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可追溯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血液ELISA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重复确认试验,探讨保留其献血资格的意义及合适方案.方法 将綦江区2012年1月1日-2016年05月31日血液ELISA筛查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共计162例,电话回告其半年后到各献血点进行留样复查(第一次复查再次出现单试剂阳性的献血者,隔半年后再次通知留样复查),双试剂检测合格后可再次参加献血.结果 单试剂阳性献血者162例经两次留样复查,合格118例,总体合格献血率为69.4%.结论 保留单试剂ELISA阳性献血者的献血资格半年后召回复查,复查合格即可献血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可有效减少献血者的不必要流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连市血液中心献血者评估流程的探索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献血者的评估工作是采供血服务体系中献血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献血者的合理评价、减少血源流失、保障血液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大连市血液中心自2013年起历经4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初步完成了献血者评估流程的建立,覆盖了从献血者告知、血样采集和交接、跟踪和/或回溯检测、判定到资格审核的全物理过程和电子信息流程,并在搭建好的流程框架下实现了献血者跟踪评估的基本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梅毒螺旋体抗体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跟踪复查,摸索抗-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方法 对抗-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进行多次跟踪复查,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每次时间间隔≥3个月.献血者的复查判定:3种抗-TP检测试剂中≥2种呈反应性,献血者继续屏蔽,不再参与跟踪;其余的情况,献血者继续跟踪观察.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5年9月30日间,在415名抗-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中有65人(15.66%)参与了研究,跟踪时间跨度95-892 d(中位数371 d).全部跟踪检测的TPPA结果为无反应性,ELISA再次反应性的献血者有20人(30.77%):参与1次复查41人,再次反应性14人(34.15%);参与2次14人,再次反应性5人(35.71%);参与3次10人,再次反应性1人(10.00%);共有4人发生了跟踪结果反应性与无反应性交替出现的情况.结论 抗-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为:跟踪复查≥2次,每次时间间隔≥3个月,若末次结果中任意试剂出现反应性则继续屏蔽;若末次结果无反应性即可恢复献血资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州市单项核酸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追踪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单项核酸扩增检测(NAT)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为采供血机构完善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2 633份单项NAT阳性献血者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HBV、HCV、HIV NAT鉴别试验作进一步鉴定,对献血者进行召回复查全部血清学筛查项目及核酸检测,统计分析献血者复查结果,并对归队献血者后续献血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2 633份样本中单项NAT阳性率为0.23%,NAT鉴别试验阳性率为32.78%.召回665例单项NAT阳性献血者复查,150例献血者复检出现不合格项而屏蔽献血资格,其中21例HBsAg阳性、3例抗-HIV初筛阳性(送CDC确证为阳性)、110例仍为单项NAT阳性;515例献血者复查全部筛查项目均合格,当中177例(占21.01%)献血者没有再次献血;35例复检单项NAT阴性献血者的回顾性核酸鉴别试验阳性,当中12例献血者1次或1次以上的合格献血记录,11例献血者在解锁后献血,血液筛查中再次出现单项NAT阳性的结果.结论 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筛查"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性,同时也造成一部分血液由于NAT假阳性结果而浪费;部分解锁屏蔽的献血者的NAT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其血液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认,采供血机构应尽快完善献血者屏蔽和归队策略,在确保血液安全同时减少献血者流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苏省血液检测阳性献血者保留和归队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献血者召回策略的合理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9年3月对2 706名ELISA单试剂阳性、而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的阳性项目进行确认,确认结果为阴性者,保留献血资格;3 109名被屏蔽至少6个月的献血者提出归队申请,归队检测合格者回归献血者队伍.比较参与保留和申请归队2种途径的检测合格率、再次献血比例、再次献血不合格率、再次献血的时间间隔.结果 2 390名(88.32%)献血者被成功保留献血资格,其中203人(8.49%)再次献血,再次献血不合格率12.32%,再次献血不合格者距离上一次不合格献血的时间间隔平均335 d,再次献血合格者的时间间隔为408 d.2 066名(66.45%)献血者成功归队,其中882人(42.69%)再次献血,再次献血不合格率4.99%,不合格者距离归队申请平均157 d,合格者平均92 d.结论 献血者归队的流程、检测方法比献血者保留更科学,再次献血比例高,献血不合格率低,建议取消献血者保留途径,并永久屏蔽体内反复出现干扰物的献血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偿献血者HIV检测、保留和归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统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保留和归队数据,评价保留、归队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献血者标本经2遍HIV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反应性标本送CDC确证.2015年开始,既往献血检测ELISA(+)/NAT(-)、WB确证阴性且屏蔽已满6个月的献血者,抽取其血液标本进行2遍HIV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检测合格可归队献血.2016年开始,当次献血检测单试剂ELISA(+)/NAT(-)、WB确证为阴性,保留献血者的献血资格,献血间隔期满6个月后即可献血.结果:2012-2018年共采集标本589 072人次,总阳性率为0.021 2%.ELISA试剂反应性451例,与WB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26.39%.2015-2018年,共归队献血者53例,归队后献血率60.38%,检测反应性6.25%.2016-2018年,共保留献血者113例,保留后献血率19.47%,检测反应性18.18%.6例保留、归队后再次献血反应性经WB确证均为阴性.结论:南京地区献血者HIV感染率在总体人群中处于较低水平.保障献血者的献血权益,对假反应性献血者实施归队,同时,对HIV假反应性献血者实施保留策略,可以提高为献血者服务的效率.但归队、保留献血者献血后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检测反应性,献血者保留、归队工作需进一步研究检测策略和优化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使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引发全球性健康危机.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onvalescent plasma,CP)含有针对感染病原体的中和抗体.感染患者输注CP是一种被动抗体疗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之前CP已用于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爆发,SARS-CoV-1和MERS患者使用CP的证据表明是安全的.采供血机构根据国家和地方性指南,制定COVID-19 CP工作流程、说明各个步骤,包括对CP献血者资格评估、招募、知情同意、献血前筛查、抗体检测、采集、病毒检测、制备、储存、发放、输注、疗效评估,以便最大化CP捐献者和受血者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关注输注CP的潜在风险,包括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ransfusion-associated circulation overload,TACO).在大量混杂因素的复杂治疗环境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确定COVID-19 CP临床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有效方法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深圳市宝安地区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地区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筛查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方法 统计该血站2014-2018年抗-TP的检测情况,并采用抗-TP筛查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对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的献血者进行研究,每周统计检测情况,及时留取抗-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应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确认,将结果及时汇总,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第2轮归队检测.3个月后对献血者进行归队检测,及时电话通知并做好沟通等相关工作.结果 该血站2014-2018年抗-TP检测结果共确认反应性献血者数分别为173、176、173、137、144例,假反应性占反应性献血者比例为11.6%、28.4%、35.8%、38.7%、24.3%,占当年采血者的比例分别为0.65‰、1.65‰、1.88‰、1.90‰、0.70‰.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共检出抗-TP ELISA单试剂反应性的献血者51例,使用抗-TP筛查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后,有26例献血者可以解除屏蔽,占比为51.0%.结论 通过对抗-TP筛查假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进行探索,以及对反应性结果进行确认,初步得出使假反应性的献血者重新获得献血资格的技术路线,可减少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流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