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2021年汉黎族6~17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状况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评价2021年海南省汉黎族6~17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状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初期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汉区和黎区7个市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6~17岁学生21 053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与全国身高、体重均值比较,男生和女生6~17岁各年龄身高经单因素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6~8岁体重高于全国同龄,其他年龄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黎族比较,6~15岁汉族男生身高均高于黎族,6~12岁汉族女生身高高于黎族,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生8~16岁体重高于黎族,汉族女生8~13岁、15岁、17岁体重高于黎族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的超重、肥胖和消瘦分别是9.1%(1855)、6.5%(1328)和16.6%(3407),超重肥胖率为小学高于初、高中,汉族高于黎族,男生高于女生;消瘦为男生高于女生,黎族高于汉族,小学低年级最高,女生初中最低.经卡方检验,男生与女生、汉族和黎族、不同学段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长迟缓率0.6%,汉族和黎族,男和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南省2021年6~17岁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育状况低于2019年全国学生调研结果,超重肥胖和消瘦的营养不良状况存在双重负担.应加强各地校园尤其是黎族地区的营养健康教育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海南省普通人群宫颈HPV感染及临床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评估海南普通人群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海南省19个市县5959例普通人群宫颈脱落细胞,进行 HPV分型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有5959名女性纳入研究,总HPV检出率12.72%.检出的高危型别依次为 HPV52(187例)、HPV16(98例)、HPV58(80例)、HPV39(59例)、HPV18(56例)、HPV66(44例)、HPV68(36例)、HPV51(29例)、HPV53和 HPV56(20例)、HPV59和HPV33(16例)、HPV45(12例)、HPV31(10例)、HPV82(6例)、HPV35(4例)、HPV73(1例).不同年龄段中 HP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15,P=0.005),>60岁年龄段的 HPV阳性率最高(22.73%),其次为20~30岁年龄段(17.84%).不同职业中HP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59,P=0.025),以无业人员 HPV阳性率最高(14.17%).在参检人群的民族中,除外 HPV检测阴性的少数民族,汉族人群的 HPV感染率高于黎族人群(χ2=41.19,P=0.005).不同生育胎次之间 HP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5.29,P=0.005),生育胎次多者HPV感染率较胎次少者为低.参检者的受教育程度与 HPV感染率有一定关系,既文化程度较高者 HPV感染率要小于文化程度低者(χ2=97.81,P=0.005).不同避孕方法中 HPV 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2.81,P=0.005),输卵管结扎者的 HPV感染率最低.在宫颈外观上,宫颈柱状上皮是否有异位及异位范围的大小与 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χ2=7.15,P=0.100).结论 该地区人群总HPV阳性率不高,黎族则更低,文化程度高及30~60岁年龄段者的HPV阳性率较低,人们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知晓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维生素A (VA)和维生素D(VD)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琼中县和白沙县1~9年级中小学生(6~18岁)1055名,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清VA和VD水平.结果 中小学生血清视黄醇浓度为(1.17±0.29) μmol/L,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缺乏率3.8%,边缘缺乏率35.6%,小学生V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缺乏:P=0.001;VA边缘缺乏:P<0.001).学生血清VD平均浓度为(0.066±0.014) μmol/L,小学生血清VD浓度高于初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VD缺乏率为0.0%,不足率12.1%,初中生VD不足率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学生血清视黄醇浓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市县来源、供餐模式和民族,年龄越大血清视黄醇浓度越高,琼中县学生浓度高于白沙县,学校食堂供餐学生浓度高于企业供餐,汉族学生浓度高于少数民族;影响VD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供餐模式和民族.男生血清VD水平高于女生,年龄越高VD水平越低,学校食堂供餐的学生VD水平高于企业供餐,少数民族学生VD水平高于汉族学生.结论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中VA缺乏较少,但边缘缺乏较普遍;VD营养状况总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VD不足,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营养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对2017年8-12月份在海南8个少数民族市县(东方、白沙、琼中、陵水、保亭、乐东、昌江和五指山)的9 937例新生儿展开筛查,初筛指标异常者召回复查,仍异常者送血样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公司做基因诊断.结果 9 937例新生儿中初筛指标异常475例,初筛异常比率为4.78%.目前召回337例,召回仍异常者21例,召回异常比率6.23%;已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2例原发肉碱缺乏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羟化酶缺乏症,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50/10万.结论 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高,在该地区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开展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能为该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诊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市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筛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海南省所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市县(昌江、乐东、东方、保亭、白沙、琼中、五指山和陵水)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市县出生18701例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本,其中男婴10051例,女婴8650例.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对游离肉碱(C0)和酰基肉碱(C2、C3、C16、C18等指标)展开检测,初筛C0低于10μmol/L者母婴召回一同复查肉碱谱,仍低者送血标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做基因诊断,送尿标本至广州金域检测尿气相质谱.结果 18701例新生儿当中确诊原发性肉碱缺乏症5例,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发病率为2.67/10000(5/18701),通过基因检测确诊2例黎族基因突变c.388GA,2例汉族为P.R254X和1例苗族P.Y84N.确诊患儿均得到左卡尼丁治疗,避免了代谢失常或心肌和骨骼肌受损.结论 海南省所有8个少数民族市县新生儿PCD发病率高,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黎族和汉族突变位点不同,串联质谱筛查PCD能保障出生人口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认知和筛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海南省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和检查行为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10800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普遍对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49.3%的调查对象主动做过临床宫颈癌检查,53.4%的妇女参加过国家宫颈癌筛查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OR=0.818)、收入越高(OR=0.694)、未患慢性病(OR=2.053)、参加过宫颈癌筛查项目(OR=2.054)、职业为个体户(OR=0.714)和教师(OR=0.872)的调查对象防治知识得分较高;年龄越大(OR=0.817)、少数民族(OR=0.577)、已婚(OR=0.452)、文化程度越高(OR=0.913)、职业为教师(OR=0.602)、收入越高(OR=0.744)、具备宫颈癌防治知识(OR=0.1.951)的调查对象越会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结论 海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促使农村妇女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省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病的现状和趋势变化,为制定海南省农村妇女保健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5个市县农村2014-2017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系统中35~≤64岁妇女5种生殖道感染常见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黏液脓性宫颈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5个市县农村2014-2017年35~≤64岁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13.77%,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少数民族妇女感染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间,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率(16.73%)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中,以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妇女感染率高(P<0.001).5种常见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疾病中,患有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妇女感染HPV的风险最高(OR=2.621).生殖道感染疾病越多种,HPV感染风险越高(OR=2.244,95%CI:1.393-3.614,P<0.01).结论 海南省农村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病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存在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需加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早筛查早治疗的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筛查及SLC22A5基因突变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PCD)筛查情况及溶质载体家族22A5(solute carrier family 22 member 5,SLC22A5)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市县52403例新生儿血氨基酸谱、游离肉碱(free carnitine,C0)及酰基肉碱进行检测,召回PCD初筛可疑阳性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复查,分析确诊PCD新生儿及PCD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血酰基肉碱谱动态变化,采用Sanger测序法结合MassArray技术测定确诊病例的SLC22A5基因突变位点,对PCD新生儿补充左卡尼汀治疗,随访,观察患儿发育情况.结果 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2年期间检出PCD新生儿8例,发病率为1/6550;PCD母亲12例,发病率为1/4367;PCD新生儿组初筛时C0、(C3+C16)水平与PCD母亲所生新生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新生儿组复筛时C0、(C3+C16)水平均比初筛时降低(P<0.05);PCD母亲所生新生儿组复筛时C0水平比初筛时增高,(C3+C16)水平均比初筛时降低(P<0.05);PCD新生儿检出8种变异,最常见的是 c.1400C>G(p.S467C)、c.51C>G(p.F17)、c.760C>T(p.R254X);1 种为新发突变,为 c.1380C>A(p.N460K).PCD 母亲检出7种变异,最常见的是 c.1400C>G(p.S467C)、c.51C>G(p.F17L)、c.1195C>T(p.R399W),1例重型变异c.760C>T(p.R254X);8例PCD均接受左卡尼汀治疗,预后良好,但终止治疗可诱发不良事件.结论 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新生儿PCD发病率较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可有效检出PCD,增加多种酰基肉碱量化指标(C3+C16)可提升筛查性能;c.1400C>G(p.S467C)、c.51C>G(p.F17)可能成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PCD的SLC22A5基因热点突变类型;左卡尼汀治疗效果好,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