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冬传统炮制工艺与京帮炮制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讨麦冬的传统炮制工艺和京帮炮制经验,为麦冬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搜集古代本草文献中麦冬炮制的资料及传统京帮传世资料中麦冬炮制的相关记载,并向老药师咨询,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麦冬的各种炮制方法进行复原.[方法]麦冬去心的机制有去心除烦、去心治经枯、去心养肺阴,以第一种流传最广.去心的方法有沸水润去心、清水润去心、焙软去心,以第一种效果最好.酒浸法的目的是减轻麦冬久服胃寒的副作用.米炒法宜将米薄铺于锅中,铺麦冬于米上,不宜翻动,其色均匀,如与米同翻炒则麦冬易鼓起.蒸法有清蒸与拌乳蒸两种.麦冬不易粉碎,《本草纲目》记载的间断焙干法很好.麦冬熬膏与制丸均利用其含汁液的特点.传统京帮麦冬在闷润与去心的方法上均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朱麦冬为撒水微润,朱砂细粉随撒随翻动.这两个炮制品种已消失半个世纪.[结论]麦冬的炮制方法的复原和优化,有望提高麦冬药效,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的麦冬药材.揭示传统京帮麦冬炮制的地方特色,为复兴消失的炮制品种提供了可能,对于丰富中药资源,提升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连翘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比较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连翘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进行比较评价.方法 选取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的连翘,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连翘苷、(+)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连翘酯苷A的含量;通过测定连翘煎煮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比较抗菌活性.结果 相同产地清蒸连翘的(+)-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芦丁、连翘酯苷A及连翘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生晒连翘;在清蒸连翘中,陕西产地连翘的 4 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均最高;在生晒连翘中,陕西产地连翘的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芦丁含量最高,而山东产地的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最高.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连翘煎煮液的MIC值明显不同,清蒸连翘的MIC值显著低于生晒连翘.结论 利用UPLC测定连翘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连翘药材的区分及质量评价;连翘煎煮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的测定,也为其进一步抗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不同炮制程度的酒炖和清蒸地黄性状、成分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研究酒炖和清蒸炮制过程中地黄内在成分和外观性状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熟地黄项下方法测定浸出物、地黄苷D含量,利用水提醇沉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电子舌和分光测色计测定滋味和颜色,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滋味、颜色与酒炖品、清蒸品炮制质量及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清蒸过程中浸出物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不断下降,酒炖过程浸出物含量较为稳定;酒炖和清蒸过程地黄苷D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酒炖品中地黄苷D含量小于同一炮制程度的清蒸品;酒炖和清蒸过程多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酒炖品中多糖含量大于同一炮制程度的清蒸品;通过电子舌和测色计,酒炖品和清蒸品可被明显区分;酒炖过程中地黄苷D含量与红绿值(a*)、黄蓝值(b*)、总色度值(E*)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糖含量与b*呈显著正相关(P<0.05),浸出物含量与滋味、颜色变量无明显相关性;清蒸过程中多糖含量与CTS(咸)、ANS(甜)、a*、b*和E*呈显著正相关(P<0.05),浸出物含量与CTS、ANS、a*和b*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黄苷D含量与CTS、ANS、明度值(L*)、a*、b*和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酒炖和清蒸工艺下地黄性状和内在成分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电子舌、测色计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地黄酒炖和清蒸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对于轻食的认知现状:一项基于专家和青年消费者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了解青年人对轻食的消费现状,确定轻食定义和营养学共识,为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轻食、普及健康知识、规范轻食管理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线上发布"轻食消费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达成关于轻食定义和共识.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P值均取双侧概率,对轻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25岁、女性、企业普通职员、高学历、BMI为18.5-27.9的人群是影响轻食消费的正向关联因素.大部分人认为少油、少糖、少盐是轻食的膳食特点(83.21%、75.39%、74.94%),轻食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是沙拉、清蒸、水煮是(71.61%、71.20%、61.93%)和较少的加工程序(71.59%).大多调查者认为轻食能够控制体重、有利于"三高"、降低肿瘤风险(80.73%、69.88%、56.07%).调查人群中有81.66%的人消费过轻食,其中52.62%的人群1w消费2~4次;选择自己制作轻食(62.03%)及在晚餐消费轻食者占比最高(69.10%).结论 德尔菲专家调查研究获得了轻食的营养学共识与定义,大多数调查者消费过轻食的认知与德尔菲专家结果类似;轻食对健康的作用需要更多的人群研究证据来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柱(2.1 mm×150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 LC-TOF/MS联用系统,Dual ESI离子源,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异构体,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红景天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与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成分比较,女贞苷G13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oleopolynuzhenide A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结论: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其次级苷和苷元.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作用增强与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发生水解转化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大小,为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实验数据.方法 按照2015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和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上海市及北京市的地方炮制规范,分别制备何首乌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h组五种炮制品.根据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测定其各自的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TD)和最大给药量(MFD),连续观察14天,比较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急毒大小和表现差异.结果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除生品为MTD外,其余各组均为MFD,主要毒性表现为腹泻、怠动、毛色不华,死亡前表现是震颤、呼吸困难.生品组MTD:107.10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kg体重日用量的1249.50倍;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h组的MFD实验结果按生药量计算分别为309.60、328.32、336.96、345.60和354.24g·kg-1·d-1,分别相当于当于临床70kg人每kg体重日用量的1 806.00、1915.20、1 965.60、2 016.00和2 066.40倍.结论 何首乌对小鼠急毒强度依次为:生品组>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 h组.炮制对何首乌确有减毒作用,炮制方法不同,减毒效果也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何首乌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大小.方法 采用60%乙醇提取的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上海、北京、安徽、浙江与河南地方炮制规范,分别制备何首乌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h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 h组的五种炮制品,运用小鼠经典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TD、最大给药量MFD实验方法,分别进行何首乌不同炮制品醇提物对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醇提物的急毒结果均为最大耐受量(MTD),毒性表现主要为俯卧、怠动,死亡前表现为全身颤抖、呼吸困难,并且在药后5h内出现死亡.生品组、黑豆汁蒸6h组、黑豆汁蒸18 h组、黑豆煮组、隔水炖组、清蒸组MTD值分别为101.08、140.76、227.52、122.04、141.48和163.88 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0 kg成人每kg体重日用量的1 175.3、823.2、1 330.5、713.7、827.4与958.4倍.结论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醇提物毒性强度依次为:生品组>黑豆煮组>黑豆汁蒸6组>隔水炖组>清蒸组>黑豆汁蒸18 h组,提示何首乌不同炮制方式可影响其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大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麻清蒸过程中7种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天麻清蒸过程中7种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天麻生品及清蒸不同时间炮制品中天麻素(GA)、柠檬酸(CA)、对羟基苯甲醇(HA)、巴利森苷A(PA)、巴利森苷B(PB)、巴利森苷C(PC)、巴利森苷E(PE)的含量,从各化合物结构初步推断其可能存在的变化途径,并用SPSS 16.0、SIMCA 13.0软件对不同炮制品进行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天麻蒸制60 min后各成分含量趋于稳定,在蒸制过程中,PA、PE发生不完全水解,GA、CA、PB含量逐渐增加,HA、PC含量几乎不变,初步推断PA、PE水解可形成GA、CA、PB;HCA分析表明天麻蒸制样品可大致聚成4类;PLS-DA分析可以区分天麻不同蒸制样品,GA和PB对样品区分具有较大的贡献率.结论:蒸制影响天麻中天麻素类成分含量,为揭示天麻的炮制原理与天麻饮片的规范化炮制提供实验依据,为天麻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炮制方法及提取溶剂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黑豆汁蒸法和清蒸法对生何首乌进行炮制,分别用水、50%乙醇、70%乙醇、90%乙醇对生何首乌、黑豆汁制何首乌、清蒸制何首乌和市售制何首乌4种饮片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4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3种何首乌炮制品的4种提取液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均较生品中更高;没食子酸以水提时含量最高,二苯乙烯苷以90%乙醇提取时含量最低,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以50%和70%乙醇提取时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和提取溶剂能明显影响何首乌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各炮制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炮制加工的熟地黄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不同炮制加工的熟地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的影响,为熟地黄的炮制加工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清蒸法(一蒸一晒)和传统法(九蒸九晒)炮制生地黄,得到2种不同炮制工艺的熟地黄.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成年大鼠为研究对象,设空白组和清蒸组、传统组.观察这2种熟地黄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卵巢组织形态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清蒸组和传统组的给药剂量均为3.6 g·kg-1.建立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药效学指标研究熟地黄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清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动情周期明显延长(P<0.05),卵巢中闭锁卵泡数目明显升高(P<0.05);传统组各项指标变化皆不明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谱效学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与清蒸法制备的熟地黄抑制大鼠排卵作用呈正相关;传统法制备的熟地黄HPLC图谱中3,5号峰与抑制排卵作用呈负相关.结论:清蒸法炮制的熟地黄对正常雌性大鼠的排卵有一定抑制作用,传统法炮制的熟地黄在排卵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