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复吸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 OR=4.618,95% 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 OR=9.782,95% 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OR=1.710,95% 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 OR=0.562,95% 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 OR=0.487,95% 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 结论: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社区吸烟者尝试戒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成年吸烟者的尝试戒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基于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采用面对面问答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社区吸烟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烟草使用情况、尝试戒烟行为、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戒烟支持环境评估等;采用描述性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戒烟尝试行为,并采取χ 2检验对其戒烟尝试行为与其社会人口学指标、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问题认知、戒烟支持环境等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进一步探讨各因素与尝试戒烟行为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449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410人(91.3%),尝试戒烟与未尝试戒烟的分别为272人(60.6%)和177人(39.4%);月收入水平、烟草相关知识评估得分、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程度、过去1年是否就医、就医次数、过去1年是否有医务人员规劝戒烟、是否被医务人员询问过吸烟情况等因素为尝试戒烟行为的相关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尝试戒烟行为可能性提高的因素有月收入水平( OR=1.271,95 %CI:1.081~1.493)、周围人对戒烟的支持( OR=1.251,95 %CI:1.035~1.512)、过去1年有医务人员建议戒烟( OR=2.382,95 %CI:1.054 ~5.381)。 结论:健康状况、环境支持、危害认知、经济水平、医生劝导等因素皆影响着尝试戒烟行为,自我毅力不足和他人影响是导致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将社区场所作为干预基本单位,结合专业指导,形成医院-社区-线上综合联动的戒烟干预模式,是烟草依赖管理模式优化的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吸烟者健康维护新理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面对中国吸烟率居高不下且戒烟意愿低的挑战,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参与式健康理论、社会营销理论等,本文提出了全新的综合性健康维护理念“吸烟者健康维护”,包括吸烟者的健康教育、个性化的提高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与戒烟成功率、构建支持吸烟者戒烟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该理念旨在全面提升吸烟者的吸烟危害知晓率、戒烟意愿和戒烟成功率,倡导“每个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助力完成“健康中国2030”控烟目标。同时,本文还尝试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式,即“智能自助咽拭子采样设备(简称健康自助小屋)”,通过直观、个体化的展示吸烟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使吸烟者明确自己未来罹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行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的双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产生双重使用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共抽取中学在校学生7 999人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对样本进行加权后,使用SPSS 25.0软件复杂抽样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尝试的比例为7.7%,双重使用的比例为1.3%。男生、好友吸烟、过去7 d二手烟暴露是双重使用的危险因素。双重使用者与仅吸卷烟者相比,在戒烟方面的认知和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双重使用者吸电子烟的原因主要为好奇。 结论:山东省青少年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行为普遍存在,其影响因素与传统卷烟类似。双重使用并非戒烟的过渡阶段,双重使用者未来持续吸烟的可能性较高,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及尝试戒烟行为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15岁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及尝试戒烟行为,探讨影响其戒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国≥15岁现在吸烟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取200个监测点,最终完成调查19 376人。数据加权后,使用SAS 9.4软件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频数和加权构成比进行描述,使用Rao-Scott 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6.63%的现在吸烟者准备在1个月内戒烟,男性为5.44%,女性为8.49%。17.96%的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尝试过戒烟,男性为17.80%,女性为22.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偶尔吸烟( OR=3.42,95% CI:2.09~5.59)、尝试过戒烟( OR=4.91,95% CI:0.33~0.52)以及知晓吸烟导致3种疾病( OR=2.24,95% CI:1.48~3.40),戒烟意愿较高。偶尔吸烟( OR=1.68,95% CI:1.20~2.34)、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戒烟建议( OR=1.96,95% CI:1.62~2.37)、知晓吸烟导致3种疾病( OR=1.63,95% CI:1.32~2.02),尝试戒烟率较高。 结论:提供有效的戒烟干预服务以及创建控烟支持性环境对促进戒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4-2015年中国4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状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 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5 791名通过询问调查发现的现在吸烟和曾经吸烟的患者被纳入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戒烟率、戒烟比、成功戒烟率、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与现在吸烟者中尝试戒烟的比例。 结果:我国≥40岁吸烟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是25.0%,成功戒烟率是19.1%,戒烟比为23.1%,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为17.6%。戒烟率和戒烟比均为城镇高于乡村( 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 P<0.05);知晓吸烟是慢阻肺危险因素的患者,其戒烟率和戒烟比高于不知晓的患者( P<0.05);吸烟量越小,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越重,戒烟率和戒烟比越高( P<0.05)。 结论:我国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和戒烟比较低,应加强慢阻肺患者戒烟的健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戒烟劝诫并提供多种戒烟途径,最终提高慢阻肺患者戒烟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山东省15岁及以上居民电子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15岁居民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电子烟使用和戒烟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电子烟相关研究提供初步数据。方法:使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标准问卷,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在山东省抽取6 401名调查对象,用掌上电脑进行电子数据采集,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使用复杂抽样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电子烟知晓率为37.6 %,曾经使用率为3.8 %,现在使用率为0.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城市、年龄较小、现在或以前吸烟、看到过吸烟危害或者鼓励戒烟的信息是吸电子烟的危险因素。电子烟使用者的尝试戒烟率(30.1 %)明显高于不使用者(19.5 %)( P<0.05),但戒烟率却远远低于不使用者( P<0.05)。 结论:电子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呈上升的趋势,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应加强并规范电子烟使用情况的监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天津市15~69岁居民烟草依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天津市15~69岁人群的烟草依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政策及开展科学的戒烟干预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及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69岁的研究对象14 641名,经标化后,吸烟率为25.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5.5%,女性吸烟率为5.2%。15~69岁人群中,烟草依赖患病率为10.7%;现在吸烟者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率为40.1%,其中男女性烟草依赖患病率分别为40.0%和40.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每天吸烟、吸第一支烟时年龄≤15岁、每日吸烟量≥21支、吸烟包年>20,自报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群患烟草依赖的可能性更大(均 P<0.05);年龄及烟龄对患有烟草依赖的可能性无影响(均 P>0.05)。现在吸烟者中,是否患有烟草依赖戒烟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烟草依赖患病者有过尝试戒烟且失败经历的比例更高( P<0.001)。 结论:天津市15~69岁的现在吸烟者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率较高,戒烟需求较大,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戒烟宣传,并不断推进天津市的戒烟干预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与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青少年吸烟情况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青少年近三年烟草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其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其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于2019年抽取599名学生,2021年抽取68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采用x2检验比较2年烟草流行特征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的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11%,高于2019年初中生尝试吸烟率(6.2%)(x2=4.589,P=0.032);2021年职高学生的尝试吸烟率14.2%,低于2019年职高学生的尝试吸烟率(26.0%)(x2=4.857,P=0.02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有38.2%的女生肯定的认为戒烟困难,有44.8%的初中生、35.2%的高中生肯定的认为戒烟困难,以上数据与2019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有79.3%的女生肯定地认为其他人吸烟产生的烟雾对自己有害,高于2019年(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好朋友吸烟(2019年OR=16.612,95%CI:3.473~79.461、2021 年OR=24.722,95%CI:5.145~118.805)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崇明区青少年吸烟率流行水平较低,但是对于初中生的烟草教育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同伴教育,在校园内继续加强吸烟危害宣传与戒烟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云南省4个民族农村老年人尼古丁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云南省汉族、傣族、哈尼族和白族4个民族农村老年人尼古丁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轻尼古丁依赖症状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抽取5 800名汉族、傣族、哈尼族和白族≥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社会经济地位综合得分,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4个民族农村老年人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云南省5 642名4个民族农村老年人中,有尼古丁依赖者935人,尼古丁依赖率为16.57%.汉族、傣族、哈尼族和白族农村老年人的尼古丁依赖率分别为17.34%、11.64%、16.41%和20.87%,不同民族农村老年人的尼古丁依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10,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社会经济地位和是否尝试戒烟对老年人尼古丁依赖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其总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03、0.08和-0.06;其中,性别通过每日吸烟量产生间接影响,民族和是否尝试戒烟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会支持和每日吸烟量产生间接影响,其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07、-0.01、-0.01和0.03;社会支持和每日吸烟量对老年人尼古丁依赖有直接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06和0.18.结论 云南省4个民族农村老年人的尼古丁依赖情况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尤其应加强男性、每日吸烟量多、社会经济地位高、社会支持评分低、未尝试戒烟和白族老年人尼古丁依赖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