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氏补益肾元、清热利湿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述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邹氏肾科团队提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机以肾元不足为发病之本,脾肾气虚为病理基础,湿热伤肾是病机关键,治疗以补益肾元、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为大法.临证注意权衡正虚邪实之标本缓急,决定祛邪与扶正的主次;依据湿热之邪所踞部位的不同而遣方用药;辨别湿与热的轻重以确定治疗的侧重;根据兼夹他邪的种类随证治之.在用药方面,邹氏肾科团队擅长使用两味或多味清热利湿药物组成药队,相须相使.基于上述病机治法,邹氏肾科团队创制经验方健肾片,通过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证实疗效,探索治疗机制,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魏子孝从湿热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魏子孝教授根据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及传变规律,认为外感湿热疫毒、内伤湿滞为本病关键病因病机,急性期热毒夹湿,盘踞少阳;中后期湿遏热伏,脾胃受邪;恢复期湿热交蒸,弥漫三焦。临证可按感邪轻重、湿热偏盛、脏腑病位,治以清热解毒、和解少阳、调达气机、利湿化瘿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新八纲"辨治慢性肝病
编辑人员丨2024/8/31
对唐旭东教授"脾胃病辨证新八纲"(简称"新八纲")在慢性肝病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认为慢性肝病当从"脏腑-气血-虚实-寒热"4个维度次第辨证:脏腑之辨,调肝理脾为主,兼顾他脏他腑;气血之辨,知其有余不足,病位深浅轻重;虚实之辨,正虚血瘀为本,损益邪正偏盛;寒热之辨,肝胆湿热多见,勿忘厥阴肝寒.在此基础上以通降理论为治疗立法,执简驭繁,全阶段指导慢性肝病遣方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名中医李惠林从湿温辨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8/31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李惠林教授发现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病过程中常常伴有湿热特征.李教授认为,湿温病理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辨治具有指导意义.在辨证方面,李教授从寒热轻重、口渴与否、舌苔颜色,结合全身症状辨别湿热程度,运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等多角度阐明病位,明确疾病性质.治疗上,采用三焦分消、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利湿等多种方法以祛除湿热病邪.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兼有血瘀和食积,李教授在清湿热基础上结合化瘀通络、消食导滞的方法,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马云枝诊治运动神经元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介绍马云枝教授诊治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经验.马云枝教授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其病位在肌肉筋脉,与脾胃、肝、肾相关,病性以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诊治运动神经元病通过辨别疾病病程分期、脏腑病位、标本虚实、病情轻重,以及常证变证,进而分别从湿热、脾胃、肝肾及痰瘀诸方面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辨证论治,治法分别有清化湿热、通利筋脉,补脾益胃、健运升清,滋补肝肾、滋阴清热,温补脾肾、强壮筋骨,益气养营、活血化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探讨脾胃湿热证防治内涵及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随五脏所喜用药"(随脾胃所喜用药)、"各量轻重,从宜施治"(把握细节,辨证施治)5个方面进行综合辨治,并附临证案例一则,为脾胃湿热证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湿热病"流气化湿"治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流气化湿法主要用于湿气弥漫、三焦气化失司的证候,其理论渊薮悠久,代表方剂诸多,用药虽轻淡,但能使湿化热解,每愈重证,是治疗湿热病的特色方法.对此法进行探析,认为流气化湿的立法基础在于气机流通和开肺气以宣通三焦;用药特点可概括为"轻清"与"流动";具体运用据邪留部位、湿热轻重而变化,并与他法配合;现代多用此法治疗以湿阻气机为主要矛盾引发的各种病证,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温病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践与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从温病学理论出发,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临床实践,系统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名、发病类型、病因属性、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认为该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病,其病因属性为湿热疫戾之气.邪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在人体正气亏虚时,伏藏于肺脾,可按伏气温病认识和治疗.湿热疫戾之气可自发于里,也可由外邪引动,并长期停留气分,形成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证.湿热弥漫,可出现心、脑、舌、鼻、耳等上窍被蒙表现.病变过程或后期,根据湿与热的程度,既可伤阴亦可伤阳.涉及脏腑主要是肺、脾、心、肾.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虚、瘀.基本治则是祛邪扶正、透邪外出,并根据湿热轻重及外邪性质确立不同治法和选方用药.例举本病不同阶段常见的发热、咳嗽、疲劳、失眠验案,并分析证治思路及体会以佐前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姜泉症-证结合论治活动期银屑病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活动期银屑病关节炎以皮损及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姜泉认为血热内盛,泛溢肌肤,湿热胶结,痹阻关节是活动期银屑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可根据皮损、关节炎之轻重采用症-证结合辨治.皮损为甚者,当先治之,以热入营血为核心,易裹挟湿热,故于犀角地黄汤凉血之中合苦参、蛇莓之类清热燥湿.关节肿痛者,以湿热痹阻为核心,掺挟血热,方用二妙散加土茯苓、萆薢清利湿热,配合牡丹皮、赤芍之类清血中伏热,可使血凉而湿热俱清,守方缓缓图之,病乃渐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