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干旱区绿洲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2000-2020年Landsat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绿洲分类,使用趋势分析、重心迁移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西北干旱区绿洲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西北干旱区绿洲面积呈线性增加趋势,绿洲面积年均增速为1079.66 km2·a-1.绿洲面积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拉善、南疆、河西走廊和北疆地区.西北干旱区绿洲主要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祁连山北麓和阿拉善高原,北疆绿洲面积变化表现为北部增加、南部减少;南疆绿洲主要沿河流扩张,但部分绿洲边缘出现退缩;河西走廊绿洲的扩张与退缩均发生在西北部河流沿岸;阿拉善绿洲呈散点状扩张,无明显退缩区域.北疆和南疆绿洲的重心大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河西走廊绿洲重心沿西北方向迁移,阿拉善绿洲重心呈南北向波动迁移.农田生产潜力对北疆绿洲和河西走廊绿洲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分别为43.6%和45.3%;影响阿拉善绿洲分布变化最敏感的因子是降水(解释能力为27.6%);南疆绿洲分布响应最敏感的环境因子是土壤类型(解释能力为44.9%).西北干旱区绿洲中,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双因子增强为主,自然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具身情绪启动对抑郁倾向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具身情绪操控对抑郁倾向个体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2018年6—12月共选取91名抑郁倾向大学生,采用3(具身情绪启动类型: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无启动)×2(情绪面孔:愉悦、悲伤)的混合试验设计,基于情绪面孔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注意偏向方面,具身情绪启动类型和情绪面孔的交互效应显著[ F(2,88)=5.97, P=0.004, ηp2=0.119]。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愉悦面孔条件下,启动具身积极情绪的被试注意偏向高于启动具身消极情绪的被试注意偏向[(14.30±18.23)ms,(-6.53±38.17)ms, P<0.05],启动具身消极情绪的被试注意偏向低于无具身情绪启动的被试注意偏向[(-6.53±38.17)ms,(9.16±30.62)ms, P<0.05];在悲伤面孔条件下,启动具身消极情绪的被试注意偏向[(28.22±35.33)ms]高于启动具身积极情绪的被试注意偏向[(11.71±29.24)ms, P<0.05]和无具身情绪启动的被试注意偏向[(7.63±30.60)ms, P<0.05]。 结论:具身情绪启动能影响抑郁倾向个体的注意偏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标志物可探测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量化前列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植入标志物的可探测性,寻找最佳植入位置。方法:(1)依次将标志物植入4种模式下盆腔假体内不同既定坐标组合处。(2)调取25例既往前列腺癌患者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对每次按照实验设计植入了标志物的盆腔假体分别进行25次照射,单次剂量约为60 Gy,在每个控制点获取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平片。(3)利用兆伏级平片和自研算法计算每种坐标组合25次照射的可探测性分数的均值( ),并寻找最佳植入位置。通过曲线拟合分析计算普适情况下最佳植入位置参数值a和b。 结果:组级结果:在所有组级坐标组合中,B模式下B10-Ⅰ组[(10,3,0)、(-10,3,0)、(10,-3,0)、(-10,-3,0),单位:mm]的 最高(0.2652分)。模式级结果:在所有模式中,D模式[(0,3b,0)、(a,b,a)、(-a,-b,-a)、(0,-3b,0),a、b均为参数,单位:mm]下的 的平均值最高(0.2489分)。系统化结果:当a=9.6 mm、b=4.6 mm时,4种模式下所有坐标组合的 均较为理想。 结论:成功量化了植入标志物的可探测性并获取了由组级到模式级再到系统化的最佳植入位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生疼痛移情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学生疼痛共情移情反应(疼痛移情)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以及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方法:2022年4月采用一般特征调查问卷、疼痛共情量表(empathy for pain scale,EPS)和亲社会倾向量表(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PTM)对108名医学生进行评估。使用E-Prime点探测试验范式程序评测所有被试的注意偏向。使用SPSS 24.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使用PROCESS 3.4.1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女医学生的疼痛移情得分显著低于男医学生[(3.46±0.67)分,(3.95±0.51)分]( t=3.54, P<0.05),存在慢性疼痛的医学生疼痛移情得分显著低于不存在慢性疼痛者[(3.28±0.84)分,(3.66±0.60)分]( t=-2.35, P<0.05);医学生亲社会倾向在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2, P<0.05)。(2)医学生疼痛移情[(3.59±0.66)分]与亲社会倾向[(3.60±0.50)分]呈显著正相关( r=0.39, P<0.001)。(3)医学生疼痛移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倾向( B=0.26, P<0.001);医学生疼痛情境下对悲伤情绪的注意偏向(d 疼痛悲伤)在疼痛移情与亲社会倾向间起调节作用( B=0.01, P<0.05)。 结论:医学生疼痛移情水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倾向,提高医学生在疼痛情境下对悲伤情绪的注意有利于发挥疼痛移情对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快速精确获取小鼠角膜神经三维图像及其参数的技术方案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快速、精确获取小鼠角膜神经三维(3D)图像及其参数的技术方案。方法: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4只,吸入过量乙醚麻醉后使小鼠安乐死,立即在解剖显微镜下获取具有完整角膜缘的角膜4个,经过常规固定、透膜和抗β-Ⅲ微管蛋白荧光抗体标记后整铺片处理。在高分辨率去卷积显微镜下采用科学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捕获图像,通过显微镜系统自携带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3D去卷积运算,Z轴数据平面投影以及自动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角膜神经纤维3D图像。采用交互式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ris的丝状追踪模块中的自动检测模式获得不同区域的角膜神经密度,采用自动路径模式手动指定计算起始点到终止点的神经纤维长度。结果:在去卷积显微镜60倍油镜下,可以观察到角膜缘处呈密集网络状的基质层神经纤维在角膜缘附近进入前弹力层,并发出密集的分枝,形成基底下神经丛。这些神经丛向角膜中心伸展形成密集的神经网络样结构,在角膜顶点汇聚成漩涡状结构。少部分神经纤维丛垂直进入上皮层,并发出许多微小的神经末梢分枝。采用Imaris软件丝状物追踪模块中的自动检测模式自动统计,发现角膜神经末梢密度从角膜缘的(2 488.88±282.84)μm/μm 2逐渐增多至角膜中央的(5 766.66±298.55)μm/μm 2;角膜基质神经纤维密度从角膜缘的(40.99±0.99)μm/μm 2递减至角膜中央的(34.57±1.28)μm/μm 2。通过自动路径模式手动测量发现,角膜缘处基质层神经纤维进入前弹力层约151 μm处开始分枝形成基底下神经丛。 结论:去卷积显微镜系统可以获得整个角膜神经纤维的3D分布,Imaris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快速统计待测区域角膜神经纤维的不同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调强放疗射野下的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方向性响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在不同照射方向(0°、45°、90°和135°)和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0°、15°、30°、45°、60°、-15°、-30°、-45°和-60°)下的方向性响应,初步建立对其方向性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医用加速器、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分别进行刻度及校准后,采用固体水模体覆盖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上部,通过调整固体水模的厚度,使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探头的有效测量中心到模体表面射线中心轴入射点的等效水距离为5 cm。选取探测器相对于治疗床长轴0°、45°、90°和135°共4个位置,于每个位置分别在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为60°、45°、30°、15°、0°、-15°、-30°、-45°和-60°时对选取的13个电离室探头进行测试。结果:医用加速器在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的剂量偏差≤0.18%;在相同照射野、不同入射角度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电离室探头的方向性响应偏差≤0.63%;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各探头对于其中心探头的测量偏差均<0.5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响应,是开展IMRT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初步建立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医用加速器计量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基础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靶向TSPO分子探针 18F-FDPA和 18F-LW223用于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PET显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靶向相对分子质量1.8×10 4转位蛋白(TSPO)的分子探针 N, N-二乙基-2-[2-(4- 18F-氟苯基)-5,7-二甲基吡唑[1,5-a]并嘧啶-3-基]乙酰胺( 18F-FDPA)和 18F-(R)-( N-仲丁基)-3-氟甲基- N-甲基-4-苯基喹啉-2-甲酰胺(LW223)用于探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AP)的可行性和效能。 方法:选取9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3只):正常对照组(A组)、VAP组(B组)和VAP治疗组(C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2、16和24周末注射 18F-FDPA和 18F-LW223,并于注射后40~50 min行活体腹主动脉PET/CT和同机CT血管成像(CTA)。所有显像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行腹主动脉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和配对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18F-FDPA在3组不同时间点(第12、16和24周末) PET/CTA同机显像中,靶本比(TBR;腹主动脉病灶/左心室血池)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68.09~144.88,均 P<0.001)。在第12周末显像中,3组腹主动脉区域均无明显显像剂摄取增高灶。在第16和24周末显像中,B组腹主动脉局部的摄取均高于同期时间点的C组(均 P<0.05)和A组(均 P<0.001);C组腹主动脉局部的摄取高于同期时间点的A组(均 P<0.01)。3组不同时间点PET/CTA图像中,腹主动脉区域均无明显 18F-LW223摄取增高灶。在上述3个不同时间点,3组 18F-FDPA和 18F-LW223的TBR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2.88~36.79,均 P<0.05)。病理HE、免疫荧光CD68和TSPO染色显示,B组 18F-FDPA高摄取易损斑块处巨噬细胞浸润数量多于C组。 结论:与 18F-LW223相比, 18F-FDPA可用于早期探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并可评估降脂药物干预后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浙江省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4软件进行时空聚集区扫描分析,ArcGIS 10.2软件完成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结果:浙江省2005-2020年共报告7 724例HFRS病例,其中死亡25例。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6月(春末夏初)和11月至次年1月(冬季)。累计病例在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宁波市24.27%(1 875/7 724)、台州市21.25%(1 642/7 724)和绍兴市14.54%(1 123/7 724)。男女性别比为2.73∶1(5 656∶2 068)。病例主要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病例占60.95%。职业主要是农民,占69.89%(5 398/7 724)。大多数年份HFRS的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回顾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21个县(市、区),其中宁波市、绍兴市和金华市各有4个县(市、区)、台州市8个县(市、区)和丽水市1个县( RR=13.69, LLR=5 522.60, P<0.001);二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西部地区丽水市的龙泉市和庆元县( RR=31.20, LLR=1 232.46, P<0.001);三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北部地区湖州市的长兴县和安吉县( RR=3.42, LLR=23.93, P<0.001)。 结论:2005-2020年浙江省HFRS病例以中老年、男性和农民为主,在春末夏初和冬季的东部地区疫情高发,建议重点地区在流行季节来临前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带来了全新的能量成像模式,其基于双层探测器实现“同源、同时、同向”的能量成像要求,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中华放射学杂志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成像原理、技术特点及在心脏、腹部、外周血管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优势进行阐述,旨在总结应用经验,为提升临床应用水平提供指导性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0 - 2022年杭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杭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及时空分布特征,为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报告的HFRS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杭州市HFRS流行概况及三间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杭州市2010 - 2022年HFRS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分别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杭州市HFRS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病热点区域;并采用时空扫描分析杭州市HFRS时空聚集区域。结果:2010 - 2022年,杭州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224例,年均发病率为0.18/10万。病例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春季(3 - 5月)和秋季(9 - 11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30.80%(69/224)、26.34%(59/224);全市各区(县、市)均有HFRS病例报告,其中萧山区(66例,29.46%)、淳安县(41例,18.30%)、建德市报告病例数(25例,11.16%)居前3位;病例主要为31 ~ 60岁(65.18%,146/224)、男性(74.55%,167/224)、农民(46.43%,104/224)。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0 - 2022年杭州市HFRS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 = - 5.0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 9.46% ~ - 0.34%, t = - 2.10, P = 0.036]。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1 - 2014、2018、2020年杭州市各街道(乡镇)HFRS发病率均存在空间正相关聚集性(莫兰指数均> 0,均 Z > 1.96,均 P <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 - 2022年杭州市热点区域(高-高)街道(乡镇)数分别为0、2、3、3、3、3、0、0、4、0、1、0、1个,且相对固定在西南部区(县、市)。时空扫描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的时间为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以淳安县汾口镇为中心,涉及淳安县的5个乡镇;二类聚集区1的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以萧山区浦阳镇为中心,涉及萧山区的5个乡镇;二类聚集区2的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建德市下涯镇为中心,不涉及其他街道(乡镇)。 结论:2010 - 2022年,杭州市HFRS病例以中年男性农民为主。HFRS疫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集中于杭州市西南部区(县、市)。今后应当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