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及对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对病毒诱导激活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Viral ToxGlo法测定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先天免疫通路蛋白表达的水平;流式微球技术测定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结果 复方一枝蒿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与抗病毒作用呈量效关系;复方一枝蒿颗粒可促进先天免疫信号通路靶点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ANK结合激酶1(TBK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表达水平,对RSV病毒诱导表达的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表现出下调趋势.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作用于先天免疫信号通路TBK1/NF-κB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及细胞学水平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常规细胞学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07例,SMPP组121例,非SMPP组86例。采用流式微球捕获技术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对BALF中细胞计数,比较2组间细胞因子、常规细胞学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SMPP的预测价值。结果:SMPP组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β、IL-6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非SMPP组[1 717.77(784.31,3 304.03) ng/L比1 013.03(469.27,2 040.52) ng/L、373.18(70.08,941.56) ng/L比107.50(0.10,489.88) ng/L、200.74(41.09,570.61) ng/L比95.47(0.10,337.68) ng/L、1 890.00(955.00,3 600.00)×10 6/L比1 430.00 (467.50,2 724.00)×10 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27、3.45、2.47、2.57,均 P<0.05),而SMPP组巨噬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非SMPP组[0(0,0.06)比0.04 (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7, P=0.01)。IL-8的最佳临界值为722.69 ng/L,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5% CI:0.56~0.71, P<0.01);IL-1β的最佳临界值为166.33 ng/L,AUC为0.64(95% CI:0.56~0.72, P<0.01);IL-6的最佳临界值为142.95 ng/L,AUC为0.60(95% CI:0.52~0.68, P<0.05);白细胞总数最佳临界值为970×10 6/L,AUC为0.61(95% CI:0.53~0.69, P<0.05);巨噬细胞百分比最佳临界值为0.19,AUC为0.60(95% CI:0.32~0.48, P<0.05)。 结论:SMPP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IL-8、IL-1β、IL-6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SMPP患儿,而巨噬细胞百分比低于非SMPP患儿。但细胞因子、细胞学水平对SMPP临床诊断的效能不高,不足以作为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测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在儿童慢性ITP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随访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治疗的慢性ITP患儿3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动态检测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及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分析其与儿童慢性ITP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共纳入30例慢性ITP患儿,试验组治疗前IL-2、IL-17A水平分别为(7.86±3.90) ng/L、(10.45±12.35) ng/L,健康对照组IL-2、IL-17A水平分别为(3.11±2.41) ng/L、(2.97±7.04) ng/L,试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t=-7.123、-5.582,均 P<0.01)。试验组治疗前IL-4、IL-10水平分别为(0.38±0.25) ng/L、(1.80±1.25) ng/L,健康对照组IL-4、IL-10水平分别为(3.08±0.26) ng/L、(4.55±3.44) ng/L,试验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t=8.400、5.653,均 P<0.01)。试验组治疗前IL-6、TNF、IFN-γ水平分别为(7.30±9.16) ng/L、(4.85±7.60) ng/L、(7.68±20.41) ng/L,健康对照组IL-6、TNF、IFN-γ水平分别为(5.44±4.18) ng/L、(1.97±0.37) ng/L、(4.81±17.71) ng/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与儿童慢性ITP的发病及疾病发展密切相关,慢性ITP患儿可能持续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而动态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A,特别是IL-17A,有助于判断儿童ITP的转归,可能对评估临床预后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炎症细胞因子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12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早期发现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至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住院患者12例,包括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3.0(49.8,62.5)岁。12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患者细胞回输后,采用流式细胞微球技术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干扰素(IFN)-α、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比分析同期的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根据CRS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包括0、1、2和3级),比较4组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CRS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炎症细胞因子预测CRS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12例患者CAR-T细胞回输后分别在第1、4、7、11天进行CRS分级,总计48例次(包括CRS 0级25例,CRS 1级6例,CRS 2级9例,CRS 3级8例),经相关性分析显示,IL-4、IL-6、IL-10、TNF-α、IFN-γ、IL-1β、IL-8的表达水平与CRS分级呈正相关性( 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730、0.632、0.341、0.681、0.319、0.622。在12例患者中出现升高的7种炎症细胞因子(IL-6、IL-10、IFN-γ、IL-8、IL-2、TNF-α和IFN-α),开始升高的时间平均值分别为3.4、5.3、6.1、2.9、4.3、6.0和5.8 d,CRP、D-D、SF和LDH开始升高的时间平均值为6.6、7.6、8.3和7.6 d。出现升高的7种炎症细胞因子开始升高的时间平均值均小于CRP、D-D、SF和LDH。有效治疗后,除IL-6外,其余6种炎症细胞因子(IL-10、IFN-γ、IL-8、IL-2、TNF-α和IFN-α)转归时间平均值分别为7.8、3.9、5.1、8.0、6.0、2.5 d,均小于CRP、D-D、SF和LDH的转归时间平均值9.7、9.2、13.7和13.8 d。ROC曲线显示,IL-6、IL-10、IFN-γ和IL-8对CRS诊断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论:12种炎症细胞因子监测对判断CAR-T细胞回输后的CRS等级有一定价值,有助于CRS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转归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检测pSS患者粪便中菌群种类及分布情况,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代谢特征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在pSS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1例pSS患者以及以及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1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C)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扩增子分析。采用R软件4.0.3进行统计学分析。Wilcoxon检验及相似性分析(ANOSIM)比较2组间Alpha多样性及Beta多样性。采用 t检验进行差异菌群分析。同时通过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pS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ESR、CRP、唾液基础流率和刺激后流率等临床指标与特征菌群的关系。 结果:与HC相比,pSS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ACE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受损,整体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SIM, r=0.09, P=0.001)。在门水平上,pSS患者厚壁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减少,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pSS中大肠杆菌-志贺菌属( P<0.001)、乳酸杆菌( P<0.001)、双歧杆菌( P<0.001)、罕见小球菌( P<0.001)、另枝菌属( P<0.001)、产粪甾醇真杆菌( P=0.002)比例增高;粪杆菌属( P<0.001)、普氏菌属( P<0.001)、罗氏菌属( P<0.001)、巨单胞菌属( P<0.001)、无杆菌属( P<0.001)、毛螺菌属( P<0.001)、毛螺菌属NK4A136( P=0.006)、挑剔真杆菌( P<0.001)比例明显降低。PICRUST分析显示pSS患者中氨基酸代谢如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 P<0.001)、脂肪酸代谢如丙酸代谢( P<0.001)、谷胱甘肽代谢( P=0.002)、硫辛酸代谢( P=0.002)、脂多糖合成( P=0.003)、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介导的铁载体生物合成( P=0.005)、氨基苯甲酸酯降解( P=0.002)等途径被富集。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HC和pSS 2组间具有不同丰度的关键菌群,这些关键菌与基础唾液流率、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绝对数量密切相关。 结论: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失调和代谢的改变会导致宿主免疫细胞的稳态发生变化,这可能与pS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8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DLBCL患者这些指标与临床特征、疾病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1.81±70.91)pg/ml比(2.71±0.28)pg/ml,(47.95±13.04)pg/ml比(3.69±0.47)pg/ml,(38.02±10.35)pg/ml比(1.77±0.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38、3.39、3.50,均 P<0.05)。DLBCL患者中,骨髓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及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IL-6、IL-8和IL-10水平均高于骨髓未侵犯、IPI评分1~2分及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均 P<0.05)。DLBCL患者外周血中IL-6与IL-8、IL-6与IL-10、IL-8与IL-10表达水平均相关( r2值分别为0.93、0.89、0.89,均 P<0.05)。IL-6、IL-8、IL-10均高表达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Ⅲ~Ⅳ期、6个疗程后未缓解患者比例均高于IL-6、IL-8、IL-10单项及两项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清中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三者表达水平升高预示DLBCL患者疾病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老年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变化与精氨酸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精氨酸代谢在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FluA)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luA滴鼻感染18月龄老年小鼠,于感染后第6天采集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采用Luminex多因子检测法分析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BALF中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并对细胞因子与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FluA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的剂量感染巨噬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精氨酸培养24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T-PCR, qRT-PCR)和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luA感染组老年小鼠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 SP-D)、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IL-1α、IL-6、IL-10、S100钙结合蛋白(recombinant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S100)A9、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0, 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 MMP9)、补体因子D的水平显著升高,精氨酸代谢通路中精氨酸、天冬氨酸、瓜氨酸、谷氨酸、鸟氨酸、脯氨酸、肌酸和肌氨酸水平上调,且大部分升高的细胞因子水平与精氨酸相关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FluA感染后加入精氨酸可以使巨噬细胞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IL-10的水平升高。结论:精氨酸可以降低FluA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提示其可能成为FluA感染引起的肺部重症炎症的潜在干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理冲汤对卵巢癌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理冲汤对卵巢癌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4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8只和造模组 40只.采用腋下注射ID8细胞方法制备卵巢癌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组[10 mg/(kg·3 d)]、理冲汤低剂量组[17.89 g/(kg·d)]、理冲汤中剂量组[35.78 g/(kg·d)]和理冲汤高剂量组[71.56 g/(kg·d)],每组 8只.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d)].每组干预 21 d.计算抑瘤率及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亚群比例;流式微球阵列技术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Wnt家族成员-1(Wnt family member-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分化抗原 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 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Wnt-1、β-catenin、GSK-3β、叉头蛋白P3(forkheadbox protein 3,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指数及血清中TNF-α、IL-2 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IL-6、IL-10 水平及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升高(P<0.05,P<0.01),各治疗组肿瘤指数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病变显著,各治疗组干预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IL-10 水平显著降低(P<0.01);紫杉醇组和理冲汤中剂量组TNF-α水平升高(P<0.05);理冲汤高剂量组TNF-α、IL-2 水平升高(P<0.01),IL-6 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各剂量组肿瘤组织中GSK-3β、CD4 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P<0.01),Wnt-1、MMP-9 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理冲汤中、高剂量组CD8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Wnt-1、β-catenin、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理冲汤具有抑制卵巢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CD4+CD25+Foxp3+Treg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机体免疫,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BMP-6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患者房水中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6/2017-03于我院眼科就诊的nARMD患者34例35眼作为nARM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两组患者黄斑区1 mm范围内的平均视网膜厚度(CSMT).通过ELISA法检测房水中BMP-6的浓度,流式微球技术(CBA)测量IL-6和VEGF的浓度.结果:nARMD组患者房水中BMP-6水平(35.29±4.2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2.04±2.78pg/mL),而VEGF水平(93.13±47.25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9.21±13.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房水中IL-6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nARMD组患者房水中BMP-6含量与CSMT呈负相关(rs=-0.409,P=0.015).结论:nARMD患眼房水中BMP-6浓度下降,而VEGF浓度升高,BMP-6含量与CSMT呈负相关,其可能参与nARMD的发病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水方联合顺铂对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消水方联合顺铂对肺癌移植瘤胸腔积液小鼠模型Th 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消水方(33.5 g·kg-1)组、顺铂(6 mg·kg-1)组、消水方(27 g·kg-1)+顺铂(6 mg· kg-1)组、模型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小鼠胸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Lewis肺癌细胞胸腔注射建立模型,连续给药10d后各组取10只小鼠处死,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数量;流式微球阵列法(CBA)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脾组织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小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量均高于空白组(P <0.05,P<0.01).其中消水方+顺铂组、消水方组较模型组能明显增加Th17细胞数量(P<0.05),降低Treg细胞数量(P<0.01).消水方+顺铂组IL-6,IL-17A,IL-21含量分别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升高(P<0.01);消水方+顺铂组较消水方组、模型组IL-23含量升高(P<0.05),TGF-β1含量降低(P<0.05).与顺铂组、模型组比较,消水方+顺铂组、消水方组可上调脾组织中RORγtmRNA表达(P<0.01),下调Foxp3 mRNA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水方+顺铂组可上调脾组织RORγt蛋白表达(P<0.05),下调Foxp3蛋白表达(P<0.01).结论:消水方联合顺铂可能通过上调Th17细胞水平,下调Treg细胞水平,从而纠正Th17/Treg免疫失衡,发挥抑制MPE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