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巴尔通体肝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巴尔通体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1例巴尔通体肝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以"Cat scratch disease" "Bartonella infection" "Acute liver failure" "猫抓病" "肝脓肿" "巴尔通体感染"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报道的儿童巴尔通体肝脓肿病例,总结其资料。结果:患儿,男,11岁,否认猫抓史及饲养宠物史。反复高热20余天,伴脐周痛,颈部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脾大;病程中伴血生化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磁共振示肝内多发小占位,并提示脓肿可能,血二代宏基因病原体检测提示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发病后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治疗,淋巴结缩小,但仍高热。给予多西环素、利福平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肝内占位逐渐消失。文献检索共检索到28例巴尔通体肝脓肿患儿,其中男13例,女15例,11例患儿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14例发热伴腹痛为主要表现,3例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淋巴结肿大11例,肝脏肿大9例,腹部压痛8例,猫抓皮损3例。有明确实验室检测,12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8例C-反应蛋白升高,18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3例肝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13例行超声检查示肝脏内可见多个低回声结构,14例行CT检查示肝脏内多发低密度病变,5例行MRI检查示肝脏多发脓肿病变。23例患儿检测血巴尔通体抗体阳性,2例猫抓病皮肤实验阳性,3例进行肝或淋巴结组织活检示坏死性肉芽肿及多发星形微脓肿,3例进行血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巴尔通体DNA阳性。有明确治疗方案及预后的20例,均治愈。结论:缺少猫抓病史及血巴尔通体抗体检测,巴尔通体肝脓肿诊断较困难,巴尔通体病原体宏基因高通量测序及肝脏影像学可辅助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时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巴尔通体肝脓肿患儿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后颅窝猫抓病影像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文报道了1例手术病理及基因检测证实的后颅窝猫抓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患者为54岁女性,CT平扫示右枕部颅板下扁平丘状肿块,呈略高密度;MRI平扫呈T 1WI略高信号、T 2WI低信号,肿块内见点片状T 1WI等信号、T 2WI高信号;周围小脑广泛水肿,占位效应轻微。增强扫描时肿块呈“玫瑰花”征明显、不均匀强化,伴有光整细长脑膜尾征及窦汇腔内充盈缺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猫抓病致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1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0 d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史及手术病史。眼科检查:右眼矫正视力1.0,左眼矫正视力0.12。双眼眼压正常。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检查,左眼视盘边界欠清,下方视盘隆起,黄斑区星芒状渗出(图1A )。眼部彩色超声检查,左眼视盘前方球壁稍隆起。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左眼颞侧视盘明显水肿隆起,黄斑区渗出部位可见强反射信号(图1B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早期左眼视盘及其周边毛细血管扩张,视盘颞下方荧光素渗漏,随造影时间延长,荧光素渗漏明显增加,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未见渗漏(图1C )。右眼上述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疑诊:左眼视神经视网膜炎。为明确病因,进一步询问病史。患者表示平时喜欢和猫狗玩耍,2周前曾被猫抓伤过右手;1周前曾有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就诊时均已消失,因此并未引起重视。进一步查体可见患者耳前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四肢及躯干皮肤可见红斑性有痂丘疹,直径2~ 6 mm。血清学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得巴尔通体免疫球蛋白(Ig)G样本滴度为1∶256,提示患者近期有巴尔通体感染。结合患者病史、全身及眼部典型临床表现,诊断:猫抓病、左眼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的猫抓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杀巴斯德菌败血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杀巴斯德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常寄生于狗、猫、家禽、鸟类等动物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很少感染人类,偶可通过猫、狗咬伤或抓伤等途径感染人类,引起脑膜脑炎、肺炎、心内膜炎、盆腔脓肿、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现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菌败血症患者。本例患者有心脏瓣膜置换术史,并饲养宠物犬,其主要症状是发热伴双手指端疼痛,经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指端疼痛较前好转后出院。临床医师尤其是感染病科医师应对各种人兽共患疾病,尤其是动物源性细菌感染的多杀巴斯德菌病提高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猫抓伤引起的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目前犬伤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猫伤引起的狂犬病在临床较为少见。现交流1起因猫抓伤后未及时处置伤口及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狂犬病疫情,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包括设立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各部门联合开展共同暴露者/动物致伤患者规范免疫、流浪动物净化监测、强化区内宠物免疫、加大健康宣传教育等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控制疫情。扩大宠物监管类别,优化动物间疫情处置和免疫效果监测,加大高风险人群健康教育,建立规范化动物致伤门诊,强化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是减少狂犬病威胁和发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至2019年11月经穿刺活检及临床确诊的19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记录有无猫抓咬伤病史,观察淋巴结的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回声以及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肘部、腋窝、颈部、腹股沟区及面部;多数病例为多发淋巴结肿大,较大的淋巴结周围伴有小淋巴结分布(16/19);部分淋巴结内脓肿形成(8/19);部分淋巴结伴周围炎(13/19),位于肘部者可继发贵要静脉炎(3/19);淋巴结内多为丰富血供(18/19)。结论:结合临床病史时,超声检查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具有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及再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风险人群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abies immunoglobulin, RIG)的应用情况,探讨RIG的安全性和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2019年4月至11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分析比较注射RIG和拒绝注射RIG两组暴露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通过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注射RIG的决定因素。结果:1 395例Ⅲ级暴露者,其中男性662例,占47%,女性733例,占52.5%,中位年龄29(9~49)岁,注射RIG的有1 049例,未注射的有346例。注射RIG时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97.6%)、头晕(7.0%)、恶心(6.5%)、胸闷(2.1%)、晕厥(0.3%)。逐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成年人( OR=17.140,95% CI:9.668~30.324)、中老年人( OR=12.921,95% CI:6.835~24.4328)、致伤动物是猫( OR=3.183,95% CI:2.091~4.844)、抓伤( OR=7.664,95% CI:4.271~13.751)、伤情轻微( OR=21.750,95% CI:11.704~40.420)的暴露者更倾向于选择不注射RIG。 结论:对于狂犬病Ⅲ级暴露人群,规范注射RIG是安全有效的,伤情轻、年龄偏大的非犬致伤的暴露者倾向于不注射RI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肘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超声影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肘部猫抓病(CSD)性淋巴结炎的超声影像特征,提高超声医师对CS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因肘部肿块就诊的患者,按照病理来源分为CSD组和非CSD组,对比分析两组肿块内部的超声表现及肿块周围的超声改变,归纳CSD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在90例肘部肿块中,CSD组14例,非CSD组76例,CSD组有猫抓伤病史8例、咬伤史2例,潜伏期4 d至3个月不等,4例否认猫抓咬病史或密切接触病史。8例使用抗生素治疗,6例未采用任何治疗,1~3个月后进行随访,14例CSD患者均诉康复。CSD组和非CSD组在肿块位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507, P<0.05),CSD组的肿块全部位于肘内侧;CSD性淋巴结炎的内部超声表现特异性不高,但肿块外超声改变有一定特征,表现为淋巴结周围炎及局限性浅静脉炎,CSD组和非CSD组在肿块外超声改变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 2=34.070, P<0.05)。 结论:肘部CSD性淋巴结炎一般好发于肘内侧,当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支持及典型的淋巴结结内和结外声像改变时,超声可做出高度提示,进而减少肘部肿块非必需的侵入性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实验室检验确诊的猫抓病眼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