家医院为第2类。两类医院在资源得分、服务得分、高端资源和学科辐射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同时两类医院所在省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我国公立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发展不均衡,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及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与医院高层次人才及学术资源密切相关。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建议在公立医院绩效分类评价、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等方面,应充分考虑我国肿瘤领域的医疗服务差异和分布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准医疗服务系统基本框架构建及实施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精准医疗可实现对疾病的精准防治,提高医疗水平。精准医疗服务系统是提供精准医疗服务的载体和媒介,可推动精准医疗计划的落地,极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作者在文献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精准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构建了精准医疗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即以精准医疗服务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为基础、以服务产品系统为核心、以支撑系统为保障,并提出了精准医疗服务系统建设的实施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香港医院管理局弥合公立医疗服务供需差距的管理实践及其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香港医院管理局正面临着资源供给总量有限和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为有效应对挑战,弥合供需差距,香港医院管理局依托管理体制优势,持续加大基本建设力度,提升所属公立医疗机构的承载能力和容量;积极推动服务模式重构,持续提升诊疗服务体验、服务质量和效率;细化拓展与私营机构、社区的协作来分流需求,提升人群整体健康水平。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有关管理实践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公立医院及其办医主体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上海市村卫生室服务供给能力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村卫生室服务供给能力情况,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科室建设与业务开展情况提供建议。方法:于2020年对上海市9个郊区1 449家村卫生室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03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出模型中各因子的路径系数,进而确定指标体系的归属及指标权重。结果:上海市村卫生室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中指标权重最大的部分是业务开展情况,表现最好的是“科室功能设置情况”这一指标,最差的是每万人医师数这一指标。结论:应根据村卫生室实际情况,加强绩效激励机制建设,完善财政经费补助机制。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培养模式,鼓励在职老乡村医生接受医学类大专学历教育,鼓励乡村医师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增加乡村医生数量,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更好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