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中地黄品种的演变与考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地黄是一味常用的大宗药材,历代经典名方中常收录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干熟地黄、生干地黄等多个品种。为理清经典名方中不同地黄炮制品的来源及品种演变关系,本文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梳理。古今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天目地黄 R. chingii Li曾作为地方品种。南北朝时期地黄已有栽培,唐宋时期栽培技术成熟;河南怀庆府自明代被认为是地黄的道地产区。《神农本草经》所载"干地黄"包括了今天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名医别录》将"生地黄"和"干地黄"相应分条描述,此时所载的生地黄为今之鲜地黄;宋代《本草图经》将"生地黄"与"熟地黄"相应描述,所载生地黄与今之生地黄相近,生地黄在宋代发生了含义的转变;"熟地黄"在秦汉时期的药方中已有记载,宋代单列并独立描述,明代熟地黄的加工方法多样,近代熟地黄加工方式趋于简化。"生干地黄"与"干熟地黄"在本草中独立成条见于明代本草,分别为今之生地黄和熟地黄,两者名称现今基本不用。通过梳理,为经典名方中地黄类药材的基原及加工提供本草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邵念方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邵念方教授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邵老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经诊治的老年期痴呆病肾虚髓亏证患者医案,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对纳入处方的用药进行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10个,涉及中药238味,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石菖蒲、酒萸肉、山药、熟地黄、益智仁、生地黄、黄芪、川芎、白术;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经为主;功效以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宁心、清热解毒、化湿开胃、健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频次超过25次的药物组合有15组,分别是:酒萸肉-茯苓、酒萸肉-山药、山药-酒萸肉、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黄芪-茯苓、泽泻-茯苓、牡丹皮-茯苓、熟地黄-茯苓、生地黄-茯苓、远志-石菖蒲、牡丹皮-酒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酒萸肉、泽泻-山药;聚类分析发现4组新处方,第1组为茯苓、生地黄、熟地黄、泽泻、牡丹皮、酒萸肉、山药,第2组为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第3组为益智仁、川芎、炙甘草;第4组为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针对老年期肾虚髓亏证痴呆,邵老重视扶正,治疗以补虚为中心,兼顾利水、清热、解毒、化瘀、开窍之法。研究新发现的四组新处方,可为今后辨证加减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血管性痴呆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血管性痴呆(VD)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发布的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54个,涉及中药227味,应用最多的中药为石菖蒲(44次,28.57%),常用药对有丹参-石菖蒲(17次,11.03%)等,用药药性多属温,药味多属甘,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置信度较高的有“山萸肉-石菖蒲”(0.90)、“山萸肉-熟地黄”(0.90),基于复杂网络得出核心药物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等14组,通过熵聚类分析提取新处方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天冬”等7组。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VD以补益亏虚、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祛风通络、开窍醒神为主,可为临床实践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专利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AD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专利数据库中治疗AD的中药复方,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SPSS Statistics 21.0及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专利复方220个,涉及中药361味;排名前10的高频药依次为石菖蒲、远志、人参、川芎、黄芪、枸杞子、茯苓、熟地黄、当归、丹参;高频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药性多属温、平、寒;药味多属甘、苦、辛;归经多属五脏经络;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关联数据16条,其中两项组合4条,三项组合12条,关联性最强的药组为“石菖蒲-远志”和“石菖蒲-川芎-远志”;聚类分析得出4个处方组合和3个药对组合,包含开心散、左归丸、八珍汤等加减结构。结论:中药专利复方治疗AD以“调补五脏治其本,化痰祛瘀治其标”为核心治法,符合中医药治疗AD的理论基础,可为临床实践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COS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治疗PCOS的中药新方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建库至2023年4月20日发布的治疗PCOS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SPS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及Cytoscape 3.8.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复方专利126项,涉及中药392味,总频次为1 709次,用药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高频药物有当归(46次)、菟丝子(44次)、香附(42次)、熟地黄(41次)、丹参(37次)等;常用药对有茯苓-苍术(支持度16.67%,置信度76.19%)、当归-白芍(支持度15.87%,置信度80.00%)等,常用角药有香附-半夏-茯苓(支持度12.70,置信度81.25%)等;核心处方有“茯苓、半夏、陈皮、香附、丹参、淫羊藿、白术、巴戟天、皂角刺、石菖蒲”等;潜在处方有“麦芽、谷芽、大血藤、葛根、茺蔚子”等。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PCOS以燥湿健脾、补肾阳并滋肾阴、活血化瘀消癥等治法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景岳全书》阐析金水六君煎内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梳理《景岳全书》原文,发现临床应用金水六君煎应紧扣肺肾精气亏虚、痰浊内蕴的病机,熟地黄为本方关键药味,当重用,以突出填精益肾、金水相生的制方思想。该方被张景岳用于20余种病证,也被后世医家灵活加减,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肺系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对金水六君煎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张氏填精养血学术思想及“和法”含义,并拓宽金水六君煎的应用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 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证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方剂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明确治疗不孕症的内服处方302首,涉及中药352味,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多见,其次是辛、苦二味,主要归肝、脾、肾、心经,使用频次>30次的有37味,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白芍、人参、香附、白术、肉桂、生地黄;频次>60次的常用药物组合40个,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3~5味药的核心组合13组,进一步聚类形成13个新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方剂用药以调补气血、滋养五脏为主,适当配以理气开郁、燥湿化痰、温经通滞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炳厚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炳厚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经验,并筛选核心药对药组.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张炳厚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SPSS Modeler 18及SPSS Statistics 21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总结药物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对组合.结果 共纳入处方161首,涉及中药188味,总频次为2 220,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熟地黄、龟甲、黄芪、生地黄等,药物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归肾经、肝经、脾经,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4条,药物常用组合27对,聚类分析根据谱系图提取组合10个,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14个.结论 张炳厚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培补真阴、清利湿热为主要治法,同时注重益肾固精、育阴涵阳、活血化瘀等,体现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独特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地黄多糖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地黄多糖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提取生、熟地黄水提物及多糖,并测定生、熟地黄多糖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将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S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生地黄水提物组(RR组)、熟地黄水提物组(PR组)、生地黄多糖组(RRP组)、熟地黄多糖组(PRP组),每组10只.第1~7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饮用3%的DSS;第8~14天,空白组和DSS组小鼠饮用无菌水,5-ASA组、RR组、RRP组、PR组和PRP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生地黄水提物、生地黄多糖、熟地黄水提物及熟地黄多糖,给药剂量均为200 mg/kg.实验过程中每天记录小鼠的体质量、粪便硬度及直肠出血情况(疾病活动指数);测量小鼠结肠长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LPS水平.结果 生、熟地黄多糖分子量均可分为约200 kD和4 kD.生地黄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鼠李糖、木糖、岩藻糖7种单糖所组成,熟地黄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木糖、岩藻糖6种单糖组成.与空白组相比,DSS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0 1),DAI评分显著提高(P<0.000 1),小鼠结肠长度缩短(P<0.05),脾脏质量增加(P<0.000 1),结肠组织中MPO酶活性和血清中LPS含量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5-ASA组、RR组、RRP组和PR组疾病活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PRP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最低(P<0.000 1);PR组结肠长度显著增长(P<0.05);5-ASA组、RR组、PR组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1);多糖组(RRP和PRP组)下降最多(P<0.001);RR组、RRP组、PR组和PRP组结肠中 MPO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PR组血清中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生、熟地黄多糖及水提物均能够改善结肠病理组织,且熟地黄水提物及多糖对结肠炎小鼠治疗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