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表里关联分析比较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炮制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对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色度值及内在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栀子炮制过程中外表色泽和成分的关联性与内在成分变化规律,为焦栀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色差仪测量3种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样品粉末的色度值(L*、a*、b*、E*ab),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焦栀子中8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Pearson法等分析方法分析色度和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各个地区饮片厂因缺乏直观统一的标准,致使所生产的样品炮制程度差异较大.随着炮制的进行,焦栀子的表观颜色逐渐由红黄色转变为焦褐色.焦栀子的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高度相关.所测得的色度值参数和8个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与表观颜色变化最明显的a*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的成分异栀子苷、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可以作为栀子炮制过程监控及质量控制的标志物.结论 通过建立焦栀子炮制过程中颜色与成分变化的对应关系,弥补了传统经验鉴别的主观模糊性,为焦栀子炮制程度的判别和标志成分含量的预测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现代临床护理》稿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现代临床护理》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月刊.本刊以广大护士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传播护理学新理论、新进展,交流护理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本刊辟有述评,专题讲座、论著、基础护理、专科研究、循证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药物与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调查分析、护理见闻、经验介绍、教训总结、康复与社区服务、院内感染与监控、技术与革新、国际交流、个案护理、人物介绍、信息和短篇报道等栏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7例A型主动脉夹层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2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术前积极干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避免胸腹内压急剧升高.术中做好困难气道的管理及急救护理配合;落实集束化肺功能保护措施.术后优化体位管理;实施肺膈肌保护策略;采用渐进式降级脱机疗法,增强呼吸肌耐力;加强肺部感染的监控;开展早期康复及心理疏导.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26例痊愈出院,1例脱机困难予气管切开并转入呼吸康复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中医舌色变化比较分析的自我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为了预防未知疾病对个人健康造成的损害以及减少个人健康监测的成本,依据中医舌色变化能反映人类诸多疾病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舌色变化比较分析的自我健康监测方法.方法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个人舌象,利用深度学习和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借助RGB与CIE Lab色彩模型的转换关系,获得舌色的特征值,建立自我健康标准舌象数据库.采集新的舌象,通过异向缩放模板匹配原理从数据库中找出最佳匹配模板,通过差分比较分析法得到新采集的舌象与最佳匹配的模板舌象的舌色变化特征值,结合定量参数设置范围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通过自我舌象异常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自我舌象数据库构建、异向缩放模板匹配、舌色差分分析等技术实现了自我舌色变化阈值的设置,并能提取新采集的舌象图像的舌色,将之与标准舌象数据库中的舌色进行差分,再将差分值与已设定阈值比较,从而监测健康.异常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 基于中医舌色变化比较分析的自我健康监测方法能简便地对个人健康状态进行监控,同时对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9~2021年某三级综合医院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某三级综合医院的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院内感染监控提供指导。方法:从本院检验系统中筛选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泌尿道感染患者的4 748例尿标本培养结果,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4 748例尿培养标本共分离出1 02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12株(79.14%),革兰阳性菌210株(20.47%),真菌4株(0.39%)。病原菌占比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610株(59.45%)、屎肠球菌81株(7.89%)、粪肠球菌76株(7.41%)、肺炎克雷伯菌60株(5.85%)、彭氏变形菌51株(4.97%);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2%,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0%,屎肠道球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红霉素等的耐药率>9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掌握本地区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可降低和控制细菌耐药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的复诊监控要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根据数字化模型和牙移动设计方案设计制作的一系列个性化透明矫治器,用于精准移动患者的牙齿。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适应证把控和病例的合理诊断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前提,而矫治过程中正畸医师对患者的复诊监控更是达到矫治目标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复诊监控方法、内容、问题分析和临床处理几方面入手,对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的复诊监控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畸医师在临床上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国内外电子数据库、指南网及相关专业网站有关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所有证据。并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多维系统评价工具AMSTAR等文献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结果:共得到28条相关证据,包含失禁相关性皮炎评估与预防、失禁管理、清洁、滋润与保护、治疗、监控与管理6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28条证据能够指导医护人员对成人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进行更好的预防与管理,建议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需结合具体的临床环境和患者意愿审慎地应用证据,并及时关注相关证据的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网络建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的远程康复模式势必推动以社区康复为核心的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某市级康复医院与市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康复网络,并用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双方就项目管理制定合作方案,设计并构建了远程社区康复管理模型。在远程监控及设备数据物联下,市级康复医院的治疗团队可根据即时获取的相关功能评定数据制定治疗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团队则负责方案实施。53名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物联网的远程下肢智能反馈系统训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各功能评定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5),但实验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后期康复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今后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三级远程康复网络及推行居家远程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控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控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45)及对照组( n=44),对照组行内分泌科常规性血糖管理,观察组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实施随访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糖管理能力、血糖水平、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血糖仪使用管理、情绪管理及血糖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果,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240名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以及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分别对产妇进行评估和分组,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低风险组( n=63),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中风险组( n=49),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高风险组( n=128)。检测三组产妇空腹血糖(FPG)水平;新生儿出生后1 h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并予早吸吮;出生后72 h内采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对新生儿进行血糖水平,并比较三组出生后1 h内及6、12、24、48、72 h的新生儿血糖水平和产后72 h内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240名风险组新生儿中,197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2.08%。三组新生儿治疗前低血糖、72 h内出现低血糖1次、反复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6、12、24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48、72 h三组新生儿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会出现反复低血糖现象,风险分级级别越高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越高。故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对其血糖实时监控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