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抓病致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1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0 d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史及手术病史。眼科检查:右眼矫正视力1.0,左眼矫正视力0.12。双眼眼压正常。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检查,左眼视盘边界欠清,下方视盘隆起,黄斑区星芒状渗出(图1A )。眼部彩色超声检查,左眼视盘前方球壁稍隆起。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左眼颞侧视盘明显水肿隆起,黄斑区渗出部位可见强反射信号(图1B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早期左眼视盘及其周边毛细血管扩张,视盘颞下方荧光素渗漏,随造影时间延长,荧光素渗漏明显增加,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未见渗漏(图1C )。右眼上述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疑诊:左眼视神经视网膜炎。为明确病因,进一步询问病史。患者表示平时喜欢和猫狗玩耍,2周前曾被猫抓伤过右手;1周前曾有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就诊时均已消失,因此并未引起重视。进一步查体可见患者耳前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四肢及躯干皮肤可见红斑性有痂丘疹,直径2~ 6 mm。血清学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得巴尔通体免疫球蛋白(Ig)G样本滴度为1∶256,提示患者近期有巴尔通体感染。结合患者病史、全身及眼部典型临床表现,诊断:猫抓病、左眼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杀巴斯德菌败血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杀巴斯德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常寄生于狗、猫、家禽、鸟类等动物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很少感染人类,偶可通过猫、狗咬伤或抓伤等途径感染人类,引起脑膜脑炎、肺炎、心内膜炎、盆腔脓肿、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现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菌败血症患者。本例患者有心脏瓣膜置换术史,并饲养宠物犬,其主要症状是发热伴双手指端疼痛,经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指端疼痛较前好转后出院。临床医师尤其是感染病科医师应对各种人兽共患疾病,尤其是动物源性细菌感染的多杀巴斯德菌病提高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猫抓伤引起的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目前犬伤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猫伤引起的狂犬病在临床较为少见。现交流1起因猫抓伤后未及时处置伤口及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狂犬病疫情,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包括设立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各部门联合开展共同暴露者/动物致伤患者规范免疫、流浪动物净化监测、强化区内宠物免疫、加大健康宣传教育等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控制疫情。扩大宠物监管类别,优化动物间疫情处置和免疫效果监测,加大高风险人群健康教育,建立规范化动物致伤门诊,强化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是减少狂犬病威胁和发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肘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影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肘部猫抓病(CSD)性淋巴结炎的超声影像特征,提高超声医师对CS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因肘部肿块就诊的患者,按照病理来源分为CSD组和非CSD组,对比分析两组肿块内部的超声表现及肿块周围的超声改变,归纳CSD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在90例肘部肿块中,CSD组14例,非CSD组76例,CSD组有猫抓伤病史8例、咬伤史2例,潜伏期4 d至3个月不等,4例否认猫抓咬病史或密切接触病史。8例使用抗生素治疗,6例未采用任何治疗,1~3个月后进行随访,14例CSD患者均诉康复。CSD组和非CSD组在肿块位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507, P<0.05),CSD组的肿块全部位于肘内侧;CSD性淋巴结炎的内部超声表现特异性不高,但肿块外超声改变有一定特征,表现为淋巴结周围炎及局限性浅静脉炎,CSD组和非CSD组在肿块外超声改变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 2=34.070, P<0.05)。 结论:肘部CSD性淋巴结炎一般好发于肘内侧,当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支持及典型的淋巴结结内和结外声像改变时,超声可做出高度提示,进而减少肘部肿块非必需的侵入性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风险人群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abies immunoglobulin, RIG)的应用情况,探讨RIG的安全性和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2019年4月至11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分析比较注射RIG和拒绝注射RIG两组暴露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通过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注射RIG的决定因素。结果:1 395例Ⅲ级暴露者,其中男性662例,占47%,女性733例,占52.5%,中位年龄29(9~49)岁,注射RIG的有1 049例,未注射的有346例。注射RIG时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97.6%)、头晕(7.0%)、恶心(6.5%)、胸闷(2.1%)、晕厥(0.3%)。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成年人( OR=17.140,95% CI:9.668~30.324)、中老年人( OR=12.921,95% CI:6.835~24.4328)、致伤动物是猫( OR=3.183,95% CI:2.091~4.844)、抓伤( OR=7.664,95% CI:4.271~13.751)、伤情轻微( OR=21.750,95% CI:11.704~40.420)的暴露者更倾向于选择不注射RIG。 结论:对于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规范注射RIG是安全有效的,伤情轻、年龄偏大的非犬致伤的暴露者倾向于不注射RI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角膜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患儿,男性,5岁5个月。患儿因右眼被猫抓伤1 d,眼结膜充血、眼痛及视物不清,于2023年8月23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就诊。SL-40H型裂隙灯显微镜(英国KEELER公司生产)检查结果显示右眼混合充血,角膜全层裂伤。给予完善全身检查、注射狂犬疫苗,收入院。患儿既往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正常,无吸氧史,既往无眼部疾病史和其他疾病史。右眼视力指数/20 cm,左眼视力1.0;双眼眼压均为12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眼睑肿胀,结膜混合性充血,下方角膜可见弧形全层裂伤,伴有虹膜嵌顿,前房浅,瞳孔变形,晶状体混浊,其余窥不入;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晰,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眼角膜穿通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遂于当日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联合前房冲洗及前房成形术。术中见角膜中央全层裂伤,伤口长度约4.5 mm,伴有虹膜嵌顿于伤口且部分脱出、坏死。经专家组讨论,切除部分坏死虹膜,还纳嵌顿虹膜,在黏弹剂辅助下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角膜全层,达到水密状态。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术中未见晶状体皮质外溢,因此未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给予右眼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爱尔兰艾尔建制药公司生产)点眼,4次/d;0.5%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点眼,3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3次/d;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晚;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亿腾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生产]口服,0.125 g,3次/d。术后3 d患儿病情稳定,无明显眼部疼痛。右眼视力指数/40 cm,眼压正常,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裂伤口对合好,缝线无松脱,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阳性,瞳孔欠圆,直径约3 mm,颞下方虹膜部分缺损,晶状体混浊,眼底结构不清。见图1。遂嘱带药出院,定期复查。7 d后复诊,右眼视力指数/30 cm;术后20 d复诊右眼视力0.3。角膜伤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缝线未见松动。2023年10月3日,在角膜手术后40 d,患儿因"右眼流泪不能睁眼4 d"再次就诊。给予0.5%盐酸丙美卡因(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表面麻醉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图2A和图2B。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中央灰白色浸润灶,直径约3 mm×4 mm,位于伤口内角膜深基质层,房水闪辉阳性,未见前房积脓,SW-2100型眼部B型超声(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检查未见后节感染迹象。考虑患儿为感染性角膜炎,细菌性感染可能性大,遂予以局部加强抗感染及促进修复治疗,给予右眼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2 h;0.3%妥布霉素滴眼液(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点眼,1次/2 h;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晚;0.1%普拉洛芬滴眼液(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眼,4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2次/d。药物治疗3 d后角膜感染未见明显好转,患儿眼痛和视物不清症状未缓解。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浸润病灶直径约4 mm×4 mm,病灶有扩大趋势,前房少量积脓,眼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后节感染迹象。为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导致眼内炎,经病例讨论,与家属交流,取得对方同意后遂于2023年10月7日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见图3A和3B,术中选取植床直径7.5 mm,植片直径7.75 mm。术后右眼给予0.1%他克莫司滴眼液(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眼,2次/d;0.1%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4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2次/d;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1次/晚;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点眼,1次/晚。术中所取感染角膜分别送一般细菌培养、一般真菌培养及病原微生物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测与鉴定。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28℃和35℃条件下一般细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覆盖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10 989种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和核糖核酸病毒等5050种病毒,1179种真菌及282种寄生虫。提示为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和口炎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种阳性,检出序列5,相对丰度1.08%。真菌、病毒、寄生虫、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均未检出。另有检出痤疮丙酸杆菌,但相对丰度0.33%较低,且为常见眼表定植菌。综合患儿被猫抓伤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患儿为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定期复查。治疗10个月余后,患儿右眼视力恢复至0.1,眼压12 mmHg,角膜植片透明,缝线未松脱,未见植片排斥及感染复发,内皮细胞密度1932个/mm2。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多杀巴斯德菌致泪小管炎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4/2/3
多杀巴斯德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引起人畜共患病常见的病原菌,属于一种小的革兰阴性球杆菌,主要存在于家禽和猫狗等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人常因被猫狗抓伤、咬伤,或接触猫狗唾液而感染.现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菌引起泪小管炎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猫抓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1岁,因发现右腋窝肿块一个月伴低热,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右侧腋窝可触及大小约3cm×2cm包块,质软,移动度差,边界尚清,无触痛,周围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余未见明显异常.家养小猫,患者与其接触较多,否认咬伤,是否抓伤已记不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 10.15g/l(正常值3.5-9.5g/l),血红蛋白110g/l(正常值130-175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32.6ug/L(正常值<16.3ug/l),CEA、SCC、CYFRA2、CA72-4以及结核抗体检测均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例免疫功能正常儿童的杆菌性血管瘤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多数杆菌性血管瘤病(BA)由Rochalimaea属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HIV-1阳性患者,作者报告1例无明显免疫抑制、HIV-1阴性的BA患儿。患者女,6岁,常被小猫抓伤。5岁时颈前部出现红色丘疹、瘙痒。检查局部淋巴结无肿大,平术切除后无复发,既往无HIV-1感染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犬巴斯德菌伤口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巴斯德菌属细菌为人兽共患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健康或患病的放养或家养动物中.正常情况下人体不存在此菌,被狗、猫或者其他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可引起伤口或软组织感染.从人体分离到的巴斯德菌属主要为多杀巴斯德菌,犬巴斯德菌比较少见,主要与犬咬伤有关.本文报道1例黄鼬咬伤患儿伤口感染犬巴斯德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