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方书量词“盏”的用法变化—兼论《金匮要略》煮散方与版本问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煮散法是将药物打成散末,以较少水量煎煮服用的一种药物制作与服用方法。该法始于晋代,发展于唐,盛行于两宋。随着宋代煮散法的盛行,日用器物“盏”在中医古籍中由计量服药量转变为计量用水量。这一变化具有确定具体古籍形成年代的标志性意义,从而成为我们考察相关中医文献形成时代的一个参考尺度。《金匮要略》的2种主要传本,就可以利用这一尺度比出其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仲景方后注理论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剂的方后注中对于煎服法、药后调护以及服药禁忌均有详细论述,该内容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学习、研究经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经方的方后注内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本文通过统计经方方后注,分析经方的煎煮用水、煎药的先后顺序及特殊方式,探讨经方煎煮方法的重要性;从药量、服药频次、服药方式及预后方面讨论经方服药方法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又从药后调护及服药禁忌等方面论述经方方后注对其疗效发挥的重要影响,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经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从纳米气泡水的增溶特性理解甘澜水的煎药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甘澜水是煎煮中药的用水,纳米气泡水是现代工业增溶用水,两者的制备方法都是通过搅拌等物理方式使水中充满气泡.随着对纳米气泡水研究的深入,认识到水中的纳米气泡类似于一种疏水性溶质,其特性为:渗透性强、稳定性高、表面活性剂、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具有增溶特性.本文将回顾甘澜水的研究进展,简介纳米气泡水的特性,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甘澜水煎药增效的本质,从而说明甘澜水作为煎药用水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板蓝根饮片、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测定板蓝根饮片与颗粒中(R,S)-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进行样品处理,以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R,S)-告依春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45 n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用水作为溶剂超声(功率250 W,频率30 kHz)1 h为提取方法较煎煮法高效、环保;(R,S)-告依春质量浓度在0.0031~0.0434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饮片和颗粒中(R,S)-告依春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8%和97.86%,RSD分别为0.79%和0.55%(n=6).结论 该方法易于掌握、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板蓝根饮片、板蓝根颗粒中指标成分(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白通痹方药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优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选青白通痹方药半仿生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在饮片规格、煎煮温度、用水量、滤过、浓缩等基本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第一煎水pH(A)、第二煎水pH(B)、第三煎水pH(C)和煎煮时间h(D)4个主要因素各3个水平进行考察.采用L9(34)正交表,综合评判指标选取青藤碱、芍药苷、甘草次酸、分子量≤1000Da提取物、总生物碱和干浸膏,优选青白通痹方药半仿生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3次提取用水的pH值依次为2.0、7.0、9.0;3煎总计时间为5.0 h.结论:考虑到大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青白通痹方药的半仿生提取的工艺条件为3次提取用水的pH值依次为2.0、7.0、9.0;提取时间依次为2.0h、1.50h、1.50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纯种发酵淡豆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化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纯种发酵淡豆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样本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不同原料和辅料的使用及发酵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从而规范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工艺.结果:纯种发酵淡豆豉最佳制备方法为以黑大豆为原料,青蒿、桑叶各20g,用水浸泡辅料20~30min后煎煮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并定容至2L,拌入200g黑大豆中,105℃灭菌15min.接菌比例为大豆30g∶菌液10mL,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9d.结论:优化工艺适合纯种发酵淡豆豉的制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俞承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病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中药丸、散、膏、丹、汤五大剂型之一,具有剂量较小、便于久服、服用适口、生物利用度较高等优点.秦伯未曾曰"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即膏方不仅有补益作用,还具备调理脏腑气血阴阳等治疗作用,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俞承烈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宁波市名老中医,从医40余载,善于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对于应用膏滋药治疗慢性病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多年,现选取俞师以膏方治疗慢性病验案3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参水煎煮的科学性探索——水煎煮引发人参皂苷化学结构的转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人参在水煎煮过程中人参皂苷化学结构的转化.方法:在室温条件下用水超声提取人参和回流提取人参,分别得到两种提取物.然后,通过UFLC-MS/MS和与对照品比较分析及鉴定人参皂苷,比较两个提取物人参皂苷的差别.结果:热水回流提取人参,可以得到多种稀有人参皂苷.结论:通过煎煮转化,极性人参皂苷可产生稀有人参皂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味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改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得到稳定、质量合格的制剂.方法 五味子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采用正交实验与综合评分法优选五味子颗粒中五味子提取工艺条件,以得膏率和五味子醇甲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不同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指标的影响.同时,对浓缩、干燥、制粒工艺一并考察,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HPLC法测定条件下,五味子醇甲在进样量0.03598~0.28784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F1.0000),回收率99.32%,RSD为2.17%.最佳提取工艺:水提取3次,每次0.5 h,3次加水量分别为饮片量的8倍、6倍、6倍;最佳浓缩工艺:在60℃,-0.08 MPa真空度下浓缩至一定浓度;最佳干燥工艺:置于60℃,真空度-0.09 MPa下减压干燥;最佳制粒工艺:加适量糊精,以90%乙醇为润湿剂,过14目筛制粒,60℃干燥,整粒,制得成品.结论 该法可行,工艺简单,制剂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节风提取工艺研究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肿节风提取工业化生产展开深入研究,优化肿节风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肿节风药材部位、煎煮用水pH、浸泡温度及浸泡时间各因素对提取过程的影响;对肿节风醇沉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梯度试验,优选了醇沉温度和添加乙醇浓度.结果:肿节风根茎制备的水煎浓缩液异嗪皮啶含量远高于肿节风叶,而使用肿节风叶进行煎煮所得的水煎浓缩液得率高于肿节风根茎;肿节风煎煮过程最佳工艺为提取pH6.0、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60 min;醇沉温度越高,肿节风醇沉过程得率越高,而醇沉后肿节风浸膏中异嗪皮啶总量与添加乙醇浓度呈抛物线分布,其中使用85%乙醇所得肿节风浸膏的异嗪皮啶总量最低.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肿节风提取工艺,可指导肿节风提取工业化大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