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风险评估方法在某汽车铸造企业噪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汽车铸造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方法:于2020年7月,选择某汽车铸造企业,分别运用WS/T 754-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简称指南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ICMM)赋值定量法(简称ICMM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简称指数法)对该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该企业主要岗位噪声暴露水平80.3~94.8 dB(A),其中落砂、清理、造型岗位噪声>85 dB(A);经三种方法评估各岗位噪声风险,指南法评估结果显示调整风险等级2~5级,指数法评估为2和3级,ICMM模型判定均为5级。结论:三种风险评估法对该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时各有优缺点。ICMM模型赋值差距较大,评估结果偏高;指南法与指数法评估结果在部分岗位的一致性较好,指数法评价时存在一定主观性,指南法较为客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某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综合治理噪声的措施与效果.方法 以某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接触噪声的岗位为研究对象,调查企业噪声危害现状,对噪声超标岗位进行综合治理,分析治理效果.结果 检测该企业395个接触噪声岗位.其中,噪声超标岗位16个,噪声超标率为4.1%.超标岗位主要在机加工车间和铸造车间,其8 h等效声级分别为86.8~89.2和85.2~90.2 dB(A);除铸造车间模具保全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Ⅱ级外,其余噪声超标岗位噪声作业分级均为Ⅰ级.企业采用改革工艺、设备替代、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等噪声综合治理措施后,9个岗位整改后8 h等效声级低于整改前[(86.7±1.1)vs(83.3±1.3)dB(A),P<0.01].结论 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可实现从源头降低噪声的目的,可供存在噪声危害的相关企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岗中职业健康检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岗位作业人员健康状况,提出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措施.方法 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和方法进行,粉尘作业岗中检查周期为2年1次,不在本年度检查范围内.所有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资料进行x2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噪声岗位: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岗位(P<0.01).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8.61%,其中高频(含双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82.82%;听力损失随接害工龄增长成正比(P<0.01);听力损失在厂部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车身厂、铸造厂、动力开发部、发动机厂、车架厂、总装厂、设备动力厂和冲压厂,均高于10%.②苯及苯系物岗位:血常规异常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在接害工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厂部分布间比较为质管部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检查出职业相关疾病或异常261人占12.33%、职业禁忌症3人(噪声作业2人、苯作业1人).结论 结合近两年检查资料显示,南昌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有害因素以噪声、苯及苯系物和粉尘为主,尤其是噪声广泛存在且危害严重,应引起企业、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风险程度,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对上海市嘉定区6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017年生产场所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焊接、机加工、清洗整理、涂胶、涂装、橡塑、质控测试、铸造、组装岗位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总评分值分别为6.852、6.209、6.780、6.500、6.853、6.653、7.000、7.000、7.000,评价等级均为Ⅰ级(优),整个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评分值为6.758,等级也为Ⅰ级(优).[结论]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成为职业病危害接触风险评价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关联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之间的关联特征.方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网站检索、收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提取其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信息,构建标准互引矩阵,采用UCINET6 for Windows软件计算节点特征指标,采用Netdraw 2.054软件绘制标准互引关系网络拓扑图.结果 共计纳入26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涉及361项规范性引用文件;其中,点中心度以GBZ/T 251《汽车铸造作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最高(48.064),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以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最高,分别是27.386和33.210.标准互引关系拓扑图提示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5项标准位于互引关系网络中的中心位置.结论 处于互引关系网络中的中心位置的5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对其他标准影响较大的关键节点,可作为未来标准管理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汽车型砂铸造行业噪声危害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研究汽车铸造行业噪声危害的特点,了解噪声对汽车铸造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噪声危害的控制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某汽车型砂铸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整理2010—2019年度岗位噪声强度检测结果,2019年度各岗位噪声频谱检测结果,2010—2019年10年间职业性噪声聋患病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等、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其噪声危害特点及噪声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10年内型砂铸造企业噪声LEX.8h超标率无统计学意义(χ2=6.76,P=0.66),10年间噪声LEX.8h的均数值呈现水平波动,基本稳定在80~90dB(A)之间.(2)落砂、配砂、清理抛丸等岗位前5年噪声强度均值与后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岗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铸造行业各岗位中,制芯、清理岗位噪声频谱以中高频为主,其余各岗位的以中低频为主.(4)职业性噪声聋患病例主要集中在清理打磨工、熔化工和检查工等工种.结论 汽车铸造行业噪声危害重点集中造型、落砂、清理等岗位,并且10年间噪声强度大、超标率居高不下;各岗位的噪声以中低频为主,个别岗位以中高频为主的特点.近年来因设备自动化更新,落砂、配砂、清理抛丸等部分岗位噪声强度有所降低,但整体的噪声超标率基本无变化,噪声危害仍然较重,10年间共诊断职业性噪声聋20例,型砂铸造企业噪声危害难以得到控制,铸造作业工人听力损害的风险仍然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