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阔韧带子宫内膜样腺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是罕见的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极低,疾病的机制、诊断和治疗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常误诊为子宫或卵巢肿瘤.报告1例65岁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诊疗经过,术前误诊为卵巢肿瘤,经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另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情稳定,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肿瘤相关指标未见异常.对于妇科检查扪及附件区肿物固定,影像学提示肿物边界清楚,需要考虑阔韧带肿瘤可能,应尽早手术.经病理诊断为阔韧带恶性肿瘤,应及时全面分期手术,术后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6例外观和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于受伤7 d内(病程早期)、创面封闭时(康复早期)和创面封闭后3个月时(康复后期)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平时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表(PCL-C)、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评估,收集数据并剔除无效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36例患者有效完成全部量表评估.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均存在焦虑、抑郁、PTSD症状,并且伴焦虑、抑郁、PTSD症状的患者例数随着病程推进均呈下降趋势.康复早期RSE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得分(rs=0.412,P=0.013)、SDS 得 分(rs=0.347,P=0.038)、PCL-C 得分(rs=0.447,P=0.006)均呈正相关,而与康复早期及康复后期SAS、SD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康复早期PSS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SDS、PCL-C得分及康复早期SA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康复早期SDS得分(r=-0.430,P=0.009)及康复后期 SAS 得分(r=-0.467,P=0.004)、SDS得分(r=-0.483,P=0.003)、PCL-C 得分(rs=-0.351,P=0.036)均呈负相关.结论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病程中存在焦虑、抑郁、PTSD等心理问题.自尊越强的患者在烧伤病程早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在烧伤康复后期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发病罕见、肿瘤成分多样、发病部位特殊以及目前现有诊断方法的局限,导致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准确诊断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将对该病诊断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肛微创手术治疗直肠尿道瘘的操作技术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直肠尿道瘘(RUF)是一种解剖部位特殊,病情复杂,甚至可引起患者严重感染的棘手疾病,常见病因是泌尿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医源性创伤、盆底外伤和局部放疗后损伤等。目前对于RUF的手术治疗进路方式包括经会阴进路、经括约肌进路、经腹进路及经肛进路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慢等局限性,经肛微创手术(TAMIS)治疗RUF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本文将就利用TAMIS治疗RUF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损伤之一。其腱骨结合部位为骨、纤维软骨、肌腱多层结构移行的特殊组织,同时又是肩关节的应力集中点,因此一旦发生损伤常难以自愈。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肩袖组织进行修补,但术后较高的再撕裂率仍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由自体全血浓缩得到,其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基线水平且包含多种生长因子等血液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骨科、皮肤科及口腔科等领域。近年来,PRP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可在调节炎症、血管生成、基质合成和组织重塑方面辅助肩袖损伤的愈合。但目前文献报道中PRP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差异较大,其不同成分、给药方式及患者肩袖损伤类型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不同。本文以PRP治疗肩袖损伤为核心,系统阐述不同研究间的差异,揭示不同成分、给药形式对PRP疗效的影响,为其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对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与治疗抵抗的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9及CXCL10水平,寻找影响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临床因素。方法: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建立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队列,前瞻性收集队列中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样本,给予入组患者标准治疗: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肌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皮损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VASI)评分和白癜风欧洲工作组评估工具(VETFa)评估疗效。VASI评分变化≥ 0且VETFa进展期评分≤ 0分为激素敏感组(即病情稳定或好转),而VASI评分变化< 0且VETFa进展期评分为1分则为激素抵抗组。分析皮损部位、特殊临床标记(三色征、碎屑样改变、同形反应)、既往用药史、白癜风家族史等与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的关联。基线及治疗3个月后,采集患者外周血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CXCL9及CXCL10含量。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Mann-Whitney U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共入组142例,127例完成3个月的治疗随访,其中男77例,女50例,就诊年龄18 ~ 65(36.6 ± 11.4)岁,病程2个月至58(13.5 ± 10.7)年;有白癜风家族史25例(19.7%);治疗前皮损面积(BSA)1% ~ 70%(11.5% ± 12.7%),VASI评分1% ~ 70%(10.8% ± 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特殊临床标记[比值比( OR)= 6.900,95%可信区间( CI):1.228,38.757, P = 0.028]、单一特殊临床标记( OR = 2.579,95% CI:1.012,6.574, P = 0.047)、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 OR = 2.643,95% CI:1.019,6.850, P = 0.041)、无白癜风家族史( OR = 5.090,95% CI:1.070,24.215, P = 0.030)、发病部位为四肢近端( OR = 3.767,95% CI:1.315,10.793, P = 0.037)是白癜风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治疗3个月后,激素敏感组CXC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W = 571.00, P < 0.001),而激素抵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 = 48.00, P = 0.524)。两组间治疗前后CXCL9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或单一特殊临床标记、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无白癜风家族史、发病部位为四肢近端可能是进展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对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治疗后CXCL10水平改变可能作为判断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是否发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重要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药物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380?例,其中接受DCB治疗者180?例(DCB组),置入DES者200?例(DE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主要指标包括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即由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构成的复合指标。次要指标包括:(1)PCI治疗前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及其心肌灌注(TMP)分级;(2)PCI治疗后0.5~2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即ST段回落率(取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计算在治疗后ST段下降的比率;或ST段压低最显著的导联,在治疗后ST段恢复的比率),将ST段回落率<50%定义为ST段回落不良;(3)术中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情况;(4)心肌酶升高峰值;(5)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两种介入治疗方法对MACE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类型与部位、靶血管及介入治疗手术资料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DCB组分叉病变的比率明显高于DES组( P<0.05);DCB组的球囊直径较DES组的支架直径小,而长度更长( 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各死亡1?例;与DES组比较,DCB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发生率[2.8%(5/180)比0.5%(1/200), P=0.10]和TVR比率[2.8%(5/180)比0.5%(1/200), P=0.10]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与迟发夹层相关;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6/180)与1.0%(2/200), P=0.15]。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均未发生MACE。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率及心肌酶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DCB组的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高于DES组[8.3%(15/180)比3.0%(6/200), P=0.02],但是多为B型以下夹层,无需特殊处理。两组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1)。采用倾向性评分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采用DES及DCB治疗,院内发生MACE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DCB为对照, OR=0.35,95 %CI0.08~1.43, P=0.13)。 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使用DCB与DES同样安全、有效。使用DCB治疗者的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高于DES,但多为B型以下。另外,因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致使DCB的在院心肌梗死发生率偏高,须密切关注与高度警惕DCB后的迟发冠状动脉夹层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急诊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的血流感染患者141人,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资料。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9岁(四分位间距61,81),男性88人(62.4%)。所有患者中115人(81.6%)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治疗,47人(33.3%)合并休克,病死率38.3%。单因素分析发现,基础疾病、特殊用药史、多部位感染、中心静脉置管、合并休克和需要重症监护治疗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急诊BSI最常见的来源是泌尿系统(29.8%)、肝胆系统(22.0%)和下呼吸道(21.3%);菌种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基础疾病的数量,耐药菌感染及合并休克是急诊BS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泌尿系统来源的BSI预后相对良好。结论:急诊BSI患者病情危重,死亡风险高,应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感染来源、疾病严重程度、耐药菌感染风险早期启动合理抗感染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克罗恩病伴肝脏上皮样肉芽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胃肠道为主要发病部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病程中可出现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脏上皮样肉芽肿、治疗过程中的机会性感染和药物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肝功能损伤等。关于克罗恩病伴肝脏上皮样肉芽肿治疗的报道较少,部分病例未经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现报告1例以肝脏上皮样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克罗恩病伴肝功能损伤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泌尿系统不同部位来源特络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络细胞(Telocytes,TC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间质细胞,其有小胞体和1~5个(2~3个常见)极长而薄的细胞突起(Telopodes,Tps)。TCs存在于多种器官与组织中,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分布特征与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有关。迄今为止,在肾、膀胱、输尿管、尿道等组织中也发现TCs,其可通过Tps在间质空间形成错综复杂的3D网络,使TCs与其他细胞相联系,并可通过释放信号分子,向邻近细胞传递化学信号;TCs还可能具有干细胞潜能,或为干细胞的支持细胞。TCs可能在维持泌尿系统生理稳态和促进器官再生方面有巨大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