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痹通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痹通方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痹通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2、8.4、16.8 g/(kg·d)灌胃,甲氨蝶呤组按7.5 mg/(kg·d)灌胃,MCC950组30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后第29天开始灌胃给药,1次/d.在末次给药8 h后取材,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相关指标变化;RT-qPCR法检测TNF-α、IL-18、IL-1β、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相关基因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NLRP3蛋白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1(pro-Caspase-1)、Caspase-1、IL-18、IL-1β、活化的 gasdermin D(cleaved-GSDMD)、GSDMD、NLRP3.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增厚,骨质出现轻度破坏,关节内可见炎性细胞和滑膜组织增生(P<0.01),模型组血清 TNF-α、IL-18、IL-1β 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 TNF-α、IL-18、IL-1 β、MCP-1、MIP-1a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法显示模型组IL-1β、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WB法显示模型组AIM2、ASC、pro-Caspase-1、Caspase-1、IL-18、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痹通方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及MCC950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 痹通方能够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温热类针灸方法(温针灸、火针和雷火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7月于本院中医科住院的RA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火针组和雷火灸组.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温针灸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火针组进行火针治疗,雷火灸组进行雷火灸治疗,3组均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和6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疾病活动程度,并在治疗前后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的水平;同时行双手X线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检查,分别获取Sharp评分、滑膜增生厚度及SWVmean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6周的VAS和DAS2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在治疗4周和6周的VAS评分和治疗6周的DAS28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NLRP3、ANGPTL2低于其余两组,CRP、ESR低于火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火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滑膜厚度和SWVmean低于其余两组,X线Sharp评分仅低于火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火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火针和雷火灸均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抑制疾病活动性,减轻滑膜厚度和炎性反应,改善骨破坏,其中又以温针灸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腹壁伴横纹肌样特征的滑膜肉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51岁。因"左下腹疼痛4个月余,加重1周"就诊。影像学显示腹壁巨大类圆形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影,行肿块穿刺活检,诊断为滑膜肉瘤,化疗3个周期后行腹壁肿块切除术。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主要由横纹肌样细胞构成,胞质丰富,具有一个偏位核,灶性区混杂有束状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D99、bcl-2、波形蛋白、TLE1阳性,INI1弱阳性,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病理诊断为腹壁伴横纹肌样特征的滑膜肉瘤。伴横纹肌样特征的滑膜肉瘤十分罕见,形态学上需与多种伴横纹肌样形态的软组织肉瘤鉴别,诊断需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辅助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黑色素瘤缺失因子炎性小体通路相关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滑膜差异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RA与OA滑膜标本黑色素瘤缺失因子(AIM2)炎性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收集膝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RA 41例与OA 26例,采用辣根过氧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IM2炎性小体通路相关蛋白,包括:AIM2、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并根据阳性程度进行半定量评分(H评分)。H评分结果与临床指标ESR、CRP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 t检验分析RA与OA滑膜染色H评分,H评分与ESR、CR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RA滑膜组织中AIM2的H评分为(132±7),高于OA滑膜组织中AIM2的H评分(54±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42, P<0.01);RA滑膜组织中ASC的H评分为(107±9)分,高于OA滑膜组织中ASC的H评分(7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 P<0.05);RA滑膜组织中caspase-1的H评分为(99±5),高于OA滑膜组织中caspase-1的H评分(74±1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5, P<0.05);RA滑膜组织中IL-1β的H评分为(118±11),高于OA滑膜组织中IL-1β的H评分(76±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0, P<0.05)。AIM2与ESR呈中等强度相关性[ r=0.74, P<0.01,95%置信区间(95% CI)(0.38,0.9)]、CRP呈中等强度相关性[ r=0.65, P<0.05,95% CI(0.25,0.86)]。ASC与ESR[ r=0.5, P<0.05,95% CI(0.16,0.74)],CRP[ r=0.42, P<0.05,95% CI(0.05,0.69)]呈中等强度相关性。IL-1β与ESR[ r=0.62, P<0.01,95% CI(0.31,0.81)],CRP[ r=0.41, P<0.05,95% CI(0.05,0.67)]呈中等强度相关性。caspase-1与ESR、CRP未见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RA滑膜中AIM2炎性小体通路相关蛋白包括AIM2、ASC、caspase-1和IL-1β表达高于OA,并且与活动度呈正相关;AIM2炎性小体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A活动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脂膜炎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脂膜炎导致发热待查(FUO)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以FUO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行 18F-FDG PET/CT检查的503例患者,将其中临床最终诊断为脂膜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纳入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 结果:503例FUO患者中最终临床诊断为脂膜炎者占0.99%(5/503)。5例脂膜炎患者中3例为女性,年龄41~7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实验室检查均有血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 18F-FDG PET/CT显像在多个脂肪分布区发现局限性放射性摄取增高灶,其中位于皮下脂肪3例、位于肠系膜3例、位于腹腔及腹膜后其他脂肪组织1例,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为0.8~5.0。5例中4例有脾脏弥漫性摄取增高,3例有骨髓弥漫性摄取增高,2例有多发反应性增生小淋巴结影;另外,在扫描野延长至小腿中段的2例患者中可见多关节滑膜FDG高摄取现象。 结论:脂膜炎在 18F-FDG PET/CT显像中具有一定特征, 18F-FDG PET/CT有助于脂膜炎所致FUO的病因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3种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3种小鼠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病理特征,为骨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病理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别构建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注射模型、双侧TMJ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注射模型和右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3种小鼠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动物模型。FC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FCA-1周组、FCA-2周组、FCA-4周组和FC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MI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MIA-1周组、MIA-2周组、MIA-4周组和MI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共24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关节盘摘除组-2周、关节盘摘除组-4周和关节盘摘除组-6周,每组6只小鼠(6侧TMJ)。药物注射1 d后,采集小鼠双侧关节区大体照片及关节盘摘除显微手术4周后的髁突组织体视图像。将各时间点小鼠TMJ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并对滑膜组织进行滑膜炎症评分,对髁突软骨组织进行蛋白多糖百分比定量分析。结果:FCA或MIA注射1d后,FC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60±0.46)mm]较盐水注射组[(21.63±0.52)mm]显著增加( t=4.25, P=0.013),MI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50±0.62)mm]亦显著大于盐水注射组[(21.40±0.52)mm]( t=3.82, P=0.019)。FCA注射组小鼠1、2、4、6周滑膜炎症评分均较盐水注射组显著升高( F=18.09, P<0.001),髁突软骨蛋白多糖百分比较盐水注射组呈现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 F=21.59, P<0.001)。MIA注射组小鼠1、2、4、6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髁突软骨蛋白多糖丢失( F=13.59, P<0.001),滑膜炎症评分较盐水注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F=14.79, P<0.001)。髁突体视图像显示关节盘摘除组小鼠髁突软骨形态破坏严重,术后2、4、6周滑膜组织出现结缔组织致密性病变特征,髁突软骨组织较对照组呈现时间依赖性的蛋白多糖丢失( F=40.62, P<0.001)。 结论:关节腔内FCA注射构建严重滑膜炎症特征的小鼠TMJ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关节腔内MIA注射构建典型TMJ骨关节炎特征的小鼠动物模型;关节盘摘除术构建严重髁突软骨破坏的小鼠TMJ骨关节病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3D打印聚醚醚酮假体在肩胛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重建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作为一种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弹性模量与人体皮质骨相近和射线可透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文探讨使用3D打印个性化PEEK材料修复肩胛骨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采用肿瘤切除3D打印PEEK肩胛骨假体重建治疗肩胛骨肿瘤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4~52岁,滑膜肉瘤1例、Ewing肉瘤1例、软骨肉瘤4例。术前通过CT数据设计、制作PEEK假体;术中在确保安全外科边界的前提下进行肿瘤切除用假体置换,其中全肩胛骨假体置换2例、部分肩胛骨假体置换4例。手术时间为90~170 min,出血量为100~400 ml。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6~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全部患者均无瘤生存。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最低为62分,最高为68分;日本骨科协会肩关节评分最低为63分,最高为78分。3D打印PEEK材料假体置换在肩胛骨肿瘤保肢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质量轻、适配好、安装相对简单、组织相容性较好,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有望成为肩胛骨肿瘤保肢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低氧诱导因子-1α siRNA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M1型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载体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对DBA/1小鼠注射牛Ⅱ型胶原建立CIA小鼠模型。建模成功的CIA小鼠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腺病毒和HIF-1α-siRNA腺病毒,每周1次,共4周。实验分为空白组、CIA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siRNA组。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s),RT-PCR检测4组小鼠BMDMs中CD206、精氨酸(arginine, Arg)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和胸腺中F4/80 +CD16/32 +M1和F4/80 +CD206 +M2型巨噬细胞比例;HE染色观察小鼠踝关节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及其亚型水平。 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MDMs中CD206 mRNA水平降低,Arg mRNA水平升高( P<0.01)。HIF-1α-siRNA可升高CIA小鼠BMDMs中CD206 mRNA表达水平( P<0.05),降低Arg mRNA表达水平( P<0.01)。(2)与空白组比较,CIA模型组小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中F4/80 +CD16/32 +M1巨噬细胞比例增加( P<0.05),胸腺细胞中F4/80 +CD206 +M2巨噬细胞比例下降( P<0.05)。HIF-1α-siRNA可以降低CIA小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中F4/80 +CD16/32 +M1巨噬细胞比例( P<0.05),升高胸腺细胞中F4/80 +CD206 +M2型巨噬细胞比例( P<0.01)。(3)CIA小鼠踝关节的滑膜增生,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HIF-1α-siRNA可以减轻滑膜组织的增生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尤其是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 结论:HIF-1α-siRNA可以降低胸腺细胞、BMDMs和小鼠滑膜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减轻CIA小鼠滑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和增生的情况,提示HIF-1α-siRNA可以通过调控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而起到治疗CIA小鼠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挛缩大鼠模型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关节挛缩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4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为(180 ± 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32只,模型组采用Nagai法固定左膝关节4周,复制关节挛缩模型,并把模型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康复护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运动干预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日常饲养,其他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对每只大鼠拍X片,并用X片光机来测量动物左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取动物关节肌肉、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变化。结果:实施干预前模型组ROM为(74.74 ± 9.23)°,与正常对照组左膝关节ROM(109.72 ± 5.74)°相比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2.237, P<0.01),故关节挛缩模型建立成功。实施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ROM (72.20 ± 12.73°)相比,康复护理干预组ROM(103.54 ± 4.36)°和药物干预组ROM(98.13 ± 11.20)°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588、-4.325, P<0.05)。病理切片显示,康复护理干预组肌肉组织光泽度同用药干预组肌肉组织,肌肉纤维排列已接近正常组肌肉纤维排列。 结论: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关节挛缩模型动物ROM,还有利于促进关节肌肉组织结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板股后韧带变异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50岁,因“右膝关节疼痛1年,加重1个月”于2022年8月22日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治疗。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近1个月疼痛加重,伴右膝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偶有关节交锁症状,活动后可缓解。既往无特殊疾病史。体格检查:右膝关节略肿胀,内外侧间隙均有压痛,浮髌试验、半月板研磨试验均阳性。2022年7月16日右膝关节MRI示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关节退行性变(图1A~1C)。临床诊断为右膝半月板损伤、右膝骨性关节炎。于2022年8月2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膝关节镜探查术,术中见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及股骨内髁软骨磨损,予以修整。镜下用探钩探查见后角环抱后交叉韧带,后角和后交叉韧带连接处见一条索状韧带组织,起自内侧半月板后角;用探钩拨除表面滑膜,见韧带组织显露,其起自内侧半月板后角,斜行向上与后交叉韧带融合并向股骨走行,止于股骨内髁内侧面(图1D~1G)。根据关节镜下对该条索状韧带组织形态、走行及起止点的观察,临床诊断其为变异的板股后韧带(图1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