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复吸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 OR=4.618,95% 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 OR=9.782,95% 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OR=1.710,95% 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 OR=0.562,95% 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 OR=0.487,95% 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 结论: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0年与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广告和促销暴露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15岁人群在过去30 d内看到烟草广告和促销的情况,分析2010与2018年烟草广告和促销的宣传渠道、宣传形式等状况,为进一步推动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与2018年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分别抽取≥15岁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常住居民13 354人和19 376人。使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加权、分析,采用Rao-Scott χ2检验进行数据单因素组间比较。 结果:2010与2018年分别有19.61%和18.14%的调查对象看到了烟草广告和促销,两年相比看到烟草广告和促销的情况无明显变化。烟草广告方面,去过销售卷烟商店的人群在销售卷烟商店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从2010年的29.28%上升为2018年的43.28%;看过电视的人群在电视上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从2010年的50.93%下降为2018年的28.58%;去过电影院的人群在电影院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从2010年的2.17%上升为2018年的9.89%;使用过互联网的人群在互联网看到烟草广告的比例从2010年的19.20%上升为2018年的42.30%。烟草促销方面,2010与2018年,人群过去30 d内在各类场所看到烟草促销活动、卷烟价格折扣、卷烟优惠券、免费礼品或其他优惠的比例均有上升,分别为4.99% vs. 9.30%、0.78% vs. 4.09%、0.04% vs. 0.33%和0.98% vs. 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我国烟草广告和促销等情况仍广泛存在,2010与2018年无明显改变。随着媒体平台不断的变化发展,烟草广告和促销的渠道也有所转变,特别是互联网、烟草零售点的烟草广告等应加强重视。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并着力加强监管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1年浙江省中学生烟草广告/促销和影视吸烟镜头暴露现况及对其认知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学生烟草广告/促销及影视吸烟镜头暴露现况及对其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0所中学共7 692名在校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烟草广告/促销暴露情况、影视吸烟镜头暴露情况以及烟草相关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对数据加权后,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学生的烟草广告/促销暴露率为24.8%,影视吸烟镜头暴露率为63.8%。过去30 d内,去过烟草零售点的学生中,46.1%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用过互联网的学生中,23.4%看到过烟草广告/视频。所有学生中,2.4%接受过免费烟草产品。有烟草广告/促销暴露的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认为社交场合吸烟令人更舒服的比例(5.6%、6.7%、8.8%)、认为年轻人吸烟更有吸引力的比例(9.1%、8.4%、8.8%)以及尝试吸烟率(12.5%、16.9%、20.5%)均高于非暴露者(初中学生分别为:2.3%、5.5%、4.8%;普通高中学生分别为2.9%、2.9%、9.8%;职业高中学生分别为:4.0%、4.0%、15.3%)(均 P<0.05);有影视吸烟镜头暴露的初中学生(8.1%)、普通高中学生(14.7%)、职业高中学生(20.0%)的尝试吸烟率均高于非暴露者(5.4%、8.0%、10.6%)(均 P<0.05)。 结论:浙江省中学生烟草广告/促销和影视吸烟镜头暴露情况仍较严峻,可能使中学生对烟草使用持支持态度,并促进尝试和使用烟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控烟政策评估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政策(MPOWER)报告总结了国际控烟最佳实践经验,可供我国控烟工作参考。在此次评估中,我国烟草流行监测达到了最佳实践Ⅰ级标准,戒烟帮助提供、大众媒体宣传、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烟草税等方面达Ⅱ级,烟草危害警示达Ⅲ级,保护人们免受烟草烟雾危害为Ⅳ级。我国控烟政策在监测流行、提供戒烟服务、开展控烟健康传播活动等方面有所进步,但亟待进一步借鉴循证建议多措并举推进控烟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并用logistics回归对温州市高中生吸卷烟、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 785份,回收有效问卷3 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8.80%。高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1.79%(441/3 740),现在吸卷烟率2.57%(96/3 740),尝试电子烟使用率10.00%(374/3 740),现在电子烟使用率2.86%(107/3 740),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0.99%(37/3 740)。男生、职业高中、父母吸烟的学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及父母不吸烟的学生(均 P<0.05),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学生(均 P<0.05)。好朋友吸烟[6.076(2.872~12.855);4.630(2.656~8.071)]、职业高中[3.226(1.877~5.546);2.238(1.432~3.496)]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使用卷烟、电子烟的共同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与否对社交聚会无差别[0.160(0.077~0.331);0.193(0.096~0.387)]或认为社交聚会时吸烟更不舒服[0.037(0.018~0.077);0.155(0.083~0.288)]是温州市高中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的共同保护因素。除此之外,吸卷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去7 d暴露于二手烟[2.194(1.129~4.262)]、被赠送免费烟草制品[2.836(1.018~7.905)]、校园里看到有人吸烟[2.072(1.111~3.863)]。吸卷烟的保护因素还包括未去过烟草零售点未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0.241(0.123~0.473)]、认为吸烟使年轻人吸引力减少[0.280(0.116~0.676)]。对于电子烟使用,男生是高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危险因素[1.831(1.100~3.050)],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是高中生吸卷烟的危险因素[1.942(1.084~3.478)],却是电子烟使用的保护因素[0.639(0.410~0.994)]。 结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吸卷烟率、现在使用电子烟率较低,职业高中、好朋友吸烟为其现在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河北省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了解河北省初中生尝试吸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干预工作和提出控烟政策提供支持.方法 2021年8-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初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2021年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烟草使用情况、二手烟暴露和烟草广告获取等信息,分析学生尝试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北省31 486名初中生中,尝试吸烟者3049人,加权后尝试吸烟率为9.42%(95%CI:8.00~11.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30 d内有过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的学生为17 139人,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率为54.36%,其中,在电视或视频暴露最高比例为48.67%(95%CI:46.65%~50.70%),其次在互联网暴露比例为15.41%(95%C1:14.60%~16.27%);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594,95%CI:1.997~2.709)、二年级(OR=1.320,95%CI:1.108~1.574)、1 周零花钱>40 元(OR=1.412,95%CI:1.253~1.592)、父母吸烟(OR=1.260,95%CI:1.078~1.472)、朋友吸烟(OR=6.680,95%CI:5.482~8.141)、教师吸烟(OR=1.686,95%CI:1.410~2.016)、二手烟暴露(OR=3.084,95%CI:2.667~3.566)、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OR=1.451,95%CI:1.259~1.674)因素为初中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接触过媒体控烟信息(OR=0.617,95%CI:0.555~0.685)是初中生尝试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 河北省初中生尝试吸烟率较高,烟草广告暴露情况较为严重,今后应净化社会、校园及周边环境烟草广告及促销对学生的影响,减少学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北京市通州区15岁及以上居民电子烟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15岁居民电子烟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通州区≥15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北京市成人烟草调查2021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信息、电子烟使用及电子烟广告暴露等资料,分析通州区居民电子烟知晓率、使用率、获得途径及广告暴露途径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1 196人,回收有效问卷1 166份,问卷有效率为97.49%.男性532人,占45.63%;女性634人,占54.37%;年龄为(57.05±15.04)岁.电子烟知晓率为67.58%,电子烟使用率为3.94%,现在使用率为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8.492,95%CI:6.873~118.106)、15~<45岁居民(OR=3.219,95%CI:1.584~6.539)、企业/商业/服务业人员(OR=3.599,95%CI:1.527~8.482)、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学生(OR=4.403,95%CI:1.758~11.026)使用电子烟的可能性较高.电子烟主要获得途径为他人给予(43.48%);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戒烟(30.43%),其次是认为电子烟危害小(26.09%);电子烟广告暴露途径主要为电视(59.09%),其次为网站(45.45%).结论 通州区≥15岁居民电子烟使用率较低,电子烟使用者以男性、15~<45岁人群为主,需加强电子烟危害宣传和电子烟广告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武汉市从不吸烟青少年吸烟易感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了解武汉市从不吸烟青少年(年龄范围为11~20岁)吸烟易感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9-11月在武汉市15个行政区所有公立和私立的初中和高中抽取调查对象,对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处理,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从不吸烟青少年吸烟易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市从不吸烟青少年吸烟易感率为6.2%(95%CI:5.324~7.131),其中男性吸烟易感率为6.8%(95%CI:5.460~8.186),女性吸烟易感率为5.6%(95%CI:4.644~6.4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从不吸烟青少年吸烟易感性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好朋友吸烟(OR=2.981,95%CI:2.269~3.917,P<0.001)、在学校看到老师吸烟(OR=1.626,95%CI:1.302~2.029,P<0.001)、看见过烟草广告或促销(OR=1.442,95%CI:1.189~1.750,P<0.001)和暴露于二手烟(OR=1.267,95%CI:1.021~1.573,P=0.032);保护因素包括在媒体上看过控烟信息(OR=0.722,95%CI:0.602~0.866,P<0.001)和每周较低可支配收入(1~<20元)(OR=0.690,95%CI:0.487~0.978,P=0.037).结论 应加强媒体控烟宣传教育,全面禁止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并在学校实施全面无烟校园政策,开展同伴和教师健康教育以帮助戒烟;尽快通过全面无烟立法,创造无烟环境,以降低青少年吸烟的易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宁波市中学生电子烟使用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中学生电子烟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电子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2021年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收集基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及电子烟广告暴露等资料,分析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和电子烟尝试使用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电子烟尝试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1 591份,回收有效问卷1 574份,问卷有效率为98.93%.男生863人,占54.83%;女生711人,占45.17%.初中787人,占50.00%;普通高中535人,占33.99%;职业高中252人,占16.01%.电子烟使用30人,电子烟使用率为1.91%;电子烟尝试使用104人,电子烟尝试使用率为6.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2.544,95%CI:1.438~4.501)、农村地区(OR=2.084,95%CI:1.195~3.634)、好朋友吸烟(OR=4.828,95%CI:2.936~7.940)、在校期间看到老师吸烟(OR=2.766,95%CI:1.642~4.659)、电子烟广告暴露(OR=2.155,95%CI:1.315~3.532)、现在使用卷烟(OR=9.365,95%CI:2.610~33.603)、尝试使用卷烟(OR=7.519,95%CI:4.115~13.737)是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的促进因素.结论 宁波市中学生存在电子烟使用行为;老师或好朋友吸烟、卷烟使用行为和电子烟广告暴露等因素可增加中学生电子烟尝试使用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海南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情况,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3所初中、2所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职高)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2021年中国青少年烟草及酒精流行调查问卷》调查基本信息、电子烟使用和电子烟广告暴露资料;对数据进行加权以估计使用电子烟的中学生规模,分析中学生电子烟使用和电子烟广告暴露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8 561人,回收有效问卷8 538份,问卷有效率为99.73%.男生4 470人,占 52.35%;女生4 068人,占 47.65%.初中 4 367人,占 51.15%;高中 3 482人,占 40.78%;职高689人,占8.07%.电子烟使用率为25.01%,电子烟现在使用率为4.68%.过去30 d内暴露于电子烟广告2 728人,加权后人数为210 932人,占32.60%.电子烟广告暴露主要途径为销售点(21.59%)、商店(13.61%)和购物网站(9.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OR=0.610,95%CI:0.482~0.772)、男生(OR=1.332,95%CI:1.062~1.669)、高中学生(OR=0.376,95%CI:0.259~0.545)、同伴吸烟(OR=6.645,95%CI:4.935~8.948)和广告暴露(OR=3.229,95%CI:2.581~4.040)是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全国水平,电子烟广告暴露可促使中学生使用电子烟,应加强监管,严格限制电子烟广告和促销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