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DFU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开展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变化、创面恢复情况、疼痛好转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截肢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周、4周溃疡面积和术前比较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好转时间、肢端感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观察组截肢率(4.26%)和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FU患者实施VSD联合小腿部位带蒂皮瓣移植治疗,可促进创面愈合、疼痛好转及肢端感觉恢复,减少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截肢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预后营养指数对新疆喀什地区糖尿病足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新疆喀什地区糖尿病足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出院之日作为起点进行电话随访(每年1次),以死亡或满3年为随访终点.根据3年随访时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78例和死亡组54例.根据PNI最佳截断值分为高PNI组86例(PNI≥41.62)和低PNI组46例(PNI<41.62),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PNI和糖尿病足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32例糖尿病足患者,平均年龄(60.5±10.02)岁,其中男性89例(67.4%),随访期间共54例(40.9%)患者死亡.ROC曲线分析显示,PNI预测糖尿病足患者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721~0.875,P<0.000 1),最佳截断值41.62,灵敏度为61.1%,特异度为83.3%.Log-rank检验表明,低PNI组总生存率较低(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NI、冠心病、重型溃疡与糖尿病足患者全因死亡独立相关(P<0.05).结论 在新疆喀什地区,PNI高的糖尿病足患者死亡率较低,PNI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全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及miR-132表达水平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及miR-132表达水平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T2DM 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93例T2DM 合并DF感染患者,纳入DF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分析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级标准将DF感染患者A级、B级、C级、D级,比较不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外周血miR-155、miR-132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F感染组miR-155水平高于T2DM 组,miR-132水平低于T2DM 组(P均<0.05);miR-155高表达组DF溃疡病程、创面面积、Wagner分级Ⅳ级占比大于低表达组,而miR-132高表达组DF病程、创面面积、Wagner分级IV级占比小于低表达组,8周后DF溃疡愈合率大于低表达组(P均<0.05);A级至D级DF感染患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而miR-132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Spearman分析显示,miR-155表达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miR-132表达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高表达,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iR-132低表达,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足动态参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对DNP患者发生足溃疡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下肢震动感觉阈值(VPT)、最大足底压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发生足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按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足溃疡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组57例(50.89%)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足溃疡(DNFU)组55例(49.1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双足动态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足溃疡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VPT、最大足底压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发生足溃疡的相关性,并绘制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结果 DN-FU 组患者糖尿病病程[(7.93±2.21)年 vs.(6.23±1.85)年,t=2.678,P=0.013]、糖化血红蛋白[(8.83±2.23)%vs.(7.23±2.12)%,t=4.725,P=0.000]、胰岛素抵抗指数(3.61±0.38 vs.2.87±0.34,t=4.882,P=0.000)明显高于 DN 组(P<0.05);DNFU 组患者 VPT[(12.56±3.22)v vs.(8.42±1.32)v,t=4.878,P=0.000]、最大足底压力[(2 456.89±322.74)N vs.(2 228.33±234.42)N,t=7.838,P=0.000]明显高于 D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OR=2.275,95%CI:1.226~3.452,P=0.028)、VPT(OR=2.594,95%CI:1.137~3.786,P=0.005)以及最大足底压力(OR=2.376,95%CI:1.342~3.567,P=0.017)3个指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足溃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VPT以及最大足底压力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足溃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65(95%CI:0.712~0.867)、0.834(95%CI:0.782~0.927)以及0.811(95%CI:0.775~0.87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VPT、最大足底压力、胰岛素抵抗指数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足溃疡均具有良好的净收益率,并且3者联合预测的净收益率最高.结论 VPT、最大足底压力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用于预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1年发生足溃疡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糖尿病足溃疡骨外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溃疡骨外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DF溃疡合并骨外露19例,面积4.0 cm×6.0 cm~9.0 cm×15.0 cm,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7.0 cm~10.0 cm×16.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定期随访皮瓣有无溃疡、颜色、质地、臃肿程度及皮瓣供区情况。结果:19例DF溃疡合并骨外露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18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5例皮瓣水肿,经拆线、补充蛋白、二期缝合、更换抗生素后愈合;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扩创二期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无新发溃疡,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积极控制和预防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变化,及时对症处理,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DF溃疡,皮瓣成活率较高,可挽救患者肢体,降低致残率,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DM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MDA5抗体是否阳性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组(34例)和抗MDA5抗体阴性组18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抗MDA5抗体阳性组的皮肤溃疡发生率[20.6%(7/34)和9.0% (17/189), χ2=4.03, P=0.045]、抗Ro52抗体阳性率[61.8%(21/34)和21.2%(40/189), χ2=23.90, P<0.001]、间质性肺疾病(ILD)[91.2%(31/34)和38.6%(73/189), χ2=31.98, P<0.001]及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P-ILD)发生率[67.6%(23/34)和5.3%(10/189), χ2=88.87, P<0.001]、D-二聚体[1.87(1.23,2.56)μg/ml和1.15(0.59,1.29)μg/ml, χ2=4.68, P<0.001]、血清铁蛋白水平[931.65(579.12,1 160.43)ng/ml和507.40(200.40,588.55)ng/ml, χ2=5.60, P<0.001]均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85.50(61.25,1 55.00)U/L和263.00(66.50,1 111.14)U/L, χ2=3.08, 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Ro52抗体阳性[ OR(95% CI)=5.027(1.632,15.483), P=0.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 OR(95% CI)=1.665(1.124,2.466), P=0.011]、发生ILD[ OR(95% CI)=10.071(2.061,49.207), P=0.004]及RP-ILD[ OR(95% CI)=10.910(3.294,36.134), P<0.001]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抗Ro52抗体、D-二聚体、ILD及RP-ILD的曲线下面积(95% CI)分别为[0.703(0.615,0.791)、0.752(0.661,0.843)、0.763(0.703,0.822)、0.812(0.730,0.893)]( P均<0.001),预测抗MDA5抗体阳性DM的价值均较高。 结论:抗Ro52抗体阳性、D-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生ILD及RP-ILD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均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磁控胶囊内镜对服用肠溶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评估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进行评分和分组(评分≤3分者为低危组,评分>3分者为中高危组)。比较低危组和中高危组患者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差别。结果:入选的66例患者男45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其中出血者17例。低危组( n=51)和中高危组( n=15)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为17.6%和53.3%( P<0.001),胃溃疡发病率分别为5.9%和26.7%( P<0.001),胃黏膜损伤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0和2.0( P=0.621),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分别为2.0%和18.8%( P<0.001),十二指肠损伤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0和1.0( P=0.936)。磁控胶囊内镜对该类患者预测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5。 结论: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可用于预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但评分细则尚需进一步完善。中高危患者可使用磁控胶囊内镜监测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建感觉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创面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重建感觉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创面11例,切取皮瓣时分离其感觉神经,与受区指掌侧神经缝接重建皮瓣感觉。创面均有指骨外露,面积为1.2 cm×1.0 cm~2.5 cm×2.2cm,皮瓣切取面积1.6 cm×1.5 cm~3.0 cm×2.7cm。足部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0例,植皮修复1例。本组病例均通过门诊复查及微信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皮瓣质地、皮纹、出汗、稳定性、感觉、臃肿程度、血液循环状态、使用情况以及供区瘢痕。结果:本组1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出现静脉危象,予以松解敷料、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危象解除,后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伤口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7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稳定性良好,皮纹恢复,均有少量或正常出汗,有1例皮瓣轻度臃肿,1例皮瓣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所有皮瓣感觉恢复良好,均达到S 3+级以上,TPD为6.0~8.5 mm,平均7.1 mm,1例患者担心使用患指,3例患者保护性使用患指,足部供区均无磨损及溃疡发生。参考王澍寰对皮瓣功能的评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本组病例进行评分,优8例,良3例。 结论: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创面,能取得比较好的修复效果,而且供区隐蔽,对行走没有影响,是修复指端创面的理想供区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换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住院及门诊糖尿病足溃疡需要换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脂质水胶敷料对口引流换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溃疡面积缩小率、肉芽覆盖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脂质水胶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技术可有效提升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愈合程度,为伤口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缓解了换药时的疼痛,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规范了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换药方法,改变了医务人员的伤口清创换药愈合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临床结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随着多重耐药菌流行率的增长,糖尿病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及患者共同面临的巨大难题之一。糖尿病足极易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溃疡类型、溃疡等级、溃疡面积、抗生素治疗史、既往住院史、骨髓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是糖尿病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这些多重耐药菌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最常见。合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会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截肢率与死亡率等临床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糖尿病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了解其危险因素对预防感染发生,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临床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