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5例D-FL的消化内镜、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及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结果:5例D-FL内镜检查呈多发性结节状或息肉样病变.显微镜下,肿瘤性滤泡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套区消失,肿瘤细胞浸润至滤泡外黏膜固有层.肿瘤性滤泡几乎全部由中心细胞组成,中心母细胞罕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BCL2、CD10,Ki-67增殖指数小于5%.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定位于滤泡的边缘.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5例患者均有t(14;18)(q32;q21)染色体异位.二代测序发现,CCL20、MADCAM1、CCR6、PCDHGA3、PCDHGA8、PCDHGB4等特征性基因存在突变.结论:D-FL是独特的滤泡性淋巴瘤亚型,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均有别于淋巴结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为惰性淋巴瘤,其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升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类来源于淋巴结外滤泡边缘区的成熟B细胞肿瘤,属于惰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非常少见,其临床表现、检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表现,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介绍1例升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诊疗经过,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SWE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不明确结节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意义不明确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FNA病理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病变或滤泡性病变的患者 85 例,共 98 个结节,均接受SWE测量、BRAF V600E基因检测和手术治疗,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分析SWE、BRAF V600E基因对该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98 个结节中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 65 个,恶性结节 33 个,SWE、BRAF V600E基因及其联合应用诊断此类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 78.9%、78.8%和 85.6%,特异度分别为 72.7%、93.8%和 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和BRAF V600E基因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说明其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两种方法更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与滤泡癌的超声检查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TC)和滤泡性腺瘤(FA)的临床特点与超声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 FTC 或 FA 的 157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 FTC 和 FA 两组,并对其超声检查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结节形态、边缘、晕征、回声质地、实性成分的位置、局灶性强回声及血流分级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χ2=88.54,P<0.001,R2=0.60).其中结节边缘模糊、周边不规则低回声厚晕征、血流为中央血管型或混合型与FTC诊断密切相关.结论 FTC与FA在超声检查表现上相似性很高,应充分了解其超声检查特征,结节边缘模糊、周边不规则低回声厚晕征、中央血管型或混合型血流是FT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术后完成5年随访的80例老年DTC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及生存时间,比较不同基本情况患者病死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老年DTC术后5年长期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老年DTC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53±0.41)年,随访期间病死18例,病死率为22.50%(18/80),生存率为77.50%(62/8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滤泡状甲状腺癌)、手术方式(单侧腺叶切除术)、未经颈部淋巴结清扫、碘治疗剂量低均是老年DTC患者术后5年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 OR=5.888、5.795、6.753、4.923, P=0.004、0.004、0.002、0.003)。 结论:老年DTC患者5年长期生存状况可能受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颈部淋巴结清扫、碘治疗剂量的影响,临床应重视上述影响,针对可能的生存风险因素应针对性给出合适的干预方案,可能对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状况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甲状腺低分化癌合并鳞状细胞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而甲状腺低分化癌合并鳞状细胞癌极罕见,此例患者肿瘤具有甲状腺低分化癌及鳞状细胞癌组织学特点,且两种肿瘤存在相互过渡、移行现象,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鳞状化生、癌变过程。PAX8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椎旁转移并复发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肝脏或脾脏,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并伴EB病毒感染。该肿瘤播散主要累及腹腔脏器,而腹腔外累及少见。本文报道1例55岁女性发生于肝脏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椎旁转移并复发,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DK6和FOXM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CDK6和FOXM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 4.5数据库分析PTCL组织中CDK6和FOXM1的表达水平;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的166例PTCL患者病历资料及存档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EnVision法检测166例PTCL组织中CDK6和FOXM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男性104例,女性62例,年龄3~85岁,平均年龄53岁。Oncomine 4.5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PTCL组织中CDK6和FOXM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0.05)。PTCL组织中CDK6和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46/166)与80.7%(134/166),主要见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在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CDK6和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0)和30.0%(9/30),主要表达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T区细胞不表达。PTCL组织中CDK6、FOXM1及两者蛋白共表达均与患者的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呈正相关( P<0.05),与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 P<0.05)。CDK6蛋白表达与FOXM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P<0.05)。 结论:CDK6、FOXM1可能是诊断及治疗PTCL的新靶点。CDK6的过表达可能导致转录因子FOXM1功能增强,且CDK6及FOXM1的过表达作为不利因素促进了PTCL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输尿管原发滤泡性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于输尿管的滤泡性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年6月收治的1例输尿管原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中上段占位半个月就诊。既往有尿路结石病史。因术前影像资料难以明确诊断而行左肾及输尿管全长膀胱部分切除术。镜下形态学与结内滤泡淋巴瘤相同,表现为排列紧密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向消失,肿瘤细胞以中心细胞为主,可见散在分布的中心母细胞,未见星空现象;免疫表型示B细胞标志阳性,表达CD10、bcl-6及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聚合酶链反应显示有B细胞受体克隆性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术后PET-CT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支持输尿管原发FL诊断。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局部放疗。结论:输尿管原发F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输尿管癌在影像学上不能鉴别。肿瘤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表型、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可明确诊断。需行全身检查除外系统性FL累及输尿管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柱状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柱状细胞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lumnar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并着重探讨甲状腺癌常见驱动基因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CV-PTC的临床资料及组织学形态,EnVision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Sanger测序检测RAS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65岁。组织学肿瘤细胞呈柱状、假复层排列,7例均表达甲状腺滤泡上皮标记,1例表达CDX2,p53均呈野生型表达。4例存在BRAF V600E突变(4/7),4例存在TERT启动子突变(4/5),5例均未见RAS突变(0/5)。术后随访8~89个月,4例出现肿瘤复发,2例死亡。结论:CCV-PTC以柱状肿瘤细胞假复层排列为特征,可表达CDX2,具有较高的BRAF V600E及TERT启动子突变率,浸润性生长者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