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于肝癌肝移植术前接受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4~70岁,中位年龄51.5岁。统计分析肿瘤大小与数目,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肿瘤反应情况,分析移植等待期间的淘汰率、降期成功率、病理结果以及短期肿瘤复发率。结果:47例肝癌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46例,B级1例。单发肿瘤17例,多发肿瘤30例,肿瘤的最大直径为(30.8±11.7)mm。47例患者共接受50次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0%。完全缓解率为27.7%(13/47),部分缓解率为51.1%(24/47),疾病稳定率为17.0%(8/47),疾病进展率为4.2%(2/47)。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移植等待患者22例,淘汰率为0;超过米兰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接受降期治疗25例,降期至符合UCSF标准的成功率为84.0%(21/25),降期至符合米兰标准的成功率为56.0%(14/25)。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有33例已经接受肝移植,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坏死率大于50%的比例为78.8%(26/33),肿瘤完全坏死的比例为39.4%(13/33)。无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复发率为3.0%(1/33)。结论:小粒径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可获得较高的肿瘤坏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对慢性鼻炎的认知及“鼻窒”的定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梳理中医学对慢性鼻炎的认知与命名的发展脉络,发现以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在《黄帝内经》与《武威医简》中已见记载,但未提出病名。古代医家多数未将慢性鼻炎与急性鼻炎等病严格区分,古籍中的“鼻齆”“鼻塞”“不闻香臭”“鼻窒”“鼻塞不闻”“气息不通”等病证包含相当比例的慢性鼻炎。近代中医曾将“鼻渊”“鼻齆”“鼻塞”等中医病名与西医之慢性鼻炎对应,“鼻渊”使用较广,但因词不达意而遭淘汰。1970年代,多部教材提出将“鼻窒”用作慢性鼻炎的中医病名。1980年第4版全国中医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首次将“鼻窒”确立为规范病名。“鼻窒”病名虽然在术语定名的单义性、科学性上也存在欠缺,但通过统编教材、标准规范、临床指南等途径的大力推介,仍被中医界普遍接受。“鼻窒”的规范化过程表明,古代文献中不存在慢性鼻炎的等价中医病名。提示中西医病名对照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且即便如此,也经常徒劳无功。在阅读和利用中医古籍时,必须了解术语内涵的古今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中药炮制学教学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面对新时代、信息化迭代更新、移动设备全面普及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教育部积极倡导淘汰“水课”下,许多大学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智慧教室应运而生,使教学、空间和技术三者相互补充,增强了教学效果,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为教学创新和改革提供充分的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接受信息表面化和碎片化的严重影响,学校依然存在学生抬头率和上课兴趣不高等问题,达不到深度学习和拓展应用的教学目的。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本研究依据中药炮制学教学三年来学生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形成整理分析,采用SPSS统计法,认真分析教学方面的不足,持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积极打造中药炮制学“金课”,为以后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做准备,为培养大批“大国工匠”型中药师做贡献,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和成人铅暴露的全球健康负担和成本:健康影响和经济模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自逐步淘汰含铅汽油以来,全球铅暴露已大幅下降,但铅来源仍丰富,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据《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报道,铅暴露在环境健康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四,仅次于环境颗粒物空气污染、室内固体燃料空气污染以及不安全的家庭饮用水、卫生和洗手。铅暴露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特发性智力发育障碍的风险。该研究的目标是评估铅暴露造成的智商损失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全球负担和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北京地区某高校医学研究生退学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析医学研究生退学原因,结合实践提出应对研究生退学现象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北京某医学院校2016年至2020年108名退学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合入学时心理测验结果,探讨心理测验与退学之间的关系。结果:5年间该校年均研究生退学率为0.47%(108/22 978),总体退学原因以学业困难[50.0%(54/108)]和心理问题[26.9%(29/108)]为主。在心理测验方面,相比于在读研究生,退学研究生中能力不足、性格偏差等比例更高[9.26%(5/54)比6.53%(535/8 188),83.33%(45/54)比75.01%(6 142/8 18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某医学院校5年间退学主要原因为学业困难和心理问题,因此,建议发挥心理测验预测作用,建立针对性预防措施,建立"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资源宣传,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肺康复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真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在肺康复治疗前对患者的1名家属进行培训,在肺康复治疗时,此名患者家属可参与辅助工作。其中肺康复组有4例患者撤机前康复次数<4次,淘汰出组。在试验开始前和撤机前使用床旁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膈肌位移,记录此时的呼吸频率,计算出膈肌呼吸浅快指数(DRSBI),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前DRSBI的差异。结果:肺康复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2.2%(6/27)较对照组48.4%(15/3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7, P=0.039)。肺康复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25(108,138)h]较对照组[163(117,262)h]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79, P=0.037)。肺康复组患者撤机成功率85.2%(23/27)较对照组撤机成功率61.3%(19/31)提高( χ2=4.12, P=0.042);撤机前肺康复组患者DRSBI[11.24(10.29,12.42)次·min -1·mm -1]较对照组[13.25(12.12,19.23)次·min -1·mm -1]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9, P=0.018)。 结论: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减少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经济学评估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与传统卫生技术评估不同,医院卫生技术评估(hospital-based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B-HTA)主要基于医院视角开展经济学分析,常用成本-效果分析结合预算影响分析,关注当期的医疗成本与效果,支持医院内部卫生技术准入、采购定价、淘汰等决策。在我国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基于HB-HTA的院内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卫生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出发,分析HB-HTA与传统HTA在开展经济学评估时的差异,介绍HB-HTA经济学评估的步骤、内容、指标与方法等,并提出相关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如何正确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方式 [1],包括无创负压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NIPPV)。无创负压通气方式如铁肺、胸甲等现已被淘汰,几乎不使用。NPPV是运用正压以增加肺泡通气,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气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民航招飞初检淘汰率比较与眼科淘汰疾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民航招飞初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为改进招飞体检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由民航医学中心进行招飞初检的1 306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各科疾病淘汰率和淘汰疾病构成比,并对眼科淘汰疾病进行分析。结果:①1 306名高中学生参加招飞初检,因不同疾病共计淘汰621人,总淘汰率为47.5%。其中内科淘汰92人,淘汰率为7.0%,淘汰疾病构成比为14.8%;外科淘汰85人,淘汰率为6.5%,淘汰疾病构成比为13.7%;眼科淘汰392人,淘汰率为30.0%,淘汰疾病构成比为63.1%;耳鼻咽喉科淘汰52人,淘汰率为4.0%,淘汰疾病构成比为8.4%。各科淘汰率及淘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2.99、649.68, P值均<0.001)。②眼科淘汰疾病谱前5位依次为显斜类疾病、屈光度超标、视网膜疾病、隐斜超标、晶状体疾病;眼科淘汰疾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6.30, P<0.01)。 结论:各科常见的淘汰疾病在招飞体检时需重点关注。民航招飞初检眼科淘汰率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民航某飞行学院招飞复检眼科淘汰疾病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新版《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MH/T 7013—2017(2017年颁布)实施后眼科招飞复检主要淘汰原因,为今后的招飞复检眼科体检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民航某飞行学院2015—2020年招飞复检的学生15 503人,回顾性分析眼科淘汰疾病资料;编制2017—2020年招飞复检眼科淘汰疾病谱,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2020年该飞行学院招飞复检眼科疾病淘汰率分别为0.88%、0.52%、0.70%、0.79%、0.36%及0.3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017—2020年招飞复检因眼科疾病淘汰共计61人,其疾病构成比为视网膜疾病42.62%、屈光度超标19.67%、角膜疾病18.03%、眼外肌疾病9.84%、晶状体疾病8.20%及葡萄膜疾病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9, P<0.001)。 结论:民航某飞行学院2015—2020年招飞复检眼科淘汰率相对平稳,新版规范实施后招飞复检眼科最常见淘汰疾病为视网膜疾病,在招飞复检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