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疾病成分输血与相关检验指标主成分分析和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相关检验指标在肝脏疾病成分输血的主成分分析和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成分输血的肝脏疾病患者与非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成分输血的类型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输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组和输注单采血小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输血情况,通过t检验与方差检验比较肝脏疾病与非肝脏疾病不同成分输血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和碎石检验(Scree Test)验证多因子分析的适宜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各指标的方差贡献进行观察,评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各检验指标对于不同成分输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96例肝脏疾病患者与216例非肝脏疾病患者,肝脏疾病中57.3%患者输注血浆(55/96例),非肝脏疾病中54.2%患者接受红细胞输血(117/216例).输注红细胞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0.61 g/L和82.82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0.80%和24.4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值分别为45.94 U/L和25.43 U/L;总胆红素平均值为44.38 μmol/L和19.31μmol/L,这四项指标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输注血浆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Hb平均值分别为73.45 g/L和111.43 g/L;HCT平均值分别为21.70%和31.06%;ALT平均值分别为59.33 U/L和28.33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44.35 U/L和22.52 U/L;INR平均值分别为1.43和1.07;以上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输血血小板组肝病与非肝病患者PLT平均值分别为36.70× 109/L和50.76×109/L;AST平均值分别为54.20 U/L和31.19 U/L;PT平均值分别为15.95 s和12.98 s;APTT平均值分别为54.42 s和29.90 s;INR平均值分别为1.36和1.11;以上五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PCA分析肝病患者不同成分输血前检验指标显示,血液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分布为第一和第二主要成分,非肝病患者输血前检验指标中肝功能和凝血指标为第一和第二主要成分.通过ROC曲线分析肝病患者接受红细胞输血组,HCT曲线下面积为0.912;血浆输血组中,INR和PT曲线下面积为0.964和0.953;在输注单采血小板组中,IN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结论 本研究对于不同成分输血前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尤其对于肝病患者选择不同成分输血可以提供研究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柴胡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对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进行鉴定.采用CORTECS UPL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后与对照品比较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离子碎片以及参照相关文献进行化学成分鉴别;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后,灌胃给予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小柴胡颗粒,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浆,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扫描鉴定入血成分.从小柴胡颗粒中共初步鉴定出112种化学成分,包括63种黄酮类、31种皂苷类、6种有机酸类、4种苯丙素类、3种氨基酸类以及5种其他类化合物;从血浆中鉴定得到18个入血原型成分.该研究鉴定了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为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的异绿原酸A体内代谢产物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异绿原酸A(ICA)为茵陈等多种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该研究旨在鉴定口服给药ICA的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并推测其潜在的代谢途径.ICA灌胃大鼠后,收集不同时间点(段)的血浆、尿液和粪便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结合对照品比对保留时间、裂解规律总结和文献数据,对生物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大鼠样品中初步鉴定了 ICA的39个代谢产物(M1~M39),其中31个来自于血浆(M1~M10、M12~M24、M26~M28、M30、M34~M35、M38~M39)、34 个来自于尿液(M1~M11、M13~M15、M19~M25、M27~M39)、11个来自于粪便(M2~M3、M6、M15、M21~M23、M32、M34、M36~M37),主要代谢途径包括水解、葡萄糖醛酸化、甲基化和磺酸化反应等.该研究揭示了 ICA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情况,对深入阐明其药理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有25 篇RCT文献纳入本项研究,总共纳入病例2 563例,其中试验组1 407 例,对照组1 155 例.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总有效率(OR=6.35,95%CI:4.96~8.13,P<0.000 01)、精浆抗精子抗体转阴率(OR=4.52,95%CI:2.72~7.51,P<0.000 01)、血清抗精子抗体转阴率(OR=2.98,95%CI:2.23~3.96,P<0.000 01)、精液浓度(MD=15.56,95%CI:11.32~19.79,P<0.000 01)、a级精子百分率(MD=3.85,95%CI:1.91~5.79,P=0.000 01)、a+b级精子百分率(MD=13.77,95%CI:7.06~20.48,P<0.000 1)、精子存活率(MD=10.32,95%CI:6.78~13.86,P<0.000 01)、妊娠率(OR=3.53,95%CI:2.68~4.63,P<0.000 01)、不良反应(OR=0.06,95%CI:0.01~0.23,P<0.000 01)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精子畸形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疗效差异不明显(MD=-7.53,95%CI:-15.50~0.44,P=0.06).结论: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首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饮食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备受关注,但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未知.目的 分析碳水化合物摄入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影响的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获取发表时间为建库至 2023 年 1 月的关于碳水化合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文献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 16项随机对照试验,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能够降低三酰甘油水平,下降了 0.17 mmol/L(95%CI=-0.24~-0.10 mmol/L,P<0.000 01).持续6个月以下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使三酰甘油水平下降了0.25 mmol/L(95%CI=-0.33~-0.17 mmol/L,P<0.000 01);12~23 个月组三酰甘油降低 0.15 mmol/L(95%CI=-0.29~-0.01 mmol/L,P=0.04).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0.09 mmol/L(95%CI=0.07~0.10 mmol/L,P<0.000 0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0.10 mmol/L(95%CI=0.02~0.17 mmol/L,P=0.01).结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总体影响在 6 个月以下和 6~11 个月时更加有利,但 2 年后对心血管危险因素没有显著影响,其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 ITG)是一种罕见的肾脏疾病,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病例数不足100例[1]。肾脏病理电镜观察可见特征性中空微管结构沉积在系膜区和基底膜内,少见肾外系统受累。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相关,常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2]。近年来的研究强调靶向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治疗ITG,较少关注糖皮质激素对ITG的作用。本文报道1例ITG,探讨了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血浆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筛选合格献浆员、确定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的维持时间并追溯合格献浆员的在库血浆,建立快速、高效的合格原料血浆采集方案,用于静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人免疫球蛋白[human varicella zoster immune 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VZIG(IV)]的制备.方法 随机抽取本公司辖属 5 个浆站的血浆留样,每个浆站随机抽取 100 份,用已经建立并验证的VZV-IgG定量ELISA检测VZV-IgG,筛选出VZV-IgG效价≥3.000 0 IU/mL的合格血浆,并建立合格血浆对应的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1);按照名单202201 与 2020 年筛选的合格(以VZV-IgG效价≥1.500 0 IU/mL为合格血浆标准)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0),在本公司 2022 年 12 月尚未出库的血浆中找到名单中献浆员对应的所有未出库血浆,取小样检测VZV-IgG效价,2 轮检测结果汇总,确定VZV-IgG效价稳定保持的时间,按照更新合格献浆员名单的同时滚动收集其对应的未出库血浆的流程建立合格血浆采集方案.按照该方案在本公司辖属另外 8 个浆站中筛选出更多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202202)和合格血浆.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留样进行混合,检测其VZV-IgG效价,确定原料血浆筛选标准是否合理;汇总 1 300 份血浆的VZV-IgG效价检测结果,计算较高效价VZV-IgG在健康人群中的比例,进行部分成本核算.结果 按照 202201 和 2020 合格献浆员名单共追溯到 121 份未出库的合格献浆员血浆,其中 202001 名单(48人)中仅有15 名合格献浆员,在2022 年未出库血浆中找到79 份血浆,大部分献浆员超过2 年后血浆中的抗体效价明显下降,仅有1 名献浆员的血浆在2022 年仍然合格;202201 名单的8 名合格献浆员中有7 人对应的32 份血浆保持较高效价VZV-IgG(最低效价>2.500 0 IU/mL),保持时间最长为 8 个月;以同样的收浆标准检测其余 8 个浆站800 份血浆获得 15 名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2).按照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收集合格血浆的采集方案,本次1 300份血浆初筛共获得合格献浆员 23 人,占比 1.76%,获得对应的未出库的合格血浆 152 袋,其中 15 名为 1 年内连续献浆 5 次以上的献浆员,最长连续献浆时间达 8 个月.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的小样制备的合并血浆的VZV-IgG效价为 5.527 5 IU/mL,达到VZIG(IV)的投料标准(≥4.500 0 IU/mL);用该方案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浆预计减少血浆检测量约 7 336 份,可以大幅缩小检测人群的范围,极大降低检测成本.结论 采用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VZV-IgG血浆的方案可用于小规模VZIG制备所需原料血浆的快速、高效采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头糜烂性腺瘤病1例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告 1 例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女性,40 岁,左乳头反复破溃糜烂渗出 1 年余,本病采取保留乳头手术切除术后联合光动力治疗,病理示与表皮相连的嗜碱粒细胞增生形成肿瘤团块及条索,细胞核圆,大小一致,无异性,外层为肌上皮细胞;嗜碱粒细胞条索中可见腺腔结构,部分上皮增生形成乳头状突起,间质内结缔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治疗效果满意,随访 2 个月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例皮肤Rosai-Dorfman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性,57 岁,右面颊孤立存在 1.3 cm×1.0 cm大小红斑,边缘不清,红斑基础上散在粟粒大小丘疹,质地柔软,无明显浸润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弥漫浸润,组织细胞体积大,部分胞质内见吞噬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S-100(+)、CD68(+)、CD1a(-).诊断: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发性骨髓瘤全身磁共振成像检查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全身磁共振成像(whole-body MRI,WB-MRI)技术的进步及推广,其在MM的诊断、肿瘤负荷评估、疗效评价、预后预测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和指导我国WB-MRI检查在MM中的临床应用,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际需求,起草了本专家共识,以促进WB-MRI检查在MM中的普及和规范化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