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引火归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火不归原乃是心火偏亢,但应注意,此种心火偏亢不同于阴虚火旺之虚热证,也不同于心火独盛之实热证,此心火偏亢的根源在于肾阳虚、下焦寒盛,其本质是虚寒证,虽说是心火偏亢,但此时心火已较正常状态偏弱,这是因为肾阳为一生阳气之根,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肾阳虚衰则心阳亦受损,故心火偏亢仅是相对下焦寒盛而言.肾阳得温,阴寒得散,肾阳又能蒸腾、气化肾水,肾水又能上济于心,心火得制,不再偏亢于上.因此,引火归原实是心火得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名老中医李可治疗糖尿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名老中医李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李可教授认为糖尿病病在三阴,统于太阴,以脾胃升降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为主要矛盾,可分火不归原、太阴、厥阴、少阴4个证型,治疗常以引火归原、健运中气、收敛厥阴、温养少阴等法综合使用,方多为引火汤合附子理中汤、砂半芍萸附子理中汤、乌梅丸及破格救心汤合温氏奔豚汤,并配合生活及饮食指导,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引火归原”法小议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引火归原”法主治上焦火热、下焦虚寒之“火不归原”证.其理论渊薮悠久,诸家论析同中有异,临床应用广泛,故有必要对其理论内容包括名称、主治证候、病机、用药等进行析要梳理,并明确其临床运用要点,以冀为现代运用此法提供参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论治心病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清末民初时期医学大家张锡纯在诊治中医心病方面的重要学术思想,对书中涉及心病理论做一深度挖掘.本书阐明张锡纯先生通过临证辨治构建多种治疗心病的理论框架,从心与神明论诠释心在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君相火论、火不归原论来探讨中医心病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病机及症状,通过枢机亢进及麻痹论逐个剖析阳明胃腑及三焦、元神及气血、本体阳弱、邪毒惊扰等多方面内外致病因素.张锡纯汇通新旧,衷中参西,对心病辨证施治的独特见解为中医临床诊治心病独树一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锡纯对君相二火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锡纯认为,人出生之前靠脐带进行呼吸,所以先天之君相二火位于下;人出生后通过肺进行呼吸,人身功能运作在上,后天之君相二火位于上.君相之火可以"化食""温暖全身".寒饮结胸证、阳虚泄泻证、火不归原证是先后天君相二火常见的病理证候,寒饮结胸证是由于君相二火热源不足,寒饮凝于胸中,胃气、饮食不得上达下降所致,张锡纯治以"开""补"二法,代表方为苓桂术甘汤加干姜、黄芪和理饮汤.阳虚泄泻证为君相二火热源不足所致,张锡纯治以"补""涩"二法,方为金匮肾气丸.火不归原证是因元阳君火不守其位而浮越所致,张锡纯治以"补而敛之,镇而安之",药选人参、山茱萸、补骨脂、附子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慢性肝病失眠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肝病失眠病机为胃土不降、肝木不升、肺金不敛、火不归原,导致机体圆运动失衡,相火不降,阳不入阴.己土湿寒,戊土不降者,应燥土祛湿,升清降浊,可用炒白术、茯苓、干姜、炒薏苡仁等健脾升清祛湿,半夏、黄连、干姜、吴茱萸、紫苏叶等降胃气,蛰相火.乙木不升,甲木不降者,应养肝荣木,升肝降胆,可用小剂量柴胡、桂枝、川芎、麦芽等升达乙木,以助胆降,佐用炒白芍寒热并调,降胆经,敛相火.癸水浅寒,火不归原属肾阴虚者,应调中降逆,滋阴潜阳,可用杏仁、百合、沙参、陈皮、山药、炒白芍、紫苏叶等降肺金、胆木、胃土,龟板、鳖甲大补真阴兼软坚散结;属肾阳虚者,应温肾水,升肝木,燥脾土,用菟丝子、盐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等温肾阳,茯苓、白术、干姜等补益中气,厚土敛火.黄芪、桂枝、川芎等升达木气,水温土燥木升则圆运动自复,肾水得温,相火得潜于肾水,失眠自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