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管控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更精准地管控重点监控抗菌药物,对基层医院该类药物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品种进行原因分析,为降低药品费用提出管控思路.方法 计算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总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计算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绘制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百分比堆积图.计算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量及占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比例.结果 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分别为35.44%、34.51%、40.53%、59.11%、59.65%.总金额较高的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其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金额占比稳步上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金额占比较为稳定.近5年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占比分别40.67%、42.75%、46.26%、53.71%、56.61%.针对问题较突出的品种分析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金额较高的品种关注同品种集采药品的引入和使用,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品种重点关注耐药性和可替代性,并加强处方审核及点评.结论 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科学管理(AMS)团队作用、多学科联动促进,总体上减少药品费用支出、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头孢呋辛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HAP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疗程均为1周.评价两组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评价肺部感染程度,免疫荧光层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CD8+、CD3+、CD4+ T淋巴细胞及CD4+/CD8+,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肺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PI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各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CD8+ 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对照组且CD8+ 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I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BI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呋辛钠联合依达拉奉可减轻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并发HAP患者肺部感染程度,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1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6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57例ADR报告中ADR发生时间、患者年龄与性别、联合用药情况及转归、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剂型、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ADR多发生于给药24 h内,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18~45岁者多见.157例ADR报告中,单一用药所致ADR 140例(占95.2%),联合用药17例(占11.6%),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未见死亡病例.157例ADR共涉及药物12类82种,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用药和呼吸系统用药.其中,抗菌药物致ADR 63例(占40.1%),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及其复方制剂,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用冻干粉末.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我院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ADR上报工作尚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加强医药合作,积极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降低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个月,于2018年2月8日因“发热、咳嗽2d”入院.既往有呼吸道感染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有输血史,无外伤及重大手术史.按计划预防接种.入院查体:体温38.3℃,脉搏120次·min-1,呼吸33次·min-1,体重6 kg.专科检查:咽部充血,无声音嘶哑,两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109·L-1,中性粒细胞:29.0%,淋巴细胞:52.7%,红细胞:3.74×1012·L-1,血小板:192×109·L-1;C反应蛋白8.2mg·L-1;血生化:谷丙转氨酶:69U·L-1,谷草转氨酶:53U·L-1,肌酐:29.5μmol·L-1;胸片示支气管感染.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炎,白细胞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术后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重度低钠血症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资料 病例1女性,55岁. 2017年6月10日因反复流清涕伴打喷嚏5年收入院. 经体格检查及鼻窦CT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双侧上颌窦炎、过敏性哮喘. 入院后完善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 6月12日行局部麻醉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中顺利,术后予抗感染(头孢替唑)、止血(醋酸去氨加压素)、保肝护胃(维生素C、肌苷、泮托拉唑)等治疗. 术后患者神志清楚,无发热,鼻腔填塞物无脱出,鼻孔无活动性渗血,诉鼻腔胀痛. 6月15日取出鼻腔填塞物. 6月16日02:15患者出现全身麻木不适症状,呈间断发作,表情痛苦,无虚汗,四肢肌力正常,血压134/103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0次/min,体温36.3 ℃,血糖5.2 mmol/L,血氧饱和度98%. 查电解质、心肌酶,行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护胃对症治疗. 03:15患者大声呼喊,诉全身麻木不适,乏力不能起床,情绪激动,不能配合检查,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症状无缓解.03:35结果:心电图、心肌酶正常;钾离子3.86 mmol/L、钠离子118.00 mmol/L、氯离子91.00 mmol/L、钙离子2.32 mmol/L. 诊断为重度低钠血症、低氯血症. 静脉滴注0.9%氯化钠. 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全身麻木不适症状间断发作,血压114/72 mmHg,脉搏63 次/min. 06:10 患者诉下腹部饱胀,有尿意,解不出小便. 给予局部热敷,仍解不出小便,给予留置导尿,引流尿液约300 mL. 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经上级医院治疗,6月18日患者上述症状均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液CRP、PCT、SLPI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水平的影响,为儿童支气管肺炎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儿科收治的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拉氧头孢钠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及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及机械辅助振动排痰.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LPI水平,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s-CRP、PCT和SLPI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s-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SLP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SL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CRP、PCT水平,提高血浆SLPI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胆片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舒胆片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1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拉氧头孢钠,1.0 g溶解于250 m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舒胆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视觉模拟(V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血清因子水平、胆囊张力和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56%、97.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胆囊张力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β-EP、IL-6、LEP、胆囊张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胆片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监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对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我院PASS监测出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和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SS共监测出问题处方和医嘱60761份(占总处方和医嘱数700824份的8.67%),主要涉及给药途径、剂量范围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主要分布于儿科、急诊科、内科、妇产科及重症医学室等科室;给药途径问题主要涉及氯化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及氯化钾注射液等品种,剂量范围问题主要涉及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头孢拉定(粉末)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主要涉及倍他司汀片、苯海拉明注射液及头孢克肟胶囊;红灯警示处方和医嘱58714份(占96.63%);橙灯警示处方和医嘱2001份(占3.29%);黑灯警示处方和医嘱46份(占0.08%),多为胃肠道用药、抗菌药物等的用法与用量问题和儿童用药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雷尼替丁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及碳酸氢钠片等.结论:PASS能实时监测临床用药动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致间质性肺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62岁男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治疗前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第2个周期给药结束后1周,患者出现咳嗽、胸闷、运动后气喘等症状,当地医院考虑肺部炎症,给予拉氧头孢治疗.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 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遂转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双肺多发斑片状影及网络样改变,诊断为间质性肺炎,考虑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所致.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1 d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症状明显缓解;4 d后咳嗽、气喘症状明显好转;17 d后复查胸部CT,双肺病变有所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剂量激素使用期间五水头孢唑林致迟发性全身药物性皮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 患者,女,48岁,因“右眼睑红肿疼痛8d,加重5d”于2017年2月9日入院就诊.既往:2017年1月21日因右眼炎性假瘤住院治疗,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抗感染,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泼尼松片抗炎,奥美拉唑注射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4d后病情好转,嘱出院继续服用泼尼松片45 mg,po,qd,1周后减少至35 mg,再复查.患者既往体健,对阿莫西林过敏,否认食物过敏史和吸烟饮酒史.入院诊断:右眶蜂窝织炎;右眼眶炎性假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