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术中旋磨头嵌顿及处理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64岁,因“间断胸痛3年,加重1周”于2022年3月16日入院。患者3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骨后疼痛,放射至左上肢,伴胸闷,持续半小时左右,休息可缓解。于外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60%,长期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此后患者反复发作类似症状,1周前症状加重,安静时亦有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收入院。既往高血压20年,最高达210/100 mmHg,应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特拉唑嗪”降压,血压控制在160~170/70~80 mmHg;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0 ℃,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75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很高危;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致免疫性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73岁。2020年4月,因进食后间断呕吐4个月,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月7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日常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规律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入院CT检查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占位,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区、主动脉弓下及食管下段旁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门区、胃小弯侧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1日开始行紫杉醇+奈达铂一线化疗2个周期。7月2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 Gy,分30次完成,同步奈达铂30 mg化疗,每周1次。2021年1月14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纵隔、腹腔淋巴结较前增大。23日开始行二线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3月13日复查CT,示新发肺转移灶。完善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Ⅰ和脑利钠肽基线检查后,于22日开始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24日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间断胸痛,当时射血分数为5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检查未见急性心肌梗死异常改变。血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770.60 ng/L。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硝酸异酸梨酯片含服,胸痛缓解。25日患者血高敏肌钙蛋白Ⅰ> 40 000 ng/L,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24日无明显变化。考虑患者免疫治疗基线筛查时高敏肌钙蛋白正常(<1.5 ng/L),目前明显升高,心内科医师暂不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故高度怀疑免疫性心肌炎。根据患者体重(45 kg),予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复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1 990.60 ng/L,再次行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26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2 656.30 ng/L,较前明显下降,继续甲泼尼龙400 mg冲击治疗。当日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间断胸痛,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599.80 ng/L,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胸痛缓解。27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31 859.70 ng/L,再次明显升高,脑利钠肽前体为14 044.0 ng/L,故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0 g,并予吗替麦考酚酯0.5 g口服,2次/d。28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7 165.0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10 434.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 U/L,乳酸脱氢酶为454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376 U/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射血分数为55%。继续行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同时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辅酶Q10、尼可地尔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能量代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5 d后,按500、240、120 mg逐渐减量,各使用1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迅速回落。4月12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9.5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 148.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7 U/L,乳酸脱氢酶为371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273 U/L,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1年4月14日患者出院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 mg,1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用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我国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旨在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涉及神经系统用药、精神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8大系统58种国家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医务人员给药顺应性、患者用药顺应性、临床价值综合评价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精神系统用药评价外,其他系统用药评价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表明专家对各系统用药指标的熟悉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信。根据指标的综合评分,可考虑将硝酸甘油、酒石酸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二甲双胍、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卡波糖、缬沙坦、氯吡格雷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优先参考品种;硝苯地平、艾司唑仑、坦洛新(坦索罗辛)、辛伐他汀、阿法骨化醇、依那普利、比索洛尔、丙酸倍氯米松、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次选参考品种。结论:专家推荐的评分较高的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为主,与老年人疾病谱相符;老年人全额保障基本药物遴选可考虑据筹资情况,优先从老年人使用频次较高且药品费用负担较重的几大类基本药物中挑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脂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脂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CHF合并T2DM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糖波动情况、血脂水平以及总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58/60)比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90, 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房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低于对照组[(50.12 ± 5.78)%比(41.23 ± 5.13)%、(30.52 ± 4.28) ml/m 2比(36.73 ± 4.58)ml/m 2、(89.27 ± 9.26) ml/m 2比(95.34 ± 9.73) ml/m 2、(68.46 ± 5.17) ml/m 2比(71.32 ± 6.58) ml/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7.52 ± 1.03) mmol/L比(10.87 ± 1.76) mmol/L、(1.45 ± 0.31) mmol/L比(1.72 ± 0.35) mmol/L、(3.12 ± 0.67) mmol/L比(4.71 ± 0.78) mmol/L、(7.84 ± 1.97) mmol/L比(8.67 ± 2.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3.18 ± 0.35) mmol/L比(3.35 ± 0.5) mmol/L、(1.35 ± 0.17) mmol/L比(1.43 ± 0.28) mmol/L、(1.65 ± 0.41) mmol/L比(1.51 ± 0.3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心力衰竭再住院7例,MACE 14例,总复发率为35.00%(21/60);对照组治疗半年内出现全因死亡1例,心力衰竭再住院8例,MACE 26例,总复发率为58.33%(35/60);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56, P<0.05)。 结论: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CHF合并T2DM患者心肌功能、血糖血脂水平,且能够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硝酸酯类药物低反应性或耐药人群的急诊识别与处理中西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硝酸酯类药物是急诊常用药,广泛用于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急危重症的治疗。常用药物,如硝酸甘油(即三硝酸甘油酯,glyceryl trinitrate, GTN)、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ISDN)、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ISMN),尽管临床应用广泛,仍然存在由于使用欠规范及耐药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临床、科研及患者教育方面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急诊急救情况下,对GTN低反应性或耐药的识别与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不良临床后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39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胶囊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78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常规治疗,加以阿托伐他汀片调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两组HDL-C均升高,TC、TG、LDL-C均降低(均 P < 0.05);试验组HDL-C为(1.37±0.26)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5±0.22)mmol/L,TC、TG、LDL-C分别为(5.48±1.21)mmol/L、(3.31±0.58)mmol/L、(2.53±0.41)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69±1.35)mmol/L、(3.97±0.67)mmol/L、(3.01±0.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3、4.17、4.65、4.47,均 P <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2, P < 0.05)。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10.26%(4/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对冠心病并血脂异常患者而言,地奥心血康胶囊能辅助调理血脂,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天麻素多囊脂质体及脑靶向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运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天麻素(GAS)多囊脂质体(GAS-MVLs),考察GAS-MVLs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脑靶向性.方法 以成形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GAS-MVLs成形工艺;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GAS:卵磷脂)、醇脂比(胆固醇:卵磷脂)、卵磷脂与三油酸甘油酯的质量比、聚山梨酯80的质量浓度为变量,正交试验优化GAS-MVLs处方;对GAS-MVLs进行包封率、粒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形态进行表征,进行体外累积释放率及初步稳定性试验.采用 HPLC法测定小鼠给予GAS、GAS-MVLs(30mg·kg-1)后5、15、30、60、90、120、150、180、240、300min血浆及脑组织中GAS的浓度,以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及脑内峰浓度比(Ce)评价GAS-MVLs脑靶向性.结果 优化处方为药脂比为1∶2,醇脂比为1∶1,卵磷脂与三油酸甘油酯为1∶1.5,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为6%.精密称取处方量的卵磷脂、胆固醇、三油酸甘油酯溶于氯仿-乙醚(2∶1)混合溶剂为脂相,精密称取GAS溶于水作为内水相,内水相与脂相体积比为2∶3,将内水相加入到脂相中,在冰水浴下超声3 min,形成初乳;以6%聚山梨酯80为外水相,与初乳从不同入口注入微流控装置中,通过Y型芯片,设置总体积流量(18.78 mL·h-1)和体积流量比(外水相∶初乳=23∶1),经氮气去除有机溶剂,得GAS-MVLs.GAS-MVLs平均粒径为(2.09±0.14)μm,PDI为0.258±0.013,平均包封率为(34.47±0.39)%,分布均匀,形态圆整,结构致密.GAS在溶出介质中迅速溶解,6h的释放量接近90%;GAS-MVLs在前6 h释放速度较快,随后接近平衡,72 h最大累积释放率在65%左右.稳定性试验中GAS-MVLs的平均粒径缓慢增大,包封率缓慢下降.药动学试验Re为5.70、Te为0.37、Ce为2.04.结论 采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GAS-MVLs,可显著提高GAS的脑内富集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苯唑嗪纳米乳的制备优化及其药动学与体内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制备苯唑嗪纳米乳(Q808-NE),并进行工艺优化及体内外评价.方法:以包封率(EE)、载药量(DL)和离心稳定常数(K)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 design(PBD)及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并进行表征、药动学及体内分布评价研究.结果:最佳处方工艺:水相比例为83.33%,搅拌条件为400r·min-1、40℃、2h,水相加入速度为2秒/滴,油相(油酸)与混合乳化剂(聚山梨酯80与泊洛沙姆188比例为5∶4)比例为3∶7,混合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为3∶1.Q808-NE的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分别为(38.54±2.22)nm,0.26±0.01,(-27.63±0.96)mV.与 Q808相比,Q808-NE在水中溶解度提高了1 046.11倍.Q808-NE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0.83%,体内分布试验显示其在脑中的相对摄取率为2.91,表明将Q808制成纳米乳后具有一定的脑靶向趋势.结论:该研究制备的Q808-NE有效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体外释放率及生物利用度,并实现脑靶向,为后续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托伐普坦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药动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制备托伐普坦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ol-NLCs),以提高托伐普坦(Tol)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根据溶解度对辅料进行筛选,包括固体脂质(双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聚乙二醇-8山嵛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单亚油酸甘油酯)、液体脂质(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单辛酸丙二醇酯)和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和泊洛沙姆188),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Tol-NLCs,并使用Box-Behank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分别采用电镜(TEM)观察、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制备的Tol-NLCs进行表征,同时比较Tol原料药和Tol-NLCs体外药物释放特点、跨膜转运特征;比较Tol混悬液和Tol-NLCs经大鼠ig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 根据溶解度确定以山嵛酸甘油酯作为固体脂质,单油酸甘油酯作为液体脂质,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优化得到Tol-NLCs的最佳处方:总脂质质量浓度为40.0mgmL-1,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5.0 mg·mL-1,超声时间为6 min.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制备的Tol-NLCs呈类球状,分布均匀;Tol-NLCs的平均粒径为(106.2±14.7)nm,PDI为(0.196±0.004),Zeta电位为(-26.6±0.6)mV;药物在Tol-NLCs中以非结晶形式存在.Tol-NLCs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表现为前期药物释放较快,后期药物释放平缓.Caco-2细胞跨膜转运结果显示,Tol-NLCs的Papp(AP→BL)值为(11.16±0.58)×10-6cm·s-1,Papp(BL→AP)值为(4.51±0.46)×10-6cm·s-1,与Tol溶液相比,Pap(AP→BL)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Papp(BL→AP)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说明Tol包裹在NLCs中促进了药物吸收,抑制了P-糖蛋白(P-gp)的外排作用.与Tol混悬液相比,大鼠ig Tol-NLCs后,Tol生物利用度提高了 2.5倍.结论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Tol-NLCs,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LEA)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创面修复中心收治的 420 例T2DM患者资料,其中 275 例患者合并LEA,145 例患者无LEA.收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D-二聚体、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补体C1q、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型脑钠肽(BNP)等指标,分析与 T2DM 患者合并 LEA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采用 t 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 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收集 420 例T2DM患者,275 例合并LEA,发生率为 65.5%,其余 145 例患者无LEA.是否合并LEA的患者比较发现,冠心病、脑梗死、D-二聚体、HGB、HbA1c、HDL-C、LDL-C、BNP可能与LEA发生有关(P<0.05),其余变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D-二聚体、HbA1c、LDL-C、BNP可能是LEA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建立多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有冠心病、D-二聚体高、HbA1c高和BNP高是T2DM患者发生LE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冠心病、D-二聚体高、HbA1c高或BNP高是T2DM患者合并LEA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